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想:小学科学名师的自觉追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科理念研究篇

科学而人文,求真亦求善——小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浙江省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楼曙光

我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过: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的育人作用,不能分割或对立看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教人怎样做事,人文教人怎样做人;科学可谓育人的硬件,而人文则是育人的软件。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科学教育应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一直是我追随的科学教育理念。

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淡化了人文教育,致使一部分人在思想道德素质、伦理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令人遗憾的问题。科学教育是立世之基,人文教育是立世之本,将两者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足迹

综观人类文明的历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一体;②工业化前期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③分化后期科学教育占主导地位。最早的教育如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都是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的。但这样浑然不分的状态很快被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长期分野和抗衡状态所替代。工业革命前的古代教育和中世纪的大学主要盛行人文教育。这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突出,中国传统教育十分注重以修身养性为主的人文教育,这种状态延续了1000多年。在西方许多国家也是如此。人们把高等教育理解为对人性的完善和培养。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宗旨申明:“设立大学是为社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进入19世纪后,伴随工业大生产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技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理念开始形成,并很快在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在教育思想上既出现了以斯宾塞、赫胥黎等人为代表的科学教育流派,也出现了以纽曼、阿若德等人为代表的人文教育流派,并一直进行着激烈交锋。但是,无论主张人文教育的流派如何抗衡,终究无法改变科学教育在当时的主导地位。也正是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繁荣。然而,由于对人文教育的忽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出现的“野蛮”,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人类精神领域的危机显现并突出。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呼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关系

综观历史发展进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科学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人文教育要以科学教育来奠基,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科学和人文的关系也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分开的,它们的相互协同和相互支持,不仅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而且对人自身的协调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永恒的,这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是客观世界,它主要的目标是求真,它崇尚真理,不屈服于权贵;人文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主观世界,它的主要目标是求善,它抑恶扬善,从善如流,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同时,两者都追求美,不仅人文在抑恶扬善中体现了人性美,而且,科学在追求真理时既要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力求用美的形式来表达。正因为科学和人文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所以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共同实现真善美。从人自身的协调来看,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左右两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左半脑侧重认知,右半脑侧重情感。科学教育促进左脑发育,人文教育促进右脑发育。只有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知、情、意、行和谐共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科学教育

什么是科学?科学在《辞海》里的定义是: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是求真的过程。一切违背科学、违背客观现实的行为必然失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实,这一点我国古代的一些哲人早有论述。老子强调的“无为”,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就是不敢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孔子认为不了解自然规律就无法做出大事。孔子在《论语》中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孔子在《大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科学,只是当时在中国还没有“科学”这个词,只能用“格物致知”。“格物”是指研究客观事物,“致知”是指了解客观世界。《大学》认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掌握客观规律,也就必须重视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演示科学方法,教学生辨认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科学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知识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科学思维是正确的思维基础,严密科学的逻辑思维是许多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保障,没有科学思维方式的科学研究,轻则走弯路,重则入误区甚至遭到毁灭的结局;科学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按科学思维而付诸实施的行为模式;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是求实的精神,是科学的精髓。

(二)人文教育

“人文”一词在《辞海》里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易经》第二十二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是求善。所谓人文,就是要满足社会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他人、集体、国家、社会、民族、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状况取决于人文的陶冶。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感情,有精神,有人性与灵性相统一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有人格,人格是人性的体现尺度,是做人的基本标准。人文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和灵性,而且关系着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和社会的进退。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了自己的人文文化,就会被异化,也就是说,当一个民族没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人文文化,这个民族就已经消亡了。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民族凝聚力便是对人文文化的认同。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人文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文化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认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是国家与民族严重的危险所在,甚至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意识到并呼唤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回归。在我国古代的《大学》里一开始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学校教育首先要注重品德的学习,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要有创新能力,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高尚的人。

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文文化的基础,是人的精神世界升华的源流,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灵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也是由包括人文知识在内的精神文化组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人文思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人文思维属于形象思维,与直觉、灵感和顿悟分不开。爱因斯坦说:“我喜欢物理,也喜欢音乐。物理给我以知识,音乐给我以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文方法是指对人文知识按照人文思维方式进行原创性工作开展的途径。人文精神是指求善求美的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髓。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教育,应该是“在止于至善”。人文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牢固纽带。

