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中国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世界一流大学成功建的关键是重点建设

一、领跑者:主要发达国家

1.德国注:德国的个案作为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公开发表。详见:朱佳妮.追求大学科研卓越——德国“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未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17(2):46-53.

1)德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其“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洪堡理念更是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如此,当人们谈及世界顶尖大学时,一般很少会在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一连串名字以外立即枚举出一两所德国大学。此外,由于德国的大学通常只存在建校历史或规模大小的差异,而不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因而其高等教育缺乏竞争机制,难以激发大学的活力。这些问题都促使德国政府设立“卓越计划”(Exzellenzinitiative),打造一支“日耳曼常春藤联盟”。

2)德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卓越计划”的资助包括博士生院(Graduiertenschulen)、卓越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高校顶尖研究的未来理念(Zukunftskonzepte zum projektbezogenen Ausbau der universitren Spitzenforschung)三个方面。博士生院,旨在提升青年后备科研人员的实力,通过结构化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技能;卓越研究集群,旨在发掘大学的研究潜力,扩大德国大学的科研网络与科研合作,从而促进大学与大学、大学与校外科研机构开展持续的科研合作;高校顶尖研究的未来理念,又称“卓越大学”,以大学为单位进行资助,旨在增强德国顶尖大学各自强势学科的实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2005~2017年间,德国联邦政府向“卓越计划”投入了46亿欧元,分为I期(2005~2012年,19亿欧元)和II期(2012~2017年,27亿欧元)两个开展阶段,其中,联邦政府出资75%,各州州政府承担其余25%的经费(见图1-3)。

图1-3 德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概况

3)德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2016年1月,国际评审专家委员会注:德国政府委托国际评审专家委员会(Internationale Expertenkommission zur Evaluation der Exzellenzinitiative, IEKE)对“卓越计划”近10年来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大学分化、大学治理、学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科研后备人才、大学在科研体系中的融合以及国际化六个方面对“卓越计划”实施前后进行了比较并形成报告。结合这一报告及相关的实证数据,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

第一,为德国大学注入科研活力,增加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随着“卓越计划”以及联邦/州政府相关资助项目的陆续实施,近年来德国研发的总体投入有所加强,及时扭转了德国研发经费停滞不前、研发能力不足的颓势。自2005年以来,德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持续平稳增长,2013年接近3%,逐步缩小了与日本、瑞典和芬兰等国的差距。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德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为149亿欧元,相比2005年增加了65%BMBF.Mehr Geld für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2015.https://www.bmbf.de/de/mehr-geld-fuer-forschungund-entwicklung-1167.html.2016-03-20.。同时,作为衡量大学科研能力重要标准的第三方经费,其占大学获得研发任务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36.0%上升至2012年的48.9%HORNBOSTEL S,MLLER T.Die Exzellenzinitiative und das Deutsche Wissenschaftssystem:Eine Bibliometrische Wirkungsanalyse.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BAW),2015:43-44.。在充沛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德国大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也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文献检索发现,2003~2006年,德国发表的科研论文为277450篇,而2008~2011年升至337943篇,提高了21.8%。此外,德国高被引论文数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从2003~2006年的13.4%提升至2008~2011年的14.4%HORNBOSTEL S, MLLER T.Die Exzellenzinitiative und das Deutsche Wissenschaftssystem:Eine Bibliometrische Wirkungsanalyse.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BAW), 2015:43-44.

第二,激发德国大学的竞争文化和机制,促进德国大学的分化。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及“联邦和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和“科研与创新协定”等高等教育政策的落实,德国各所大学在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和学者交流等方面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在科研人员力量方面,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高校科研人员占德国各类高校总人数的2/3。综合型大学中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45所大学共有科研人员147924人(占65.7%),其中教授16677人(占38.0%),未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高校有学术人员41963人(占18.6%),其中教授6882人(占15.7%),其他类型高校有学术人员35228人(占15.6%),其中教授20303人(占46.3%)。

在科研经费方面,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大学得到的第三方经费占德国各类高校总经费的3/4。2012年度,获得“卓越计划”资助大学的各类竞争性经费——德国研究基金会(DFG)的科研经费数(占86.6%)、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数(占73.2%)以及欧盟研发经费数(占85.7%)都占有绝对优势。

在国际学者交流项目方面,如图1-4所示,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大学吸引到更多国际优秀的学者,具体来看,通过洪堡基金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欧洲研究委员会项目吸引到国际学者人数分别为4011人(占87.7%)、28468人(占76.5%)和395人(占92.7%),远远高于未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大学或其他类型的高校注:在德国,除大学(Universitten)外,其他类型的高校还有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音乐学院、师范院校等。

图1-4 获得“卓越计划”资助与未获得“卓越计划”资助的高校在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和学者交流上的比较

注:此处为DFG统计的第三轮“卓越计划”资助获得的情况(2012~2017)。

第三,打破制度壁垒,促进高校与校外科研机构开展持续紧密的合作。尽管德国大学和校外科研机构历来都有合作,但由于两者的职能与属性不同,更多时候是各司其职,彼此间难以建立紧密的合作。在这一背景下,“卓越计划”要求德国大学与校外科研机构联合申请“卓越研究集群”,从制度上打破大学与校外科研机构双方合作的壁垒。经过十年的努力,大学与校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双方共同发表科研论文是验证合作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研究者对比了“卓越计划”实施前(2003~2006)后(2008~2011)德国大学与四大校外科研机构合作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结果显示,双方合作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占各自所在机构发表论文的比例均有所提高(见图1-5)HORNBOSTEL S, MLLER T.Die Exzellenzinitiative und das Deutsche Wissenschaftssystem:Eine Bibliometrische Wirkungsanalyse.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BAW), 2015:43-44.

