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写人文:体会人物形象
事不离人,人不离事。写人文虽然主要刻画的是“人物形象”,但是还是需要依托“具体事例”。正是人物的活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正是情节的深化才凸现了人物的形象。所以,在记叙文中既要看到事,也要看到人,通过人和事娓娓道来,感受丰富的人物形象,体会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一、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写人文中,一般一个人总是在一个群体环境中得以表现出性格特征。
首先,要理清“单个人物”和“人物图谱”之间的关系。很多人物形象,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来全面了解。比如西门豹,这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士。据史料记载,惩治当地的土豪官绅之后,他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挖掘了十二道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这些内容对于课文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西门豹。
其次,要理清“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之所以有冲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物的冲突,正与邪、弱与强的一次次较量,形成了故事的跌宕起伏,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正反人物之间的较量,对于树立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内涵具有显著的作用。再以《西门豹》为例,西门豹揭穿巫婆、官绅头目骗人诡计的情节就用得非常巧妙。他请巫婆去“说一声”,再请官绅头目去“催一催”,还请其他相关人员再“等一等”,最后啥也没多说,让大家回去了。西门豹的机智果断使得巫婆官绅无话可说又无理可辩,也使得在场的老百姓们看得清清楚楚。教师在这里设计一个现场模拟的角色采访:假如你是西门豹的话,为什么要把巫婆、官绅头目都扔到河里去呢?为什么最后却让其他的官员回去了呢?把西门豹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也把他机智的形象展现出来了。
第三,还得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红花还需绿叶衬。在一个故事当中,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必然还有一些和他有关系的次要人物,他们有的相互制约、有的彼此关联,还有的制造矛盾而又化解,使得故事抑扬顿挫。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固然巧得天机、神机妙算;但是如果没有鲁肃的帮助,这一计策还是难以实现。鲁肃虽然在文中笔墨不多却是必不可少,之前信守诺言“闭口不谈”确保了计划能够实施,之后的私做主张“调拨船只”则保障了计划能够实现。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对于这样的“小人物”也需要舍得花“大笔墨”让学生进行领会感悟。
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小学教材中的人物素材大多比较典型,而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细节描写。在低中年级,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些细节描写均蕴藏着人物的性格特点,围绕这些细节顺藤摸瓜就能够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如三年级上册第6课《小摄影师》中,当小男孩发现自己胶卷忘带的时候,作者侧重写了三个“哭”:发现胶卷忘带时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着急;面对高尔基的询问时“哭”着说,后悔;最后一边跑一边“哭”跳上了一辆电车,自责。三个“哭”让一个认真而可爱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而面对小男孩的哭,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而后大声喊着,一直到晚上还在惦记着,对孩子的关切之情不言而喻。像这样的人物细节描写在写人文中非常常见,教师需要抓住最能体会人物形象的语句带领孩子细细品读。
到了中高段,写人文往往通过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者借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如《穷人》这一篇文章,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三、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均具有鲜明倾向——反映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写人文的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中的人物出现为契机,充分挖掘文本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育人价值,重视人物品性的感悟,向学生传递善良、真诚、负责、担当等可贵品质,更要通过语文化的学习活动,使这种蕴藏着的育人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第一、二年段,往往可以借助单件事、单个场景来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单一性格,以“他(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她)有哪些鲜明的品质?”来进行追问和印证,进而概括和感受,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或者熏染。如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文章一开头就以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母亲的为人,之后具体讲了一件事情来印证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要去寻找与之呼应的语言、动作线索来感受即可,字面意思和人物形象不存在歧义。
而随着年级年段的提高,写人文对于学生思维的挑战性越来越大,文本需要更多地倾向于表现在特定场合下的特殊人性。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辨析人物和事件的关联,把人物放在特定背景中去,整体、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可以循这样的思考路线:他(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她)真的是这样的人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她)是这样的人?他(她)还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层层深入,多维思考,真正让学生读透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人物形象的丰满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比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学生对于主人公的判断就会存在截然不同的回答:有的孩子说他是节俭之人,值得学习;有的孩子说他是吝啬之人,应该鄙弃。那么,到底该怎么样准确地判断这个人呢?就需要借助这个分歧点,结合《儒林外传》的写作特点,补充该人物的其他故事,再深入分析他一个动作背后的深刻意蕴,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这个人物的真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