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用复述,还原事件
入编小学教材的记叙文通常字数不多,一般都控制在千把字以内。中高段的阅读课起始阶段往往会安排一个初读课文、把握大意的板块,给孩子们安排三分钟把全文看完,并大致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特别是记事文,有较为清晰的时间线索、地点线索或者人物线索,学生在拿到此类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出一个快速反应: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一些什么人?我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进行概括?并且尝试从心里默想到轻声组织语言。坚持这样的好习惯,久而久之,阅读的速度能得到提升,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对于叙事性文章的阅读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可见,复述是中高学段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也是借助这一种手段感受作品内容的一种阅读策略。对于一些线索清晰的记事文,就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复述的策略,还原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复述的过程,首先是学生理解、消化、内化课文大意的记忆过程,其次又是学生综合、概括、取舍主次内容的思考过程,最后是学生整合、重组、再现核心要素的表达过程。要在课堂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这一种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步骤。
一、概要复述
概要,就是概括而精要的内容。对于一篇记叙文来说就是最核心的六要素。有些课文的次要人物跟主要事件相关性不大,可以省略不说。比如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当中,还有一个残疾青年的妹妹的角色,在概要复述的时候完全可以不提。有些记叙文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的脉络起伏变化不大,可以直接整合成一句话。比如四年级上册《中彩那天》的事情就是父亲把彩票还给了同事库伯。对于概要复述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先经历整体浏览的过程,再在浏览的过程中学会搜寻核心要素,在课文中进行画找,最后再根据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串联。最初,可以先请一部分记忆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带着说,其他同学学着说、照样子说;之后,可以发挥小组交流的优势相互说,同学和同学相互帮忙,做到既连贯又简洁;在同学们都养成了这样说的习惯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记一记,说白了就是概括主要内容。
二、详细复述
如果说概要复述是一棵大树的主干部分的话,那么详细复述就是在这一棵主干上再加一些枝叶。对于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怎么变化的、怎么结束的,有更加详细的复述。如果说前面仅仅是平实而简要的“叙述”的话,讲求不动声色、干净利落,那么这里就是强调富有现场感的“描述”,讲求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详细复述最适合放在学生对于课文事件和内容已经了然于心的阶段,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小结回顾,达到可以评议展示的效果。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故事,有一部分组织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借助手机应用的录音功能,说给更多的人听,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也达到了巩固和记忆课文内容的效果。
三、创造复述
创造复述指的是两种形式的改变:一种是叙述角度发生了改变,人称发生了变化,向他人进行转述;另一种是叙述内容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更多讲述者的联想和感受,或者是经过部分变得更加曲折起伏,或者是结果部分又有了新的意想不到的进展,所以属于编创的范畴。在小学阶段,创造复述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部分课文的部分内容可以尝试,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他们也有能力进行挑战。比如《凡卡》这篇课文结尾戛然而止,凡卡怀着美梦甜甜地睡着了。假如老板回到家看到这一幕会怎么做?假如邮差看到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些内容学生都很感兴趣。有一部分孩子可以让他们进行回家续写,另一部分孩子就可以让他们试着当场续编,把故事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