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是偶然,也是必然。
说偶然,是没有想到一次日常的见习带队意外地与杭州清波幼儿园的李爱敏园长结下不解之缘,我的第一块学前课程研究的实验田会是杭州清波幼儿园。知道杭州上城区的学前教育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张金名片,但其实我对清波幼儿园并不熟悉。为了避免初次见面对幼儿园一无所知的尴尬,所以在约定跟李爱敏园长碰面之前,我特意上清波幼儿园网站获取信息,方知这所幼儿园有着80多年的办园历史,其前身是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幼儿园的特色是“爱的教育”。看到这个特色,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在学术上,越是看似简单的耳熟能详的概念越难以界定。老师们是如何让幼儿理解爱的呢?
或许是李园长身上那独有的爱的亲和力,抑或是因为相近的年龄和相似的经历,我和李园长两个人一坐下来便有聊不完的话题,我追问的是这个“爱的教育”在幼儿园是如何实施的?李园长送了我一本有关她的《爱的管理》的小册子,在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她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幼儿,对家庭和孩子的爱的管理智慧。适逢上城区教育局接下来要在全区铺开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李园长想基于幼儿园爱的文化和爱的管理来实施“爱的教育”园本特色课程,获悉我是研究幼儿园课程的,便邀请我加盟。我则鼓励她报考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通过理论学养提升和总结自己20多年的工作经验。2015年,李园长成功考取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我们又多了一层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说必然,一方面是李园长一直以来对清波幼儿园爱的园本文化的传承和坚守成就了爱的课程发展,另一方面是源于我自身的学术背景。我的导师刘力教授告诫我,完成了学业又不想介入行政,那就要对自己未来的学术有所规划,否则很快就会荒废。静下心来,作为课程教学论方向的博士,我确实一直想找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带领研究生开展课程理论与鲜活实践的对话。于是,我带着我的研究生赵琳、吕琼华、郭薇、张厚锦和李园长以及清波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们开始了“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研究之旅。从2014年9月至今,差不多每个月,我们都要进行一次“爱的教育”园本课程教研。瓜熟蒂落,这本专著也算是水到渠成吧!
该研究以“发展适宜性”作为“爱的教育”园本课程建设的哲学理念。“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DAP))这一概念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在1987年发布的《适宜于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一文中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的核心主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年龄适宜性。基于年龄相同的儿童具有普遍的特征、能力和行为,教师应当根据儿童在某年龄阶段的典型发展状况,向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经验;二是个体适宜性,是指教师必须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无论是课程还是师幼互动,都应当适宜于儿童的个体差异;三是文化适宜性。教师需要具备关于孩子所属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知识,以提供有意义的,和孩子文化社会相关的,并能尊重孩子和其家庭的学习经验,也即教育要与每个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相适应。为什么“爱的教育”园本课程建设需要发展适宜性哲学理念?因为在教育现场,我们面向幼儿提出的“爱的教育”目标,开展的“爱的教育”内容,实施的“爱的教育”方法,做出的爱的评价并非都是适宜的。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些不适宜的“师爱”和“亲子之爱”,如何给幼儿适宜的爱,需要发展适宜性理念的哲学引领。
该研究以“现代课程之父”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作为园本课程编制的范式。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幼儿园“爱的教育”课程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提供哪些课程经验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课程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研究着力于“爱的课程资源”和“爱的环境滋养”,从“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三个维度,围绕“我爱我家——亲情教育;我爱幼儿园——友情教育、师幼情教育;我爱社区——邻里情教育;我爱自然——大地情教育”四个内容模块构成“爱的教育”课程框架。基于实践现场的课程审议,该研究提出的“爱的教育”课程愿景是培育有爱心的幼儿。有爱心的幼儿表现为具有“悦纳自己,友善待人,关怀环境”的核心素养;从主题教学活动和教育绘本两个方面架构“爱的教育”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围绕节日分享活动、生活游戏活动、基地实践活动三条路径来组织;清波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对幼儿爱的能力的发展评价,教师“爱的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评价以及对“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方案的评价。同时,对“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爱的教育”园本课程实施是遵循预设还是尊重生成?“爱的教育”园本课程实施是遵循有序还是尊重无序?“爱的教育”园本课程实施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这些观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到性和深刻性。
爱需要传承,“爱的教育”园本课程的研究也是如此。清波幼儿园“爱的教育”发展适宜性园本课程研究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提供了借鉴。但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起点即来自于前一个终点。期待李爱敏园长及共同体研究不止,成果不断。
黄小莲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