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早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毛姆就经常去巴黎,开始接触和研究绘画艺术,并喜欢上高更这位画家和他的画,特别是高更在塔希提时期的画作更是让毛姆深深着迷。1917年,毛姆在伴侣的陪伴下终于到达塔希提,亲眼看见了高更曾经描绘过的岛屿。回去后不久,毛姆就以高更为素材创作了《月亮与六便士》。

《自画像》(1896)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高更早年曾当过海军水兵,后进入证券交易所工作,有着丰厚的收入,1873年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之后有了五个可爱的孩子,过着稳定的中产阶级生活。

《窗台上的花瓶》(1881)

在印象派朋友的影响下,高更开始作画。1882年股票市场狂跌,高更下定决心成为职业画家。创作初期主要是一些体现印象派创作手法的风景画、人物肖像画和静物习作。

《穿着晚礼服的高更夫人》(1884)

《阿尔勒农场》(1888)

1885年高更和妻子分居,与家庭断绝联系,并试图探索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之后,高更寄居在法国西北部一位朋友家里。布列塔尼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然而又原始,深深吸引了高更。

《画向日葵的凡·高》(1888)

《布道后的视觉》(1888)

《黄色的基督》(1889)

《带光环的自画像》(1889)

《圣母马利亚》(1891)

《在海边》(1892)

1890年为了追求心中的异国情调和更为原始、淳朴的东西,高更来到了更远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独特的画风。高更像我们描述了一个又一个世外天地。

《风景与孔雀》(1892)

《耶稣诞生》(1896)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1897)

1897年,高更画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宽3.6米)经典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表现了高更对于哲学终极问题的思考。

《沙滩上的骑马者》(1902)

1901年,高更到了马克萨斯群岛,此时的他已经深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1903年5月8日,葬身于荒凉的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