图1-5 合作论文、高被引论文占大学与四大校外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比例

第四,世界大学排名表现有所提高,引领欧洲大学的“卓越计划”潮流。“卓越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德国大学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实施“卓越计划”后,德国大学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注:目前四大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包括:“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Q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USNWR)。中的表现均有所提高。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为例,尽管近年来进入前200名的德国大学数量保持在13~14所,但逐步有1~2所大学挤入前50名(见图1-6)。此外,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为例,2010~2011年度,德国大学的最高排名为第43名,而2014~2015年度和2015~2016年度提升至第29名,且进入前100名高校的数量由2010~2011年度的3所提高至2015~2016年度的9所。尽管美国与英国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表现依然卓著,但实施“卓越计划”后,德国大学的国际排名确实有所提升。

图1-6 德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名的表现(2008~2017)

资料来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

鉴于德国“卓越计划”前期取得的良好国际反响,许多欧洲国家也竞相效仿,推出了各自的卓越计划,例如,法国的“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 IDEX)、西班牙的“国际卓越校院计划”(International Campus of Excellence,CEI)、俄罗斯的“5-100计划”(Project 5-100)等针对大学层面的“卓越计划”;与此同时,针对研究团队层面,各国相继推出了“卓越中心”计划,如芬兰的“研究卓越中心”(Centres of Excellence in Research)、挪威的“卓越中心”(Centres of Excellence)、丹麦的“卓越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波兰的“卓越国家研究中心”(Leadi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s)等,都旨在提升各自国家的科研水平。

2.日本

1)日本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政府对科学技术研究经费的投入急剧下降。为了缩短与美国在科技上的差距,日本政府在“科技立国”战略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政策徐世刚,肖小月.浅析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当代亚太,1999(11):38-42.;此外,随着日本政府与社会对大学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寄予更高的期望,当时的文部省注:2001年后改为“文部科学省”。借鉴欧美的相关科研指标与学生培养指标,对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徐小洲,王家平.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其中,卓越中心计划(Centers of Excellence, COE)是日本核心科技政策之一。

2)日本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自1995年开始,日本先后启动实施系列卓越中心计划,即1995年的“COE基地建设计划”、2002年的“21世纪COE计划”及2007年的“全球COE计划”(见图1-7)车旭.中日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差异性比较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7.

图1-7 日本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概况

2001年,日本政府从全国选取了30所重点高校作为资助对象,即“TOP30计划”,后由于各界的反对,2002年文部科学省终止这一称谓,将其改为“21世纪COE计划”左雪丽.日本“21世纪COE计划”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09.。“21世纪COE计划”的宗旨是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形成竞争机制,对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的顶尖学科及领域进行重点资助,建立一批卓越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学科基地,以推动和提升日本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并形成若干世界高水平大学。

200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XT)启动了新一轮卓越计划——“全球COE计划”(G-COE),旨在加强和提升日本大学院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年轻研究者,以期成为日本相关领域的未来领军人物赵俊芳,姜检平.日本“COE计划”的阶段演进及制度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6):100.。与“21世纪COE计划”不同,“全球COE计划”更加注重国际化,科研经费的资助额度有所增加,申请项目的淘汰率也有所增加姜检平.日本“COE”——卓越中心计划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

2014年,日本推出“顶尖全球大学”项目(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 TGU),旨在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兼容性与竞争力。通过向顶尖大学和高质量的创新型大学优先提供支持的方式,引领日本大学的国际化。“顶尖全球大学”项目的资助时间为期10年日本学术振兴会.The 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01-19.https://www.jsps.go.jp/english/e-tgu/index.html.,分为A、B两类资助对象。其中,A类资助未来有潜力冲击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B类资助引领日本社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型大学。

3)日本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21世纪COE计划”对日本高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有研究者认为,日本的重点建设计划培养了一批顶尖科研人才,提高了大学科研水平和国家整体科研实力,促进了大学目标定位的明确化,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徐小洲,王家平.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当然,这一系列的重点建设计划由于采取了“倾斜式”资助的方式,将建设资金集中于国立大学,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日本国立、私立和公立大学间的差距,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徐世刚,肖小月.浅析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当代亚太,1999(11):38-42.

第一,提高日本科研创新实力。日本不断推动大学重点建设的初衷是提升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顶尖科研人才的培养。诺贝尔奖作为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日本一系列的大学重点建设实施十多年来,多位日本学者在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注:截止2017年,日本已有22人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含两名日裔美籍物理学奖得主)。除5人外,其他17人都是在进入新世纪后获奖的。,获奖人数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日本学者获奖数量。

第二,日本大学在国际排名略有下降。进入全球前200名高校的数量出现一定的下降。图1-8以2007~2017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日本大学最好的排名相对比较稳定,但排名在前100名的大学数量却有所减少,2007年有6所,至2017年仅剩3所,数量减少了一半(见图1-8)。无独有偶,在THE排名中,日本只有2所大学进入前100名,且近年来的最高排名下降幅度比较大,2014年、2015年曾达到过第23名,而在2016年和2017年下降至第43名和第39名。

图1-8 日本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的表现(2007~2017)

3.法国

1)法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与德国相仿,法国崇尚均等主义,因此其大学在地位和质量上也并无等级差异。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由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cole)和综合大学(universit)组成,科学研究很大比例上是由校外科研机构完成。这种独特的结构也导致了综合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在法国高等院校中的分裂,以及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在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分裂张惠,刘宝存.法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及实践——以巴黎-萨克雷大学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23-31.。这一现象不利于法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法国近年来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欠佳BOUDARD E, WESTERHEIJDEN D F.France:Initiatives for Excellence// De Boer H, File J, Huisman J, et al.Policy Analysis of Structural Reforms in Higher Education.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161-182.。如在2003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法国仅有2所大学位列前100名;2004~2007年,法国每年有4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行列,最高位次为2007年的第39名,2008~2010年有3所大学进入排名前100名行列。此外,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让政府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此背景推动了法国“投资未来计划”(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的制定,预示着法国迈出了重点资助部分大学和机构的步伐。在“投资未来计划”框架下,法国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大学计划”,致力于建立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2)法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投资未来计划”通过投资研究、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业和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扩大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和核能等部门,旨在提高法国的科研竞争力。法国国家研究院(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负责管理这一计划,并提供资金支持。

