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后汉书》等对大秦之记述
《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永宁元年(一二〇),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此节已见上引,据此,大秦又名海西,有幻人,从掸国西南可至其国。
同书卷八八《西域传》曰:
和帝永元九年(九七),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枝,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
此文言班超专派甘英出使大秦,为安息船夫诳言所阻。并知须尽安息西界,再由其南渡海,始可抵大秦;最后则叙大秦之物产。
同书同卷,对大秦国有更多之描写,而为《晋书》卷九七、《魏书》卷一〇二之所本,兹录如后: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栢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
《三国志》卷三〇注所引《魏略》,文尤长,而以记出产品为最详,见下节。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
《后汉书》完成于第五世纪;其次记大秦者为《魏书》卷一〇二,作于第六世纪后半期;又其次为《晋书》卷九七,作于第七世纪前半叶;兹更录《魏书》如下:
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鬣、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云。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四万余里。于彼国观日月星辰,无异中国。而前史云:“条支西行百里,日入处”,失之远矣!
《晋书》记曰:
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东西南北各数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余里。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其王有五宫,其宫相去各十里。每旦于一宫听事,终而复始。若国有见灾异,辄更立贤人,故其旧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领而文字习胡。亦有白盖、小车、旌旗之属,及邮驿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宝物、明珠、大贝,有夜光璧、骇鸡犀及火浣布。又能刺金缕绣及织锦缕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邻国使到者辄廪以金钱,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来皆赍三岁粮,是以至者稀少。汉时都护班超遣掾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贡献。
《梁书·诸夷传》“中天竺传”曰:
其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汉桓帝延熹九年(一六六),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来献,汉世唯一通焉。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诸国人,少有到大秦者。孙权黄武五年(二二六),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士谣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于道物故,论乃径还本国。
《魏书》所记五城,《晋书》所记五宫,《魏略》记之尤详,曰:“王有五宫,一宫间相去十里,其王平旦之一宫听事,至日暮一宿。明日复至一宫,五日一周。置三十六将,每议事,一将不至则不议。”或即指罗马之三十六元老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