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下南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王聪儿

陕西,陕安道兴安府紫阳县黄草梁,这里同样是山高林密,后世的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打过一场影响深远的万源保卫战,由鄂入陕的白莲教起义军就停留在这里!

与历史上早已率军进入四川东乡(今宣汉)与徐天德汇合不同,王聪儿选择了在这个地方稍作休整!

黄草梁这个地方地处陕、川、渝交界处,西边是今四川的万源,东边是今重庆的城口。

黄草梁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加之地方多山,土地贫瘠,自然的这里是人不会对清政府有多少好感。

因此白莲教在这里的传教工作进行的相当顺利,好多被官府劣绅欺压的穷苦百姓都纷纷加入了白莲教。

这让王聪儿有种回到了湖北郧阳的感觉,那里也是遍地都是被官府劣绅欺压的活不下去的棚民!

黄草梁上有一座不知道建于何时的破庙,现在被白莲教起义军稍作打扫后,作为了起义军领袖们暂时休息和开会的地方。

王聪儿就在这座破庙最里面的一间大殿里,这座大殿里供奉的神像早已不知道哪里去了,进进出出的只有同柳月儿打扮差不多的素衣女侍卫!

“廷诏!你过来一下!”屋里传来了一声清亮的喊声。

“来了!来了!”门外同样传来了响亮的回答,一个穿着薄棉裤、长布褂,脸上总是闪动着几分笑意的年轻人拉开门帘进了屋里!

王聪儿双手撑住一张长桌子上,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一副简陋地图。

可不要小看这样的一副地图,古代可跟现代不一样,现代地图四处可见,还有更方便的导航。

可在古代,一省一县的地图那是绝对的机密,就是王聪儿现在的这幅只标注了大概位置,连河流山峰都没标注几处的地图,都是白莲教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教众,一点一滴打探出来的!

“教中兄弟们都吃上热饭菜了吗?”这个被叫做廷诏的青年进来了,王聪儿还是头都没抬,嘴里淡淡的问了一句!

作为王聪儿隔得不是太远的堂侄,王廷诏对自己这个小姑姑的做派早已见怪不怪。

“都吃上了,我去好几个线号都看过了,饭菜都是热的!”说完他抓起桌边的茶壶就给自己倒了碗水!

现在的白莲教可跟在湖北的时候不一样了,刚出湖北的时候也就几万人,不过现在已经拥众二十余万,扎营十于里了。

当然这么多人,他王廷诏也不可能都去看到,但是挨着黄草梁最近的几个线号还是有保障的。

这些人才是整个白莲教起义军的精华所在,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这些人还在,哪怕就是外面的十几万人都打光了,也能再拉出几十万来,可要是这里的几万人打光了,白莲教的大军也就完蛋了!

“那就好!这么冷的天,如果再没有几口热饭吃,那是肯定要生病的!”说完这句后,王聪儿找了张凳子坐下,但是眼睛仍然盯着地图!

王廷诏上前一看,王聪儿盯着的地方标注着大大的两个字‘大宁!’

“廷诏!你说着世上真有荒山野地也能亩产二十石的粮食吗?”王聪儿皱着眉头,语气似问非问!

这既是在问王廷诏也是在问自己,王聪儿的神情一阵恍惚,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哥哥、妈妈、奶奶、二叔都还在,要是真有这种粮食的话,那该多好,要是没有那些贪官污吏,没那么多就加耗就更好了!

为什么就不能让穷人安心种地呢?

为什么非要来欺压我们呢?

“应该。。应该有吧!月儿妹子您是知道的,她是向来就是稳重的人!第一次白老四回来的时候月儿还是只建议我们去一支偏师,这几天传来的消息却是建议我们尽快去,我想就算是没有能产二十石的粮食,十石八石总有吧,至少也应该是有粮可吃!”

王廷诏想了一想,慢慢的说着自己的看法,现在白莲教义军的情况不是太好,虽然人多了,但是消耗也大,战斗力还反不如以往几万人的时候强了,王聪儿急着入川去和徐天德他们汇合,最关键的就是粮食上的压力!

四川嘛!天府之国嘛!至少比陕南这块山地要好找粮食的多。

只是王聪儿和姚之富怎么也不会想到,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不假,可这个天府之国可不包括川北、川东啊!川西坝子才是天府之国,其他地方跟陕南一样,都是多山地区。

历史上的白莲教义军入川后,又迅速分为几股,分散突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川北和川东(现在的重庆万州一带)根本无法找到足以养活几十万教徒的粮食。

同样的这些山地的的山民也好斗善战,被乡绅们组成民团之后,白莲教军竟然占不到几分便宜!

不过对于山地亩产二十石的神粮,王廷诏是不信的。

要真有这种粮食他们还至于被官逼民反?

还至于有这么多人跟着他们造反?不就是因为没吃的嘛!

实际上,嘉庆初年的这场白莲教大起义就是因为没吃的闹的,说起这场起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

棚民!

棚民是指那些居无定所,只能在山上搭个棚子居住的流民,他们或是因为丢失了土地,或者为了躲避苛捐杂税而选择上山开荒,梦想着能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到了乾隆末年,湖北郧阳一带的棚民数量已经相当多了,最少是数以百万计,而这些上山的棚民都是各地来的流民,自然也没有什么宗族组织。

而在古代,没有宗族这一层的保护,对于清朝的差役来说,这些棚民简直就是长在地里的庄稼!

因为在古代社会,行政力量到县就为止了,下面多被甲长、乡老控制,交租交税都由他们完成,相对的,官府的差役就很少下到乡下去,自然也就没法直接欺压乡下的乡民!

而在郧阳这里就不一样了,没有宗族的保护,这些棚民也基本是黑户,面对官府来的衙役根本就无力反抗。

随便来个衙役就能给这些棚民安上各种罪名,然后抢走他们本就不多粮食,甚至是妻女。

当时郧阳一带的衙役,把知县衙门下发的准予下乡巡查棚民的票据称为发财票!

不但如此,这些棚民还要受当地的木厢厂、纸厂、铁厂等厂主的残酷剥削,有时候劳作一整天获得的报酬还不够自己吃饱,就更不提家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白莲教迅速传播直至起义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性别比例。

清代摊丁入亩之后,又因为小冰河期的过去,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乾隆中后期,人口几乎翻了一翻!

而古代中国视儿子为传宗接代、养老的不二选择,又因为吃食不多,难以养活大量的孩子,所以多有溺死女婴的传统。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男女比例极度失衡,再加上达官贵人妻妾成群!

呵呵!想象一下!

一个不是很准确的统计,乾隆末年整个中国人口大约有三亿左右,而单就中土的南七北六十三省,至少就有接近千万娶不上老婆的单身汉!

所以白莲教大起义,也有一个光棍起义的称呼!

所以后世开玩笑说的,一夫一妻制其实是用来保护男人的,某种意义上,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