法国政府从“提高实验室水平”(卓越设备和卓越实验室)、“创立新机构”(科技转化孵化公司、研究型医院、能源转化部、科技研究部)和“大校园”(建设卓越机构)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2015-11-09)06-01.https://uk.ambafrance.org/Investments-for-the-Future-Programme.三个维度入手,着力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实力(见图1-9)。

图1-9 法国“投资未来计划”整体规划图

资料来源:Programme d'Investissements d'Avenir — 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2015-11-09)06-01.https://uk.ambafrance.org/Investments-for-the-Future-Programme.

“投资未来计划”的目标如下:①大力投资长期创新的科技项目,使其最终成为法国经济增长和进步的源泉;②形成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成功竞争的大学精英集群;③目标投资计划预计会对其他资金,特别是工业共同出资产生重大的效应;④通过投资高等教育和培训、研究、工业和中小企业,为法国未来的挑战(竞争力、环境、健康等)做好准备并增加发展潜力The 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 Projects for science.06-01.http://www.agence-nationale-recherche.fr/en/about-anr/investments-for-the-future/.。下文主要对卓越创新培训计划进行重点阐释。

卓越计划:在“投资未来计划”框架下,法国政府拟投资190亿欧元用于推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其中77亿欧元用于推动5~10个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多学科中心的发展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Investment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 .(2015-11-09)06-01.https://uk.ambafrance.org/Investments-for-the-Future-Programme.,即“卓越创新培训计划”,隶属于“大校园”(Large Campuses)项目板块,旨在变革未来大学课程;正在建立23个“研究和高等教育枢纽”,涉及近60所大学、医院、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如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格勒诺布尔体育学院、巴黎地球仪器研究所等);投资20亿欧元于卓越实验室(Labex)和卓越设备(Equipex),为法国最好的研究实验室提供改进资源,并投资最新的设备,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政府投资20亿欧元用于技术研究所(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s, IRT),通过公私共同投资和合作的模式,将工业部门和公共研究部门的优势整合到一起。这一系列举措都旨在促进法国重点建设的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法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法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稳定。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法国大学在前100名的表现总体呈稳定态势。在2003~2017年的大学排名中,法国有3—4所大学保持在前100名,最高位次为2014年的35名。从法国大学在排名上的表现看,法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效果并不明显,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加强(见图1-10)。

图1-10 法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表现(2003~2017)

4.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澳大利亚政府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一直把发展高等教育视为国家头等重要的产业之一。

为了提升国家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澳大利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表现得异常活跃。为高质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及科研训练提供支持,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实施一项长期的国家竞争性拨款计划(National Competitive Grants Program, NCGP)。

2)澳大利亚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NCGP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负责执行管理。通过NCGP,澳大利亚平均每年向最活跃的研究人员提供约8亿美元的资助。在NCGP指导下,澳大利亚重点建设计划包括“探索计划”(Discovery Program)和“关联计划”(Linkage Program)两个主要部分。“探索计划”重视个人、研究团队和大型科研中心的竞争优势,主要侧重于支持个人和小团体。该计划包括澳大利亚荣誉奖学金、职业生涯早期研究者奖、探索项目、本土学者培养项目、未来奖学金等项目。“关联计划”是在大学之外建立联系,与行业和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力图形成研究影响力。该计划包括ARC卓越中心、产业转型研究计划、关联项目、基础设施和设备项目、学术特色关联项目、特别研究计划等项目。ARC研究中心在联动计划内确定研究规模和焦点,并重点加强与主要的研究伙伴的联系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06-01.http://www.arc.gov.au/grants.

其中探索计划与关联计划的整体规划如图1-11所示。

图1-11 澳大利亚重点建设计划概览图

资料来源: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

ARC卓越中心(ARC Centres Excellence):ARC卓越中心是澳大利亚对本国一流大学实施的特别资助计划,通过向若干大学或研究中心提供丰富的经费,增强科研机构的全球竞争力,推动澳大利亚在相关研究领域奠定坚实的国际地位。通过ARC卓越中心资助计划,在大学、公共资助研究机构及其他研究机构,澳大利亚政府同海内外企业进行重大合作,以支持杰出的研究。至今已启动了4批次,累计资助研究中心41个,大学14所,资助总时限平均为7~8年郭宝宇,吴燕,冯倬琳.澳大利亚的一流大学建设.现代教育论丛,2017(1):80-86.

