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上丝路的兴起

此消彼长。在陆上丝绸之路从巅峰滑落时,海上丝绸之路正欣欣向荣。古代中国传统的外销商品,除了丝绸,另有瓷器。唐代瓷器制造业有显著发展,且瓷器一经出口即受到海外各国人民的欢迎,从而成为中国一项新的大宗出口品种。瓷器的主要产地在远离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华南地区,而且瓷器是一种沉重又易碎的商品,传统的需要翻越崇山峻岭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以运力有限的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瓷器出口的需要。而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具有行驶平稳、载重量大等优势,因而对于瓷器的出口贸易而言,海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更为适宜。安史之乱之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传统丝绸主要产地也在南移。到北宋时,仅两浙一路(相当于今浙江、上海与江苏镇江以东的苏南)上缴的丝织品就达全国的35%,可见南方已成丝织品主要产地。加之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对境外香料的需求趋于增加,而所需香料的产地主要集中于南海各国及大食等海路交通发达的国家。因此,无论是陶瓷与丝绸的出口还是香料的进口,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唐代造船业有了新的发展,所造船舶不仅载重量大大提高,而且坚固性增强,适宜远洋航行,因此一些外商出于安全考量也愿意搭乘中国商船往来贸易。唐代人们对季风、潮汐的规律有了初步的掌握,对海洋地貌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加强。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使海上航行的风险性大大降低,从而为国人利用海上运输方式开展大规模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可能。唐代的造船能力傲视世界,造船工场遍布各地,仅扬子(今江苏仪征)一地就有造船场10所。唐代的商船大者可载600~700人,载重万石。其船舶之庞大、坚固以及运输量之大,都是当时的洋船无可比拟的。时人盛赞:“只有庞大坚固的中国海船,才能抵御波斯湾的惊涛骇浪而畅行无阻。”

因此,《汉书》里中国商船航行到今天的印度“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的悲惨记载已经成为陈迹,中国通往波斯湾的航线有了新的突破。记于8世纪末的《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录了中国海船从广州起航,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南部,又沿印度南部海岸西上,再沿海岸线西行至波斯湾,航行到波斯湾的尽头,全程最短时间仅仅只需惊人的89天。1980年阿曼苏丹曾卡布斯倡议并资助了一次以仿古双桅三帆船由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直航东方大港广州的考察巡游活动。该船以阿曼古都“苏哈尔”命名,不装备现代动力设备和科学仪器,仅凭借季风鼓动风帆,以罗盘针、牵星术定方位航程。全船有船员、潜水员、海洋生物学家、摄影师、医生共20余人。当年11月23日,“苏哈尔”号帆船从马斯喀特起航,沿着唐代海上航线驶向中国,途经中外历史文献记载的多个海域,总航程6000英里,历时216天,于1981年7月1日顺利驶入珠江口,停靠在广州的洲头咀码头。此举无疑进一步证实了古代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海上丝路交通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