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促进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的对策
针对我国高校OER应用以及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相关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王龙针对国家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资源评价、资源版权保护、技术平台开发、资源更新维护、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对OER的宣传推广,提高OER的可获取性,注重OER的应用,形成OER应用互助社区等(王龙,2007)。
崔淼针对OER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本分担机制解决资金问题,实施立项来鼓励高校进行技术软件的研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版权;尝试构建推广平台双向沟通模型以建立人性化推广模式,提出给自学者学分认证的机会将弱势群体纳入使用者群体中;提出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建议,以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崔淼,2009)。
钟慈方针对当前精品课程资源存在的为评而建、缺乏统一规划和通用的技术标准、缺乏实用有效的教学辅助系统和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树立开放共享意识、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标准化精品课程资源技术平台、有机结合评审建设与课程自身建设、构建实用高效的教与学辅助支持系统,以及完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采取持续有效的激励措施等对策来促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钟慈方,2012)。
李小刚等针对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淡化功利色彩,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意识;精雕细琢,提高视频课程的制作质量;注重视频课程的教学性,加强学习支持服务;优化教学行为,建立多元评价的动态反馈机制;加大引导宣传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李小刚、马德俊,2012)。
韩锡斌等从OER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入手,探究资源共建共享需要的组织机制和技术模式,提出OER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概念模型(即OER共建共享的基本过程是资源从拥有者向使用者传递,使用者获得资源后将与该资源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拥有者,由此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循环过程)和解决方案,对OER共建共享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激励资源共建共享参与者知识分享的动机,组织相关机制建设,并构建相应的技术环境。第二,激励因素既要考虑直接的期望报酬和声誉地位,更要考虑间接的期望互惠互利和利他主义。第三,技术系统的构建应从如何管理资源转向如何为资源分享的参与者消除资源共建共享的障碍、改善资源分享过程,以及促进分享组织机制的形成。第四,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主体来建设并运行OER共建共享的技术系统,引导知识分享组织机制的形成(韩锡斌、周潜、程建钢,2012)。
樊文强、刘庆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部分精品课程存在维护跟不上、不能外部访问、内容不能持续更新”,以及“国内将OER应用于实际教学,开展教学交互的案例较少”等问题,提出政府应保持对OER建设和维护的引导,同时弱化评定的功利性,激发高校OER开发的自发性和创新性;大力推动已有OER的有效应用,为各类人员更好地使用OER提供指导和帮助,使OER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从对开放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关注转向资源应用和共享实践模式的探索(樊文强、刘庆慧,2013)。
王琪针对高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优质师资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和课堂状况不理想等问题,提出高校应该拓宽思路,充分利用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慕课等优质网络资源,推进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排课及选课模式,实施同时异室、主辅教师制,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模式,同时充分利用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让学校最好的教师给需要的学生上课的理想,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王琪,2015)。
综上可见,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涉及政策、经济、技术、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促进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的对策包括:促进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的相关政策制定;为OER共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支持以及运营机制保障;持续更新OER获取和共享的技术手段;为OER合理使用和共享提供版权保护机制;清除国内外高校在OER使用和共享中面临的各种文化障碍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经济、技术、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促进国内外高校共享优质OER提供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