ARC卓越中心的目标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06-01.http://www.arc.gov.au/arc-centres-excellence.是:

(1)承担高度创新和潜在的转型研究任务,旨在提高目标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并促进科研能力和知识的重大进步;

(2)基于澳大利亚现有的研究实力,建立拥有跨学科能力和协作方法的核心群体,以解决最具挑战性和最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3)与主要的国家和国际中心及重点研究计划建立关系并建立新的网络,以提升研究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使澳大利亚的科技研究得到国际认可;

(4)通过吸引和留住来自澳大利亚和海外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人员以及最有潜力的研究生,建立澳大利亚在一系列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优势;

(5)为下一代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培训环境;

(6)为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进行耗时长、规模大的问题研究提供相关支持;

(7)通过与高等教育机构、政府、行业、私营和非营利部门的互动,建立具有更广泛影响力的中心。

3)澳大利亚大学重点建设计划实施效果

第一,澳大利亚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上升较快。澳大利亚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前100名的表现相对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03~2007年,澳大利亚每年有2所大学位列世界前100名;2008~2010年,前100名大学数量则上升至3所;2011年开始,有4所大学跻身前100名,到2017年,澳大利亚已有6所大学位居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从2003~2017年的15年间数据来看,澳大利亚位居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每年从6所到10所不等。综上,澳大利亚的一系列重点建设计划促进了大学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国际能见度增强(见图1-12)。

图1-12 澳大利亚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名的表现(2003~2017)

第二,高被引学者数量显著增长。从近四年的数据看,澳大利亚高被引学者数量逐年上升,从2014年的71名迅速增长到2017年的129名。高校高被引学者是整个国家高被引学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高校高被引学者的数量也不断攀升。2017年,高校高被引学者人数已占当年澳大利亚高被引学者总数的93%(见图1-13)。

图1-13 澳大利亚高被引学者数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HCR)。

近十年来,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对于大学建设的支持以及各大学自身发展战略的推行,澳大利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水平稳步提高,逐渐获得国际认可。通过实施“探索计划”和“关联计划”,澳大利亚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吸引了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以及具有科研潜力的优质学生,优化了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环境,为各类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发展机会;通过促进多领域协作、跨学科和国际合作,探索重大科研问题,从整体上推动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国家科研总实力。

二、跟随者:新兴经济体国家/地区

1.新加坡

1)新加坡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一流大学建设,并认识到“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管理”的重要性。新加坡立足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和国际化的合作交流李辉,于文轩,马志明.新加坡经验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6-91.,致力于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研究密集型、创新型和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国际化、生源的全球化和研究经费的竞争性是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教育体制的核心原则希拉姆·拉马克里斯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加坡的经验.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2013(5):8.

2)新加坡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览

新加坡依托国家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制定研究计划和战略及科研-企业合作发展政策,以提高国家科学研究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发展,并通过培养本土人才以及吸引外国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提升科技研发能力。通过进一步整合不同研究机构的未来发展方案,致力于将新加坡经济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企业经济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About NRF.(2018-01-18)01-19.https://www.nrf.gov.sg/home.。资助建设重点计划如下:

(1)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Campus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CREATE)。“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于2012年11月16日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式揭幕,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城(NUS U-Town),毗邻其他新加坡高科技中心,如启奥生物医药园(Biopolis)、启汇城(Fusionopolis)和科学园,可容纳约1200名研究人员。在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研究人员紧密合作,在战略领域进行尖端研究,将其转化成实际应用,从而为新加坡带来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果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2017-12-06)01-19.https://www.nrf.gov.sg/funding-grants/competitive-research-programme.

(2)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 of Excellence, RCE)。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和教育部(MOE)于2007年成立了“卓越研究中心”,以推动当地大学的优秀研究。该计划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设立了五个研究中心。RCEs开展了与新加坡长期战略利益相一致的研究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2017-12-06)01-19.https://www.nrf.gov.sg/funding-grants/competitive-research-programme.

(3)竞争力研究计划(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 Funding Scheme,CRP)。国家研究基金会竞争力研究计划旨在促进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开展与新加坡社会相关的尖端研究,以协调、综合和持续的方式将新加坡的研究小组聚集在一起进行高影响力的研究。CRP计划以科学卓越的研究实力为基础,推动基础研究,对结果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价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2017-12-06)01-19.https://www.nrf.gov.sg/funding-grants/competitive-research-programme.

3)新加坡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一,新加坡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快速飞跃发展。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新加坡大学在2003~2015年的排名中一直未进入前100名行列,多处于101—150名位置,但到2016年和2017年均有1所大学(即,新加坡国立大学)进入前100名的行列,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见图1-14)。

图1-14 新加坡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名的表现(2003~2017)

第二,高被引学者数量不断上升,科研国际影响力增强。从高被引学者官方网站仅有的4年数据来看,新加坡的高被引学者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具体来看,新加坡高被引学者总数从2014年的15人增加至2017年的29人,其中高校高被引学者的数量从2014年的14人上升至2017年的28人,2017年来自高校的高被引学者更占新加坡高被引学者人数的96%。就总体趋势而言,新加坡的科研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见图1-15)。

图1-15 新加坡高被引学者数量变化图(2014~2017)

数据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HCR)。

综上,新加坡政府通过建立科学园区促进产学结合,为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促进大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通过建立一系列研究中心扶持地方大学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组建学科团队,引进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生季俊峰.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与启示——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3-108.,将优秀的研究人员召集到一起,触发创新原动力。这一系列的计划都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储备,为提升科研国际竞争力做了铺垫。

2.韩国

1)韩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第一,韩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认识到唯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才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韩国大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竞争也更加激烈,创新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竞争的本质则转化为一个国家优质人才及其科研能力的竞争,因此创建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一流院校是提高国家智力资本的重要支撑李炎清.“BK21工程”:韩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成败得失.教育与职业,2008(2):68-69.

第三,发展高等教育是平衡韩国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韩国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以首尔、仁川、京畿道为主的首都圈区域内,出现了首都圈和地方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情况。地方大学毕业生多放弃就读院校所在城市来首都圈寻求职业发展机会,导致地方区域人才大量流失。在此背景下,韩国提出了区域创新型大学工程(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NURI),支持地方大学建设,以平衡韩国国内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差距胡函.韩国21世纪高等教育系列卓越工程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3.

