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技术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描述浙江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时候,首先必须回答一个问题:“科学技术”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对于这个概念,人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采用了钱学森的观点。他说:“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是由回答和解决两大系列问题的成果组成的。其一,人们通称为科学。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要回答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等问题。这种认识活动的成果通过范畴、概念原理及其理论体系呈现出来;这种认识活动的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具有客观真理性;这种认识活动的成果如果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述,属于事实命题、事实判断。其二,人们通称为技术。技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这种改造活动要回答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等问题。这种改造活动的成果通过工具、工艺、诀窍及其体系呈现出来;这种改造活动的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具真实有效性;这种改造活动的成果如果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述,属于价值命题、价值判断。鉴于此:

第一,我们考察浙江科技史,就应当从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类创造第一件石器开始,按其时间先后次序追述下来。这是浙江人技术的萌芽。这种萌芽、发育极其缓慢,但它毕竟顽强地生长着。

第二,我们考察浙江科技史,就应当非常重视搜集考古学工作者的成果。在文字产生以前,浙江先民的智慧和技艺,只能通过物化了的文物保存下来。被保存下来的文物仅是浙江先民的智慧和技艺之物化的一小部分,而这些文物被发现和解读却是少之又少,因而极其珍贵。

第三,我们考察浙江科技史,就应当把浙江先民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改造成果作为搜集叙述对象。在文字产生以前,浙江先民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改造成果,仅仅通过物化了的文物而被发现和解读。而文字产生以后,浙江先民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改造成果被记载下来,但有些被排除在科技史研究的视野之外。我们仅仅是意识到这一搜集和叙述对象,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我们在叙述中古时代浙江科学技术史的时候,对东汉时代的王充的《论衡》一书用了较多的篇幅。王充是中国古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师级的人物,他集汉代知识之大成,他纳吐百家著《论衡》,他坚持“定真是”、“疾虚妄”、促民“使之归实诚”的宗旨,为我们留下《论衡》这一宝贵遗产。浙江科学技术史的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求实事、疾虚妄、归实诚,是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浙江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忘记了这个根本,就是忘本。

本书是由徐德明领衔,由陈晓、朱继勇、陈微、俞微微、陈跃、熊远来等组成的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必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凡引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均一一注明。浙江省科协吴惠林、江正等同志,给予了支持与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编撰由陈晓和朱继勇统筹定稿,特此说明,并为之序。

徐德明

2016年12月于思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