“宝山”得名于人造山
明代永乐十年(1412年)前,“宝山”作为一座山尚无影子;清雍正二年(1724年)前,“宝山县”也并不存在。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嘉定县志》宝山所图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所撰地理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节录明《嘉定县志》总结的嘉定人民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防倭抗倭作战经验:“……故寇舶自外海而来,以洋山为入犯之的,必至此而后分䑸。若直至崇明,则诸沙错落,沿袤三百余里,暗塗相贯,有若为华、夷之限者。惟有三爿高家一路可以通舟,而不可重载。惟此一路,宽深可行,无有壅碍(宝山之外,沿海有杨家路者是也)。而竹箔一沙横亘其外,隐然为之外护焉。国初海运,特筑宝山以为准的,盖为此也。故竹箔之南,吴淞之要道也;竹箔之东,刘家河之门户也。若设重兵于此防守,贼岂惟不能侵犯内地,虽二江之口亦得息肩矣。”另据民国《崇明县志》记载:“永乐初,平江伯陈瑄督海运,由吴淞江出口,绕崇明三沙门至京及辽东。”可见,修“宝山”是为了解决当时吴淞口和刘家港航运的安全问题。
中国定期由南向北从海道运输,始于元朝至正十九年(1282年),都是从刘家港(今浏河镇)起航的。百余年过去,海运日益繁忙,但从未修筑航海标志。明永乐元年(1403年)起,海运、河运并举。由于运河有几段淤塞不通,须中转陆运;海运仅靠刘家港,也难以满足。
陈瑄像,取自明代《三才图会》
永乐二年(1404年),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引大黄浦之水经范家浜注入吴淞江,形成黄浦—范家浜—吴淞江新的江水出海通道。吴淞口成为黄浦江口,新河道水流充足,弯度减少,使得流速加快,激流日夜冲刷,河道渐宽,河床渐深,泥沙难以淤积,成为一条大川,航运能力大大增强。为减轻刘家港的压力,部分粮船开始由吴淞口起航。
当时隶属于嘉定县的吴淞口一带,滨江临海,既是海运要口,又是海防要冲。吴淞口外,海域辽阔,浩渺无垠。东南沿海北运京城的漕粮船和进出的海船,因没有航行标志,安全难以保障。永乐九年(1411年),负责督运漕粮的平江伯陈瑄向朝廷奏请,在兵防驻地清浦旱寨沿海地段(今浦东高桥镇)建造一座土山,作为航运标志。
安徽合肥人陈瑄,于建文末年率水军在浦口迎降燕王朱棣。朱棣当上皇帝(即明成祖,年号永乐),即封他为平江伯,委派他为总兵官,负责总督海运。陈瑄屡屡率部打退倭寇的侵扰,主持海运十余年之久。
宝山烽堠碑俗称永乐碑,为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所立
次年,奏请获朝廷批准。陈瑄带领旱寨及海运将士,不到10天,就在清浦寨东北15里处建成了四面各长百丈、高三十余丈的一座土山,山上遍植树木花竹,山顶建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间点火。海运将士和当地百姓欢喜地称之为“宝山”。
永乐御碑
人造山虽距海30里,但目标明显,为海运漕粮船舶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提供了安全保障,当之无愧是中国海运史上的第一座航标。
明永乐御碑亭
明成祖对在沿海地段造山一事非常看重,很快亲自撰写碑文,将人造山正式命名为“宝山”。从此,这个地方就叫“宝山”了,声名传开,越传越远。清浦旱寨也随之改名为“宝山所”。
万历四年(1576年),在“宝山”西麓另建宝山堡城。万历十年(1582年)七月,“宝山”被大海潮冲毁,坍入海口;宝山堡城也被冲毁,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全部坍入海中。还好,宝山御碑因树立在离海较远的清浦镇东西桥堍,得以幸免,被迁到今高桥中学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旧城西北6里处重新筑宝山城,残迹至今尚存于高桥海滨村。
清雍正二年(1724年),嘉定县分出东境依仁、守信、循义、乐智4乡所属的13个部的全部或部分建立新县,定名为宝山县,与嘉定县同城而治。宝山县定名时间,据《大清历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二十四记载,由此始;而乾隆、光绪《宝山县志》记载为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三年核准分治,宝山县以吴淞所城为县治所在,隶江苏布政使司太仓直隶州。
宝山堡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