2)韩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览

韩国大学的重点建设计划主要有“BK21工程”(Brain Korea 21)、“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World Class Universities, WCU)、“区域创新型大学工程”、“21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Brain Korea 21 program for leading universities & students,BK21 Plus)(见图1-16)。

图1-16 韩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概况

(1)BK21工程。1999~2012年,韩国政府实施了“BK21工程”,该计划共分为两个阶段,从1999年开始实施第一阶段,持续到2005年,总投资为12亿美元。第一阶段有三项主要目的:一是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达到卓越的教学水平,并推动本地大学发展。总投入1.7亿美元,侧重于三个领域的发展:一是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和地方大学;二是提高研究院的研究能力,总投资为4100万美元;三是加强学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术领域提供资金支持,特别强调基础学科,总投资4.2亿美元。每个受资助的大学和学院都要经过严格的评价过程。第二阶段则从2006年开始,持续到2012年,总投资为21亿美元。此计划旨在支持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培养知识社会所需要的富有创造性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发展专门化的地方性大学,加强产业界与大学的联系。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BK21工程”将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人才,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2)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该计划正式启动于2008年,持续到2013年,旨在通过聘用海外高层次的学者,集中发展一批有关国家未来发展、具备广阔发展前景并需要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技术和新专业,以此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优秀大学,大力提高国内大学的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Suh G S, Park S J.The Korean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o Foste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How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ffect Global Higher Education.SensePublishers, 2014.

(3)区域创新型大学工程Jang-soo Ryu, Sung-joon Paik, Dae-shik Lee,Hyun-joong Jun, Eui-soo Cho and Jong-han Kim.Suppor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 reports on Korea.(2006-01)01-19.http://otb.pascalobservatory.org/sites/default/files/4.1_-_sth_korea_-_busan_-_final_self-evaluation_reportt.pdf.。该计划在2004~2008年五年的时间里,将重点放在地方大学本科生的培养上,旨在通过专门的教育计划来培养优秀的地方人才和提升地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田华.工程教育与产学联盟的纽带:韩国NURI计划//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8:74-79.,旨在促进韩国地方大学建设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开发/区域R&D能力建设,促进研究机构、企业、合作院校及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均衡发展。

(4)BK21 Plus工程。2013年,韩国政府为实现高等教育卓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台BK21 Plus工程,此计划预计持续到2019年。BK21 Plus是更加系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措施,以实现国家“创新经济”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任务。此计划确立了以办学方式国际化、人才培养卓越化、地方院校特色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发展思路,提出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责任意识。

3)韩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根据已有的实证数据,结合衡量的资金投入、产出效果等维度,对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

第一,韩国大学世界大学排名表现不佳。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韩国大学的学术国际声誉和世界大学排名。如图1-17所示,在ARWU排名中,韩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0名行列。综合ARWU排名的情况来看,韩国大学在客观指标的评定上有明显弱势(见图1-17)。

图1-17 韩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名的表现(2003~2017)

数据来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

第二,高校高被引学者数量增加。在该计划的激励之下,大学争相引进各个领域知名教授,并采取激励机制对发表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物的学者进行奖励,学术氛围不断加强。从高被引学者数据来看,韩国高被引学者自计划实施之后,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从无到有,从2014年的21人逐步上升到2017年的33人,其中高校高被引学者数量占高被引学者总数比例较大,是高被引学者的主力军。总体来看,韩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逐渐增大(见图1-18)。

图1-18 韩国高被引学者数量变化图(2014~2017)

数据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HCR)。

总体而言,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延续性较强,且计划开展具有持续性,从1999年至今,一个计划的结束都会伴随着另一个计划的推出,且后续计划都是基于对前面计划的评价讨论。韩国诸多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目标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地方优秀大学,为21世纪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提高韩国的国际学术竞争力。韩国在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传统特色科学、新兴产业科学等领域,教学科研设施、课程体系、招生制度、师资聘用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或改革SUH G S, PARK S J.The Korean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o Foste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 Cheng Y, Wang Q, Liu N C.How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ffect Global Higher Education.Sense Publishers, 2014.。在发展地方性大学,培养满足地方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计划实施后,韩国大学整体学术氛围得到提升,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大学制度改革也得到了推动,不断接近计划目标。

3.中国台湾地区

1)中国台湾地区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竞相争取人才,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增加。由于国外大学以高额奖学金、提供生活费等吸引中国台湾地区优秀学生前往就读,台湾地区面临优秀人才流失的问题(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2013年9月修正版).01-08.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CBE2AF4E776CBCD5.。此外,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台湾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规模急速扩充,数量从1994年的58所扩展到2003年的142所,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已开始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高等教育的容量接近学龄人口总数,高等教育量的发展已达饱和状态(见图1-19)崔萍.近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述要.现代大学教育,2010(5):98-100.

图1-19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录取人数及录取率(1993~2004)

注:大学招生管道包括推荐甄选入学(1994年起)、申请入学(1998年起)及大学联招(2002年改为考试分发入学)。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全球资讯网。

此外台湾地区将较多的资源投入到了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原住民教育、特殊教育、私立大学的建设,使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受到挤压(见图1-20),公立大学内部发展面临着整体运作经费不足的困扰。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不仅使得教师教研经费较低,学生单位培养成本也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1),从而导致公立大学教学、研究水平相对停滞。同时,传统上过于强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又进一步分散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阻滞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包水梅,王洪才.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政策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3(3):79-88.

