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手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

大道运行不息,非恒定不变也。虽可言之,然难言周全,正如孔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亦未必也。道虽难言,然悟道,则贵在会意,如庄子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常,本作“恒”,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之。

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无名,为便于言,故“强为之名”。强为之名者,亦非恒定不变之名也。故老子强名之曰“道”(或曰“大大”、“逝逝”、“远远”、“反”、“朴”、“谷神”等),他人则或称之为造物主,或另有称呼。其名虽异,其实相同。呼牛呼马,无可无不可——“道”既不会欣然接受,也不会愤然抗拒。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也好,有名也罢,道是天地之源、万物之母。无名,有名,均言道也。所用修辞手法,互文耳。所谓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相互呼应,相互阐发,相互补充,说的不过是一回事而已。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即将士们从军多年,千征百战,有死有归。后例如按字面意思理解,死的都是将军,回来的都是壮士,则让人莫名其妙。不了解互文手法,即无法理解本章内容,故笔者在此对互文修辞手法略作论述。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妙,微小;徼,边界,引申为大。道,至小而无内,至大而无外。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又无主观偏见,方可全面认识道的精微和广大。再用互文修辞也。无欲,方能客观;有欲,方能积极探索。不知此者,难免疑惑——老子怎会主张“有欲”?宋王安石等即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意无意地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实不足取。参照帛书甲本、乙本可知,原文为“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也”字应断于何处,一看便知。实际上,老子作为人,自然也有欲望,又何足为奇?佛欲度人,孔子欲度人,耶稣欲度人,老子亦欲度人耳,不过无私欲而已矣。古今中外,圣人之欲亦大矣,远非常人可比!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无名也好,有名也罢,有什么不同?出乎人口,则有了不同的名字。其名虽异,其实相同。任他人呼牛呼马,而我称之为“道”而已。“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以往几乎都被断句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对“两者”的解释,或以为是“无”与“有”,或以为是“始”与“母”等,认为同出于玄,同出于道。如此理解,岂不成了道由道生?以上注解似无可通者。河上公注曰:“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此解优于以上注解,然终觉不甚恰切。笔者对此八字的解释,如不与古人暗合,当属创见。该解虽看似过于简单,然老子也自称其言“甚易知、甚易行”。知此,本章则无不通之处矣。该解虽仍未必系老子之本义,然有此悟,笔者亦颇为自得。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名有名,同样玄妙。玄妙而又玄妙,“道”是造化万物奥妙无穷的源头。


本章言

对本章的解读,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能够自圆其说者,似百不逢一。本章所用修辞手法,不过多互文耳;知此,则易知本章不过言一“道”字耳。大道至简,然人多不识。果如老子所言,“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夸张之辞也)。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