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本质重新认识中实现回归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此,社会主义开始了回归之路。

回归到哪里?就是回归到马、恩,也回归到列宁,就是回归到弥补生产力基础和民主基础的方向上来。邓小平清晰地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因此可以得出,邓小平的回归就是回归到马恩,回归到列宁,即回归到马恩对社会主义基础的要求,回归到列宁对于落后国家弥补社会主义基础的思路。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制定计划。”《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也就是弥补社会主义两大基础的过程。事实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阐述的实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民主保证公正的实现。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中心工作就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他充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于中国这样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生产力更是一切工作的重心。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页。。“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得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等等。当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根本方式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办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科学地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思路。

邓小平对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这一重要论断,特别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民主秩序。特别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十三大报告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治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时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邓小平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弥补了生产力这个基础。我们完全可以说,通过改革开放,生产力基础弥补得比较好了,生产力发展问题上也已经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但是,由于时间的局限,民主建设虽已做了很多探索,但还没有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