图1-20 中国台湾地区义务教育和大学学院拨入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例趋势图(1997~2006)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全球资讯网。

图1-21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学院学生单位培养成本变化趋势图(1991~2004)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全球资讯网。

鉴于此,台湾地区政府意识到,研发与创新能力以及卓越人才是台湾地区发展的重要命脉,因而于2006年起推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期望通过支持高等教育的卓越发展,培养本地创新性人才,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加速地区内顶尖大学的国际化,保持台湾地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中国台湾地区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2003年4月,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宏观规划委员会在《高等教育宏观规划报告》中建议以竞争性经费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及跨校研究中心设置计划,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2013年9月修正版).01-08.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CBE2AF4E776CBCD5.,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据此建议并参考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做法,于2005年提出了“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

“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分两期推动,每期预计通过5年500亿(新台币,下同)注:关于经费投入,(中国)台湾地区相关部门通过与世界其他一流大学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后,将经费资助标准定为每生每年单位培养成本10000美元,由此计算出该计划资助经费为每年100亿元新台币,由政府编列共计5年500亿元新台币的特别预算进行支付。的经费重点资助部分大学。第一期(2006年至2011年3月)注:第一期原期程定于2005—2009年,但2005年拨款预算至12月末才获“立法院”解冻,因而执行期程较原计划延迟一年。分两梯次执行,第一梯次为2006~2007年,第二梯次依照第一梯次执行成效重新核定资助学校。第一期计划结束后,台湾地区政府评价计划执行成效良好。为维持大学国际竞争力,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自2011年4月起启动了第二期计划,并将计划名称改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且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和“顶尖研究中心”,新的计划于2016年末到期(见图1-22)。

图1-22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概况

3)中国台湾地区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一,基本实现提升大学排名的目标。“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和“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作为参照,台湾地区大学排名在2009年之后实现新的跨越,台湾大学从最初的151~200名上升至101~150名,且于2014年被纳入到“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中国医药大学2012年在ARWU排名中位列401~500名,地区排名6~9名,2016年ARWU排名已上升至151~200名,地区排名1~2位,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且2017年排名保持稳定。综上,台湾地区大学国际排名有明显提升,虽然未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但大学整体的国际排名有所提升(见图1-23)。

图1-23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情况(2003~2017)

资料来源: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第二,基本实现计划设定的学术目标。在“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和“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实施期间,台湾地区大学学者高被引论文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超额完成近10年高被引论文篇数增长50%的目标(见图1-24)。与此同时,台湾地区大学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影响系数也在不断提升(见图1-25)。

图1-24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近10年高被引论文篇数变化情况(2005~2015)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育施政成效》2016年版。

图1-25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SCI论文影响系数变化情况

注:论文影响系数=论文引用数/论文数。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统计处。

第三,基本实现计划设定的产学合作指标。台湾地区在“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和“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中重点强调要提升大学研发创新品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高校与政府及企业合作过程中,高校研发专利数与新品种数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320件增加到2014年的1759件,增长近5倍;非政府产学合作经费和智慧财产权衍生收入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26),说明台湾地区高校在此期间产学合作成效明显。

图1-26 中国台湾地区大学近十年产学合作成果变化情况(2005~2014)(亿元台币)

数据来源: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全球资讯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化方面,台湾地区每年出境留学人数不断升高的同时,人才回流率也不断上升,且台湾地区高校在吸纳海外留学生以及国际知名学者和科技人才方面的成果较以往有明显进步。

总体而言,中国台湾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是一个将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策略相结合的分阶段理性规划过程包水梅,王洪才.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政策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3(3):79-88.,从目标的制定再到具体的选拔机制,为提高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科研产出规模和质量,为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加强公开自由的学术研究,以及延揽一批国际人才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赵永东.台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途径.高教探索,2013(3):52-57.,但不可忽视的是,该计划一方面在经费分配上悬殊,资助偏向北部公立高等院校以及理工农医研究型大学刘育光.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政策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12(10):13-16.,另一方面过于强调量化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朝着单一顶尖特色的导向发展,抛弃了自身的研究特征。

三、追赶者:金砖国家

1.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高等教育,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俄罗斯高等教育主要由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构成注:根据俄罗斯联政府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俄罗斯高等院校的总数为950所,公立高校548所,私立高校402所。,国立高等教育在质量、数量和国家财政支持上都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而非国立高等教育历史短、数量少、教育质量和财政资源都不如国立高等教育许庆豫.国别高等教育制度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48.转引自:朱炎军.“金砖四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与德国相仿,俄罗斯曾拥有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大学、鲍曼高等工程学校、列宁格勒大学等肖甦.俄罗斯的一流大学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12-15.。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顶尖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表现不佳。

1)俄罗斯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针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俄罗斯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不佳的现状,俄罗斯联邦政府在21世纪初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朱炎军.“金砖四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2005年在《国民教育优先发展计划》框架下,俄罗斯政府开始筹建联邦大学和创新型大学赵伟.从隐性走向显性:俄罗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16(6):9-14.。该计划提出了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把科研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联邦设立了专项国家基金,对于开展创新性科研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每年为其提供约4万美元的资助袁利平,李盼宁.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框架及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7(1):156-173.。2006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议通过了《推行创新教育计划教育机构的国家支持措施》,决定从联邦预算中拨款用于支持2006~2008年高校创新教育计划,2006年拨款50亿卢布,2007年拨款150亿卢布,2008年拨款200亿卢布王森.俄罗斯联邦大学和国家研究型大学建设管窥.高教探索,2015(4):44-50.

2)俄罗斯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俄罗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是通过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升俄罗斯高等教育精英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精英优先原则,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进行重点建设(见图1-27)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俄罗斯创新型大学发展战略及其保障机制研究”成果报告.大学(学术版),2012(6):79-84.

图1-27 俄罗斯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概况

(1)“联邦创新型大学计划”(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Russian Federation)。2006到2008年,在俄罗斯国家优先发展项目和“联邦创新型大学计划”的资助下,57所大学通过竞争获得了联邦政府的资助(每所大学获得3300万美元),用于学校发展自己的创新项目SMOLENTSEVA A.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俄罗斯的案例.国际高等教育,2010(1).。“联邦创新型大学计划”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执行委员会从200份申请中挑选出17份申请进行资助,资助总金额为200亿卢布;第二轮竞争中,从267份申请中评审出40份,予以200亿卢布的资助YUDKEVICHM.俄罗斯顶尖大学:从“教学卓越”到“研究卓越”.国际高等教育,2013(6):94-96.