三、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在当今研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学者中,论述的大多是它们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其实在小学阶段,人文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小学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的重要阶段。小学生除了求知以外,更注重求“真”、求“善”、求“美”,发展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普遍的关怀之情和慈爱之心,更有利于人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有利于小学生完整的生命成长,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科学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求真;人文是解决“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求善。求真本身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而需求善为其导向;同样,求善本身不能保证其基础正确,而需求真为其奠基。

第二,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同精神世界密切相连的知识。人作为人,当其处世,既同客观世界有关,又同精神世界有关,对于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识就不完备。

第三,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品质应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二是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同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开放的形象思维,即直觉、顿悟、灵感,这是原始性创新思维的主要源泉,两者不可缺一。

第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必须有物质生活,还必须有精神生活。健康生活的标准是物质生活要满足生理健康的需求,精神生活要合乎心理健康的需要。前者主要取决于科学,后者主要取决于人文,而且,这两者还是互动的。没有健康的生理与心理作为基础,很难谈得上创新。

第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科学是认识外界,人文是关怀外界,只有既认识外界,又关怀外界,才能同外界和谐。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育人,是极为迫切的重任。

四、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途径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中一定要有机落实三维目标,即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科学探究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体现的更多是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我们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的框架图中则可以看到里面有着许多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教育内容。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我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用“人文”求真——榜样激真,质疑得真,观察鉴真

1.用科学家的真人真事,去感受“真”

从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这是“真”最好的一面。科学道德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这种宝贵的科学品质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教师不但要进行正面的说理教育,而且要以榜样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事例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科学学习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科学家对孩子们的无限吸引力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所以在科学课程中应穿插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那些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并引导他们感受其中的“真”。如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维萨留斯在《人体的构造》中开启了对生命的崭新认识。后来又有了伽利略、开普勒的科学观测与探索,出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他们开创的近代科学,颠覆了宗教神话,解放了思想,使人们以新的角度来思索宇宙,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建制。由于科学揭示的是事物深层的规律与意义,所以真正的科学精神永远都是求真与求是的。这样学生不但乐于投入科学探究活动,并且能真切感受“真”。伟大的科学家的小故事不断渗入科学教育中,一定能极大地点燃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养成求“真”的科学素养。

2.用不迷信权威,去培养“真”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在课堂中要允许学生质疑并发表不同的观点。记得多年前在上《有生命的物体》一课,讲到课文中“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由哺乳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的时候,就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我从生物学的书中看到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哺乳动物,而进化是物种之间的进化,所以我对这种说法有意见!”

“把人和哺乳动物分开讲,就是因为人类有语言、能思考。”

“我觉得说我们人类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这种说法也不科学,我知道成年的猩猩有四岁孩子的智力,这说明它也能思考。”

“我觉得有时书中讲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

当听到这些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为孩子喝彩呢?有时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唯书是从。学生的求真思维就在这样的机会和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3.用是否符合事实,去鉴定“真”

另外,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及时进行引导。例如,学生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在观察时把“想象”当事实。

各小组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时——

师:你观察到了桂花树叶的哪些特征?

生1:桂花树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生2:树叶的边缘有许多尖尖的刺。

生3:树叶里有叶绿素。

生4:树叶的正面比背面的颜色深。

生5:叶片的背面有小气孔,并有氧气和水蒸气出来。

树叶中的叶绿素和气孔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只靠肉眼和放大镜是不可能观察到的,更何况摘下的树叶已经停止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会再有氧气和水蒸气出入了。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些用肉眼不可能捕捉到的信息呢?原来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融入了孩子的知识结构中,当他们进行此类观察时就会调动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把它们当作实验现象描述出来。当孩子出现此类情况时,教师应该把这个孩子描述出来的“现象”让其他孩子来进行重复验证,因为科学结论是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的;或者,教师及时调整实验操作方法,并让孩子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客观的观察。

(二)用“人文”求善——倾听立善,平等育善,关怀融善,对话激善

1.用“弯腰倾听”去亲近学生

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新的科学课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教师价值引导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自主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应是教不断向学转化,以促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真诚地面对学生,并把这种人文关怀融入我们的教育中来,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

