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5年4月在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上更名成立,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中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研中心等5个教研中心,承担全校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院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2015年更名)、国际政治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所、公民教育与法治建设研究所等5个部级研究所和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成为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共建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十二五”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学院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际政治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4人,毕业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9人。
现有教职工57人(2015年新增5人)。其中,教授10人(2015年新增2人)、副教授24人(2015年新增2人),高级讲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2015新增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2015年新增4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1人(2015年新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教学岗)1人。
2015年,学院制定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综合改革,全年共获教育部“201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1项、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项、浙江大学在线课程培育项目立项2项。与余姚市梁弄镇共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教师获得浙江大学永平教学贡献提名奖1名、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一等奖1名。
科研到款经费61.3万元(比上年增加179%),新立项课题立项经费102万(比上年增加15%);获22项科研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3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项目4项,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
2015年,共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各级各类期刊论文37篇,其中权威期刊或权威二次文献转载3篇、一级期刊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8篇、核心期刊14篇。全年,共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互访频繁。2015年,教师出国进修3人次、研究生出国交流4人次;共接待外国专家9人次,举办学术讲座6场;举办国际研讨会1次。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共同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影响广泛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年12月8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签约共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附表 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情况
【科研成果获奖成绩斐然】 2015年,学院教师在三年一度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两年一度的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斩获三等奖3项。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015年2月,学院与余姚市梁弄镇签约共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制定了基地建设的总体方案,本科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在的教研中心也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全年,共有3门课程近300名学生到基地开展了现场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同时,学院也派出教师和研究生到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挂职锻炼、实践调研、义工服务、社会实活动等,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徐晓霞撰稿 吕有志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