(2)“国立研究型大学”(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ies)。这一战略计划旨在通过为大量顶尖大学提供以项目为基础的财政资助形式,支持俄罗斯的研究和技术发展。2009年和2010年,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发起了两次竞争国立研究型大学地位及十年资助的项目评选,最后共选出了27所大学,也分为两轮:2009年,12所大学入选第一轮资助计划;2010年,15所大学入选第二轮,这27所大学被评为国立研究型大学刘念才,SADLAK J.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创新·改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81-194.

(3)“5-100计划”。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俄罗斯于2012年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推动5所俄罗斯大学2020年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即“5-100计划”。2012年俄罗斯政府在《俄罗斯学术卓越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国内的优秀大学,提高高等教育的学术和研究的全球竞争力。2012年5月,普京签署俄罗斯政府第599号政府令《关于国家政策在教育和科学领域中的落实措施》,首次提出努力推动不少于5所俄罗斯大学2020年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强201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tate Autonomous Sociological Research Center.The DIR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No.529-R.01-19.http://5top100.com/documents/regulations/20025/.。“5-100计划”也成为此后一系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统称,计划于2013年启动,持续8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2013年至2017年分别拨付资金90亿、100.5亿、120亿、120.5亿、130.1亿卢布用于支持提高一流大学的科学和教育竞争力,并提供不少于资金6%的配套资金,用于方法和分析方面的支持。经过两轮选拔,共有21所国立高校入选“5-100”计划。2013年确定了首批16所大学首批16所大学为: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圣彼得堡电子技术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托木斯克国立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国立核能研究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诺夫哥罗德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远东联邦大学。。值得指出的是,“5-100”计划设有末位淘汰机制,入选的高校一旦在中期评价不合格,即取消其成员资格和专项经费支持。有研究者指出,“5-100”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从隐性走向显性赵伟.从隐性走向显性:俄罗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16(6):9-14.

2)俄罗斯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由于以上提及的一系列重点建设计划没有严格的评价指标,因而很难判断这些计划究竟对获得资助的俄罗斯大学或俄罗斯高等教育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YUDKEVICHM.Leading Universities In Russia:From Teaching To Research Excell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3(3):113-116.。尽管如此,仍然可以通过一些间接指标(如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俄罗斯大学的排名情况等),探索俄罗斯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一,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所增长。图1-28展现了俄罗斯和G7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其教育整体投入的比例情况。2008~2014年期间,G7中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占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俄罗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从2008年的64.3%提升至2014年66.1%(见图1-28)。

图1-28 俄罗斯与G7各国高等教育占其教育投入的比例情况(2008~2014)

数据来源:OECDOECD.Spending on tertiary education.0302.http://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spending-on-tertiary-education/indicator/english_a3523185en?isPartOf=/content/indicatorgroup/6932ce5c-en.

第二,获得重点建设资助的大学在专项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莫斯科大学——俄罗斯排名最好的大学,近年来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位次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66名逐渐跌落至2017年的93名,此外,俄罗斯无其他大学跻身世界前200名(见图1-29)。尽管俄罗斯大学的整体排名有所下降,但获得资助的大学在一些专项的大学排名上表现较为出色。获得“5-100”资助的俄罗斯的大学在QS和THE排名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排名稳健提升。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新兴欧洲和中亚地区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Emerging Europe and Central Asia)注:新兴欧洲和中亚地区大学排名中有250所大学。中,74所俄罗斯大学进入前250名(2015年和2016年,俄罗斯的大学进入该排名的数量分别为47所和64所)。值得注意的是,这74所大学中,有20所大学来自“5-100”计划资助的大学,其中12所大学有排名位次的提升201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tate Autonomous Sociological Research Center.15 Project 5-100 universities make the top 100 of the QS EEC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2017-10-17)01-19.http://5top100.com/news/66585/.。无独有偶,在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俄罗斯的大学也有不俗的表现。4所俄罗斯的大学在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和商业-经济的排名中有出色表现,这4所大学中有两所大学是获得“5-100”计划资助的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和喀山联邦大学(Kazan Federal University)201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State Autonomous Sociological Research Center.Russia increases its representation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2017-10-04)01-19.http://5top100.com/news/65771/.

图1-29 莫斯科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的表现(2004~2017)

资料来源:“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7.0302.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2017.html.

第三,高被引学者数量较少。从高被引学者数量来看,近年来,俄罗斯的高被引学者数量呈逐年下滑趋势。另外,从数量上来看,俄罗斯的高被引学者总数始终在个位数,从2014年的5人下滑到2017年的1人,且其中高校的高被引学者所占比例较低(见图1-30)。

图1-30 俄罗斯高被引学者数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HCR)。

此外,有研究者指出,尽管政府推动的一系列重点建设计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中质量较差的大学占多数的问题,但确实帮助一部分有潜力的大学提升了教学和科研质量YUDKEVICH M.Leading Universities In Russia:From Teaching To Research Excell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3(3):113-116.

