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9 夏王朝的见证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年代: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前1500年

尺寸:长14.2厘米,宽9.8厘米

材质:铜、绿松石

出土地:1981年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M4出土

收藏地:河南博物院


【引言】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像殷墟甲骨文那样的明确文字材料,但是通常认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因此,二里头遗址中所展现出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就是辉煌的夏王朝文明的实物见证。而这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之一。

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中的一个关键点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小于3平方千米。二里头遗址发现于1959年。自发现以来,二里头遗址的钻探发掘工作持续不断,在30多个年份中共进行了60余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群、宫城和作坊区的围垣,以及纵横交错的道路遗迹;发掘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数座,大型青铜冶铸作坊遗址1处,与制陶、制骨、制绿松石器作坊有关的遗迹若干处,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遗迹若干处,以及中小型墓葬400余座,包括出土成组青铜礼器和玉器的墓葬。此外,还发掘了大量中小型房址、窖穴、水井、灰坑等,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铜器、玉器、漆器和铸铜陶范等。这些成果使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与早期国家形成期的大型都邑遗存得到了学界公认。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的出土

1981年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的考古人员在编号为M4的墓葬中清理出了一件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饰。这是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出土铜牌饰,因此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探讨其他散落于各地的同类器物的出土地点和年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这件铜牌饰长14.2厘米,宽9.8厘米,整体为长圆形,中间呈弧状束腰,长边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半圆形的穿孔。铜牌饰的正面凸起,由许多不同形状、大小的绿松石片镶嵌、排列成动物纹样。在一块巴掌大小的铜牌上,镶嵌200余块绿松石,并组合成生动的图案,其难度之大、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是中国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种颇具特色的艺术品。其图案的主体为兽面纹,双目圆睁,鼻梁笔直且与身脊相通,用钩云纹表现出狰狞的面部、上扬的双角和舞动的四肢。构图上,直线、曲线的合理运用,使图案更加美观、生动。整个图案给人以神秘、庄重、抽象、夸张的感觉。这件铜牌饰的图案,引起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与兴趣,并纷纷做出了各自的解释,有龙形说、狐纹说、虎龙纹说、鹿纹说、鸟形说、鸱鸮(也就是猫头鹰)纹说等。其实,图案的抽象与夸张,让人很难统一到一种具体的动物形象,反而更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不过,这种兽面纹一定具有沟通人和祖先或天地、神灵的作用。

别样的工艺技术

如此精美的器物,是在哪里生产的呢?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以南发现的一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和依据。这个作坊遗址内出土了多达数千枚的绿松石块粒,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过了加工,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包括绿松石原料、毛坯、破损品和废料等。这批材料为我们探寻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的生产地点、了解绿松石制作加工工艺提供了绝好的标本。我们可以从中获知,绿松石的原石开采后,要经过打击、劈裂、切割、研磨到穿孔、抛光、镶嵌、拼合等一系列的技术细节和工艺流程。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二里头文化自第二期开始,铸铜手工业和绿松石加工业的专业化得以提升,这两种手工业的生产汇集至围垣作坊区内。玉器或有机材质上镶嵌绿松石的使用传统与不断发展的冶金技术相结合,融入早期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宗教氛围,进而创制出了新的复合形器物——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成为后世“金镶玉”的前身。这种较为特殊的器物组合在伊洛地区的二里冈文化短暂延续之后,就在中原地区彻底消失,但是“金镶玉”的工艺传统却为殷墟文化所承继。

这件铜牌饰华丽精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它绝不仅仅只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或者装饰物,而应具有更为重要的用途和功能。这件铜牌饰出土的墓葬,是迄今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内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也就是说,这件铜牌饰曾经的拥有者,是一名社会地位高、权力大的贵族。那么,这件铜牌饰是一种用以“明尊卑,别上下”的重要礼器。值得注意的是,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都与铜铃共出,这种特殊的、固定的器物组合,表明了器物的所有者不仅掌握着世俗权力,还控制着与天、神沟通的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