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珊溪水库位于飞云江流域中上游。飞云江发源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仙霞山脉中的上山头东麓。河流自西向东经泰顺县、文成县、瑞安市后入海,干流长185km,流域面积3555km2,总落差660m,平均河流坡降3.9‰,水系呈树状发育。飞云江总体流向为近东西向。珊溪水库集水面积为1529km2,属河道型水库,其回水长度达50km,总库容1.824×109m3。水库周围高山环抱,地形分水岭及地下水位均高于库水位,水库库岸基本由坚质或较坚质岩石组成,岸坡稳定。库区山体地形基本对称,山体坡度平均40°~50°,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晚第三纪以来,库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升降运动,以整体性抬升为主,断裂两侧差异活动不明显,无火山和岩浆活动,地热与地震活动弱。水库区自早更新世以后,侵蚀和堆积作用交替,致使阶状地形发育,区域内有四级阶地和五级剥夷面(表2.1和表2.2)。Ⅰ级堆积阶地一般高出河水面6~10m,仅在珊溪一带对称发育;Ⅱ级堆积阶地一般高出河水面20~40m; Ⅲ级侵蚀阶地一般高出河水面55~75m,仅在木湾一带对称发育;Ⅳ级侵蚀阶地一般高出河水面120~150m。由于大面积间歇性强烈的上升,该区形成构造—侵蚀中低山地抬升区,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河谷深切,多峡谷,因此,飞云江干流两岸阶地一般呈不对称发育,完整性较差。
表2.1 阶地平面高程分布
表2.2 剥夷平面高程分布
库区冲积扇、洪积扇一般不发育,规模很小,分布在少数支沟出口处。第四纪地层厚度仅几米至十余米,为冲积和洪积砂砾石、细粉砂层,多发育在飞云江干流南侧司前、洪口、莒江和珊溪等山间盆地中,沿北东、北西向河谷零星分布。第四纪的沉积基底为上侏罗统火山岩及白垩系陆相碎屑沉积岩,缺失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更新世地层,中更新世地层掩埋于河槽底部,说明库区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早更新世,因强烈上升,普遍遭受剥蚀,从中更新世以来转为缓慢间歇性上升,并发育有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河床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