2.用“愿意去做”来鼓励学生

德国科学课上教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不是“应该这样去做这件事”,而是:“如果这件事情你愿意去做的话,就去做”。我觉得很有启示,这样的话包含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爱。科学课应该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指令。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员”是科学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课堂应该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每次在学生小组上讲台汇报时,我就会轻轻地坐在他们的位置中,让学生忘记老师的存在,把专注的思想用于互相探究上面。我在教育中经常告诉学生们,要勇于提出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有效争辩。“我想知道的是……”“我打算这样来做……”“对他说的我有另外的想法……”等等,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哪怕是他们的不举手的“插嘴”都让我觉得是很可贵的意见,当它是闪亮的智慧火花。这些“有价值”的语言就是教师最希望听到的声音。在彼此的交流探究过程中,学生就自然会感受并学到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3.用“温馨提示”去关怀学生

真诚面对学生还应该把人文关怀融入教育中来,这些在各个版本的《科学》教材中都有体现,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生命之源——水》单元中的一课,在想办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的实验边上有个醒目的提示:“用刀时,别伤了手指!”又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寻访小动物》一课中也有着这样类似的提示:“观察活动中,我们能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还配上了直观的插图。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液体时,也要有这样类似的警示:“对于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地尝和闻。”那么在教学中、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如何设计课堂探究的方式之外,还应该把这些材料或探究过程对学生是否有潜在的危险考虑进去。比如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外,其实还隐含了对待科学探究的态度,即“科学探究本身不应是蛮干,而是巧干”。

4.用“人文导入”来激发学生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也已经开始注重人文关怀,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来参与,来探究。例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比较水的多少》,许多老师采用了这样很生活化的导入,如“一瓶可乐要由三个兄弟分,老大大杯子,老二中杯子,老三小杯子,你能给他们平均分一分吗?”或者是“这是一个小朋友遇到的难题,今天我带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诸如这样的导入其实就是让学生觉得老师和他在一起学习,兴趣更浓厚,更有激情。真诚和学生对话,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生进行对话,照顾到学生的个性、情绪,这样的氛围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拥抱科学。

(三)用“人文”求美——自然赏美,个性扬美,合作成美

1.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翻开苏教版还是教科版的科学教材,都可以随处看见美的篇章。在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发掘这些因素,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觉。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有这么一段话:“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生机盎然。无声的树在生长,美丽小鸟在歌唱……”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它把生命世界描绘得如一幅画。尝试着在教学中让学生凝思,低声吟诵,借助音乐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大自然的美跃然纸上。“请你说说你脑海中出现的生命世界。”学生王颖说:“我的眼前好像真的出现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有鲜艳的蘑菇、有活泼的小兔。”学生姚莲莲说:“我觉得我的眼前有一片大海,蔚蓝的海水,在水底有无数的海鱼,什么样的鱼都有。我最喜欢美丽的海底世界了。”在这样的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同时科学美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渗入他们的心间。

在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以知识传承为目的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代之以全面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2.人与自我的和谐

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对学生个体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尊重,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探究为核心的一种认识活动,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每一个孩子在经历这些活动的时候,他们的个体精神世界的发展肯定不是划一的,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过程。学生个体精神世界是渐渐形成的。在科学教育中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发展他们各自的独特个性,培养他们具有独特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人与他人的和谐

重视个体也不能忽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这也影响着个体精神世界的培养。在科学课里,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让每一个孩子在与人合作中增进友谊,体验团队力量,分享智慧,养成美德。

要真正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真正在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素质和谐发展,最终达成“做科学而人文之教育,育求真亦求善之全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3]侯自新.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动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7-10.

[4]粟高燕.人文、科学教育的历史逻辑及其现实意义[J].台州学院学报,2003(5):8-12.

作者简介

楼曙光,男,义乌人,中共党员,1973年生,高级教师,现任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义乌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分会会长。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义乌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学教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工程小学科学学科首批学员,被推选为浙江省“5522”工程名师培养人选、浙江省小学科学高端班学员。

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曾经三次下乡支教或任职,从1999年开始专职任教常识、科学。坚持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预设和生成,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课堂教学风格敦实、谦和、风趣。近十年来开设各级公开课、观摩课80余次,《怎样使物体放得稳》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展示,《怎样加快溶解》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比较水的多少》在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会上展示,《雨天中的布料》在全国小学科学名师观摩研讨会上展示,《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在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上展示观摩。多次参与桂鑫基金会组织的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科学教师培训的公益授课活动。重视教育科研,主持和参与了省重点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省规划课题“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基于儿童幸福成长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奖。个人编著的小学天文教材《遥望星空》2013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