2.印度

1)印度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背景

印度实施大学重点建设计划有两个重要的目的:首先,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印度急需更多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印度长期以来重视高等教育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实,促使印度政府开始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更好地满足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这一问题上,并没有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如印度理工学院等小部分高校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其他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质量水平较低,这一现状促使印度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

2)印度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概况

印度大学重点建设计划主要有卓越潜力大学计划(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UPE)、卓越潜力学院计划(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College of Excellence, CPE/CE)和卓越潜力领域计划(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CPEPA),这一系列计划主要由印度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 UGC)提供支持,该机构是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和决策机构。

(1)卓越潜力大学计划(UPE)注:该计划在“印度第九个五年计划”(IX Plan)期间提出。。印度资助委员会为帮助UPE计划选中的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在此框架下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在教学、科研方面设立的目标,即要确保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取得显著的进步,并有充足的资金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卓越大学发展。该计划具体的实施目标有以下几项:在教学、培训、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实现卓越发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加强学术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在教学、研究和拓展项目上的卓越与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基于灵活的模块学分认定系统(Flexible Credit based Modular System)与国际通用的创新举措,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与教学水平;促进与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科研项目发展;促进与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部门、国家实验室、中心的联络与合作;鼓励开展一切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活动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XII Plan Guidelines for 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Universities of Excellence (2012-2017).(2016-06-02)01-19.http://www.ugc.ac.in/pdfnews/3274824_UPE_GUIDELINES.pdf.

(2)卓越潜力学院计划(CPE/CE)注:该计划在“印度第十个五年计划”(X Plan)期间提出。。除了大学以外,印度有相当部分的学院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这些学院通过创新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这些学院具备达到学术卓越的潜力,该计划则需认定在教学、科研和扩展活动中已达到较高水平并有达到卓越希望的学院。在CPE/CE框架下选定的学院可以获得发展基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的学术标准。该计划的具体目标为:加强学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与国际标准相当的教学、科研和外延项目发展水平提供保障;基于灵活的模块学分认定系统与国际通用的创新举措,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与教学水平;推动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学术项目的质量;通过联系研究生项目提升学院本科教学水平;提高与其他高等教育部门、国家实验室、中心的联络合作;提升完成项目的能力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Guidelines for 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CPE)/College of Excellence (CE)for XII Plan Period (2012-2017).(2016-06-02)01-19.http://www.ugc.ac.in/pdfnews/8626399_CPE-Guidelines.pdf.

(3)卓越潜力领域计划(CPEPA)注:该计划在“印度第九个五年计划”(IX Plan)期间提出。。该计划对选定的大学,鼓励并推动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研究,通过促进志同道合的教职工进行项目合作以克服在部门与学科间的障碍。该计划实施目标为:加强学术与科研的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卓越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教学评价过程、研究工作和外延活动的质量与标准;推动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及其他发展需要相关的学术项目的质量;推动与其他高等教育部门、国家、实验室、中心的联络合作;鼓励大学通过创新科研工作,填补现有知识的缺陷;担当经大学认定的国家特殊领域、可获得知识的储藏库。

3)印度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效果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在卓越潜力学院计划(UPE)计划实施后,迄今已有15所大学入选为重点建设大学,其中“九五计划”期间5所,“第十个五年计划”4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XI Plan)6所。另有10所大学将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XII Plan)时期入选。印度资助委员会打算从已有的UPE中选择一些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卓越与创新,并达到了第一/第二阶段计划要求的大学,将其指定为卓越大学(UoE)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XII Plan Guidelines for 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Universities of Excellence (2012-2017).(2016-06-02)01-19.http://www.ugc.ac.in/pdfnews/3274824_UPE_GUIDELINES.pdf.。卓越潜力领域计划(CPEPA)实施后,来自不同大学的21个研究中心得到了资助。为了更好地推进计划的实施,2014~2015年度,资助委员会邀请受资助大学根据CPEPA计划的实施情况提出反馈意见,共收到118项建议提案,并提交常委会审议。常设委员会已经成立了一个小组委员会,将这些建议列入进一步审议的范围,为计划的下一步实施提供支持。卓越潜力学院计划(CPE/CE)实施后,2014~2015年度,资助委员会辖下的专家(监察)委员会对137所大学进行了评价,并于2015年1月21日在资助委员会网页公开收集新的建议,并做出回应。资助委员会已收到来自不同大学提出的多项建议,并将其列入“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审议。目前共有172所学院正在接受CPE资助,14所学院正在进行CE认证。在2014~2015年期间,根据这一计划共向资助建设学院发放了51935万美元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Guidelines for 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CPE)/College of Excellence (CE)for XII Plan Period (2012-2017).(2016-06-02)01-19.http://www.ugc.ac.in/pdfnews/8626399_CPE-Guidelines.pdf.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印度大学在世界大学前100排名情况未出现明显变化。印度大学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均未进入前100名行列,且常居300~400名的位置,印度大学距离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印度一直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印度政府在“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启动建设“14所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另外,2017年5月,印度的人力资源发展部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印度建设20所世界一流理工(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STEM)院校的“卓越大学计划”(Institutions of Eminence Scheme),其中公立和私立大学各10所。目标是争取在未来10年内,这些高校能进入“任何一家全球大学排名”的前500名,并最终将这些印度大学送进世界前100的行列University World News.STEM focus to driv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cheme.(2017-05-26)01-19.http://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article.php?story=20170526112208516.。但根据世界大学排名指标要求,印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印度国际学术影响力有所下降。从高被引学者数量来看,近年来,印度的高被引学者数量呈逐年下滑趋势,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印度学者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另外,从数量上来看,印度的高被引学者总数也一直是个位数字,从2014年的8人下滑到2017年的1人,且其中高校的高被引学者所占比例较低(见图1-31)。

图1-31 印度高被引学者数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HCR)。

总体而言,印度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追求发展具有世界卓越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成为全球科研发展中心。尽管印度实行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但多数都有始无终。因而印度现在仍处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阶段。印度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高等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启动建设14所世界一流大学,即根据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政府给予选定大学相应资金和教学科研支持,建设14所创新型大学,增强印度大学全球竞争力,使印度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另外,印度在2017年又提出了建设20所世界一流理工院校的“卓越大学计划”,目前该计划处于框架设计阶段,尚未真正开始实施。长期来看,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需加强计划的延续性和结果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