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记叙文的教学创意
第一节 学习单的使用
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作业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种更加能够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更加能够契合文本教学内容,更加能够聚焦核心阅读能力的作业形式悄然兴起。它由老师自主研发,形式活泼、内容简洁,既可用于课前预习,也可用于课中交流,还可用于课后拓展,统称学习单。
学习单指的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指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教学目标,凸显相关主题,由教师预设的导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思路的集中体现,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其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实现知识建构,促进能力不断发展。
一、量体定制循规律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不同的文本特点,记事、写人、写景等不同体裁的记叙文,其学习单的设计与开发自然也不一样。记事类的,要抓住事情发展的主要线索,理清事件的脉络,使之成为清清楚楚的一条线,故常采用“情节梯式”学习单。写人的文章,作者一般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读懂作者这些描写的用意、体会人物的特点是阅读中的重点内容。可以围绕一个重点人物,设计“人物卡式”学习单,对主要性格、主要动作进行提炼与概括,也可以根据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设计“人物图谱式”学习单,用符号梳理几个人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写景为主的文章,侧重于对景或物的特点描写,一般从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景物的特点。这样的学习单设计思路,可以和文章吻合,设计“路线规划图”学习单或者“方位平面图”学习单,和作者的介绍顺序一脉相承、一目了然。
情节梯。根据四年级上册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文本,可以设计一份学习单,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的办法完成一张情节梳理图(见图4.1),从相关段落中概括魏格纳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偶然发现、形成奇想、请教专家、进行考证、提出假说,并且从这些行动轨迹中找到魏格纳的特点——不轻易改变想法,不放弃,锲而不舍,历经了反复考证、认真思考和仔细观察的过程。这些词语来源于课文的详细描述,又从现象到本质体现了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台阶”的形式标注自然段、寻找关键词,有利于学生抓住事情主要脉络,跟随魏格纳一步步拾级攀登,克服困难,不断探索,最后感知魏格纳的求真探索精神。
图4.1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节梯
路线图。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长廊、佛香阁、排云阁、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是一篇按照步移景换的线索来介绍相关景物的课文,所以可以让学生对照路线图来找一找相关的景点(见图4.2)。再根据行进的路线,找一找每一次所站视角有何不同,课文又是如何把一个个景点进行串联的。在图文对照的过程中,画出行进路线图,标出课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词句,并在学习单上标注“进了”“绕过”“来到”“抬头看”“向下望”“下来”等词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利用这一张路线图进行背诵;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于过渡句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步移景换的奥妙有深入的感受,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图4.2 《颐和园》游览路线
人物卡。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等介绍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大量关于人物的素材。在单篇教学中,要紧扣文本语言感知人物形象:课文写了谁?人物有什么特点?写了有关于人物的哪些事例?抓住细节,有滋有味地品读文本,树立人物形象。熟悉文本的语言之后,选取相同题材的课内外文章进行集中阅读。课文可以跨单元选取,如《金色的鱼钩》(老班长)、《桥》(老支书)、《我们家的男子汉》等;也可以在名家作品中收集,如《史记》《城南旧事》《世界“四大吝啬鬼”》等。指导学生建立人物素材库(见表4.1),积累人物,了解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建立一个人物荟萃集,通过对于各种人物的认识、分析、评价等环节,树立写人文章的整体印象,为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奠定基础。
表4.1 人物卡
二、顺学而用讲时机
学习单取代了传统作业本,也挑战了一贯以来的抄抄写写、读读背背式的语文作业,深受学生的喜欢,仅从形式上孩子就对各种结构的学习单产生亲近和乐意挑战的心理。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单引领学习、促进理解、强化共享的目标,也要根据使用时机的不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学习单通常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预习单。这一类型的学习单是为了完成对于字词的基础性检测,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标。记事文侧重于课文脉络的梳理,写人文侧重于对人物的初步印象,写景文则主要是整体指导按照什么顺序游览,了解哪些景、哪些物。预习单反映出来的信息也是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够围绕预习单设计和调整的教学过程才是真正基于生本的课堂。如图4.1所列的“情节梯”学习单就是一份典型的预习单。这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预习单的设计就是围绕着“写了什么”“看出什么”两个问题,由简而难地覆盖了全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在新课交流的时候,完全可以以预习单的交流和反馈作为学习的起点。
共学单。这一类型的学习单通常是在课堂上当场完成的。如果我们说使用预习单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走马观花”的整体感,那么使用共学单则要给学生一个“慢慢走,欣赏啊!”的画面感,针对某一个重点、难点进行突破,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达到智慧共享的目标。图4.2所举的“路线图”就是一个课堂共学的学习单。它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初步了解,对先后顺序的大体把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照路线图把游览的顺序说清楚、标明白;由此入手,循序渐进,从每一小节的过渡句中摘写表示位置与方位的词语,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游记按照步移景换来安排材料的写作技巧,并为之后的背诵提供了一个脚手架。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共学单,却有着一石多鸟的作用。
延学单。这一类型的学习单是学习的延伸、延续、延展,所以自然是课后再用于补充学习的。如果说共学单是交给学生一个放大镜,对于文本已有的宝藏能够寻踪觅迹,得到收获;那么延学单就是再给孩子一个“巨人的肩膀”,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所获更加丰厚。表4.1所举的“人物卡”即是一个课外再去积累的延学单。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天的时间去完成好几份人物素材卡,再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来交流、汇报、评价。这就充分发挥了一个个“例子”的作用,让它们成为钥匙、成为路标,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学得更加有策略。
三、以学代讲谋发展
每一个学生受先天或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个性。制定目标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实际思考,尽可能考虑周全,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学习单,给学生预留学习空间,体现生本意识。
不同人采用不同学习单。分层始终是课改的方向,也是实现对于个性关注的人性关怀。所以在设计学习单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类别的学习单,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以情节梯来说,也可以分出两档:学习弱一点的孩子,只要完成“写了什么”的概括;而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孩子,继续完成“看出什么”。让学生都能摘到自己能够到的桃子,因为只有设计最靠近最近发展区的作业,才是最有效的。每位教师充分利用不同学习单的特点,更多地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学习单。学习单不同于“作业布置”,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单是“学习航标”,也能主动开发。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教师不闻不问,无异于徒劳无益。教师让学生部分参与,前提是学生对于此类学习单的特征心中有数。设计完学习单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评比与交流,进一步发现其和文本的匹配性,和单元主题以及主要目标的一致性,这样的代入感能够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习是自己做主的事情,尽早培养学生有目标地学习、有方法地学习的好习惯。
以讨论代替讲授的学习单。课堂学习单由单一的“教师到学生”转变为“材料到学生”,其中,材料既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教师重新整合的教学材料。可见,学习单正是教材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课堂学习单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既支持自学式的自主学习,又支持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学习、交流与评价,取长补短,逐步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课堂学习单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完全参与学习过程,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个别学生对话和交流的现象,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