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村干部角色变迁过程中的实践逻辑
从上述村干部角色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村干部是在国家力量、经济改革力量及村庄微观情境三者交融中寻找生存和发展之道的。但村干部不是一个静止的、被动的社会行动者。社会行动者是能动的,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受国家、市场力量所决定,而是经历了利用权力、面子、利益等工具,通过积极地寻找他们在村庄内的位置来回应国家和市场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虽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末梢,却是集村庄的声誉、权力和经济制高点于一身。村干部行使的权力是国家赋予的,其权力的用处也是国家委派的具体事务上。即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是国家利益的代理人。但从当时社员对干部的回溯中,可以看出,村干部是积极贯彻上级要求的,同时也是大公无私的。村干部“一碗水端平”的做法,让村民享受了公平平等,尽管这样的平等的基准是较低的。而村民也把村干部亲切地称为“赤脚干部”,这既是对村干部的角色认识,也是对村干部的角色认同。
20世纪80年代的村庄,虽然改人民公社制为村委会,但是村和乡镇两级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国家力量介入方式的转变,村干部用来控制和整合村庄社会资源的经济手段大都被削弱。来自国家力量的实权被削弱,即导致村干部的体制性权威被大幅度削弱。而另一方面,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村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有所抬升,村干部的内源性权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撼动。但是当乡镇派给的任务和部分村民的利益相冲突时,村干部由于政治惯性等考量,多是以依靠乡镇,借由乡镇委派的任务,来巩固自身的体制内权威。即使处于角色两难的困境,也往往用以往积攒下来的“情面”来做工作,最后让村民们妥协。中国人在关系序列中定位自己,对关系有一种特殊的自觉和认同。而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要当“请托者”,去求村干部这个“资源支配者”,作为回报,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村民们经商意识越来越强,商业意识也慢慢渗透到村庄的政治领域。村干部经历了80年代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威的双重下降,以及出于对离任后经济生活、社会地位等因素的考虑,在村庄日常事务中多表现出经济理性,如所谓的给企业帮忙行便利。有学者指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我国体制内精英想要获利,有两种选择倾向:一种是留在体制内利用职权获利或为亲朋家人经商牵线搭桥;另一种是通常所谓的下海或是离任后到相关企业挂职拿薪。干部可以利用市场化过程中各种政策法律漏洞及集体财富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甚至将其据为己有。村干部又了解体制运作的规律及其漏洞,并且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关系。不断膨胀的个人欲望与权力金钱的诱惑,最终促使了个别的村干部权力寻租等角色失范行为的发生。村干部的失职行为,既损了村委会的公信力,又伤了村民的心,为干群关系的恶化埋下了隐患。在这个时期,虽然村干部通过人事任命、征地款等利益来提拔拉拢“自己人”,但村干部的工作已不仅仅是让村民“卖个面子”就能解决的,村民们反而问村干部“我凭什么相信你”,村民们指望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经历了从原来的什么都听干部的,到对村干部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提出质疑,再到有意识、有权利和村干部“讨价还价”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村庄民主的一个发展过程。村干部要真正赢得村民的支持,不是利用小恩小惠来增加政治资本,而是要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干部的行为要真正得到规范,也并非加强来自乡镇的上级行政控制力量,而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村民自治制度。
从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干部逐步从只关注自己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到关注全村的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既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更是村民们行使村民自治的发展阶段要求。村干部面对的是村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问题,村庄内新经济力量的崛起,村庄多元化发展;面对的是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社会关系向弱关系发展的趋势,村庄由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面对的是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村里老人养老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问题。而村干部的权力,虽有《村组法》明确规定乡镇不得干涉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但村干部同时也失去了乡镇的力量。村干部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只能是来自于村民。要让老百姓信你、服你,村干部要做的是增强其内源性的权威。内源性的权威来自于村民。但现在的村民和三十年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单是从村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就单是从村民的组成和数量上,也已不是村干部能通过施加小恩小惠所能解决得了。村干部还是要以村民的福祉为依归,而这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村庄经济,之后才能更好地为村民的需求服务。S村的村干部通过建标准厂房、立创业基地,结合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和物业经济,从而使S村成了区首富村。而后村里出资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治安巡逻队等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S村的村书记也成了典型,获得了从下到上的一致好评。
从上述村干部角色扮演背后的行动逻辑,可以看出村干部的角色扮演既受到国家力量、经济改革力量及村庄微观情境三者的共同作用,又通过利用权力、面子、利益等工具,回应国家和市场的变化,维持自身在村庄中的权力和地位。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因受到上层政府及下层老百姓的角色期待,以及不同利益群体及其自身的角色期待,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甚至角色失范。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村干部角色梳理,力图做到不仅从微观上刻画出村干部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角色变迁的真实图景,而且从村干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三元结构互动上,宏观把握村干部的角色变迁。希望从历史脉络和现实运作中预见村干部角色变迁的趋势,从而对规范村干部角色和促进其作用发挥作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曹锦清.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上海:中华书局,1986.
[3]郎友兴.改革、市场经济与村庄政治——基于一个浙江村庄政治的三十年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10(11):2-10.
[4]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5]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和当代中国农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6]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1(5)
[7]宋林飞.如何认识中国新社会结构[J].江海学刊,2005(1).
[8]陈永刚,毕伟.村干部代表谁?——应然视域下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研究[J].兰州学刊,2010(12).
[9]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4).
[10]杨善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个社会学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