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几年前,因为学科融合发展的需要,我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新媒体和数据,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已对数据有了初步了解,并搭建了独立的数据实验室,而之前,我做的都是理论研究。一个文科的老师带着一个理科的团队开发数据,通过数据研究新媒体,这种体验是奇妙的,也是令人渴望的。由于我从来不放弃对自建数据平台执拗的坚持,最终,我们实验室自主开发了入库数量超过1400万微信公众号的数据平台,对几乎所有的国内外社交平台数据都拥有采集能力,还开发了自己的数据指数,这与绝大多数的文科数据使用模式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我并未放松理论探索,还是希望通过访谈、案例、大数据报告的形式完成对各类资源的整合,不偏倚于某一个平台或者形式,而是综合各类方法,不限于质化和量化的研究,全景式去呈现政务新媒体的发展。
具体来说,本书写作采用访谈、案例、数据分析作为基本的框架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纵观目前的新媒体研究,各类量化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读者可以在众多量化研究中管窥到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可能、内容变现的机会等,但是,内容生产从来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本,另一方面是内心。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文本外在的呈现,对于生产者的内心了解甚少,或者根本没有了解,甚至不屑于了解。
其次,随着数据量的增多,一方面,我深深地感觉到数据的确能够给予我们精确观察用户的机会;另一方面,越往深研究越感觉数据本身带来的震撼正在不断减少,那种拿到稀有数据的兴奋感正在不断减弱,原因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因为游走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原因,我逐渐意识到,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加透明,却无法真正了解用户的内心,如果能够将量化与质化结合,那研究将会更加立体,更有影响力,访谈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访谈能够让我们真正了解个体在大环境中的所思、所想、所愿。
记得早年实习的时候,遇到还在凤凰卫视工作的曹景行先生,他告诉我有档很火的专题节目叫《口述历史》,通过访谈当事人还原历史,这对我很有启发。
新媒体的发展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部分,虽然谈不上很长,但却是互联网发展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于是,长期搞数据的我,再一次拿起录音笔到田野中去访谈。
第三,案例研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学科多年来重视“精细到极点”的量化研究,缺乏对真正问题的探索,如果从1983年“第三人效果”理论提出到现在,能够进入我们传播学领域的理论几乎没有,现在被我们长期应用的“技术接受模型”“详述可能性模型”“临场感理论”等都不是本学科的原创。我就在思考,我们的研究是否已经陷入了精致量化论文的阶段,对存在的大量鲜活案例视而不见,我们是否应该回到案例研究的领域。于是,重回案例研究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媒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当年深圳大学的辜晓进教授曾经写过一本叫《走进美国大报》的访谈录,今天我们更加关注新媒体,以及新媒体里面的主流新媒体,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些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到中央,在各行各业都有一些翘楚,是时候在这个阶段记录下这些行业翘楚。他们怎么思考,如何理解、如何判断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内容,具体点说是其社会治理的质量,没有强大社会治理能力作为支撑,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政务新媒体做得好的账号一定是社会治理的基础非常出色。比如2018年1月“上海发布”有一篇达到双10万+(阅读量和点赞量)的文章,其中阅读量达到588万以上,对绝大多数政务新媒体账号而言,这个数字几乎是不可企及的,仅靠“标题党”是绝对不会拿到如此高阅读量的,其背后真正原因是“上海发布”的内容深深打动了市民。上海,作为新媒体发展的重镇,政务新媒体发展很有特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不只有“‘上海发布’模式”,还有“‘青春上海’模式”,这些都值得在全国推广。
这套书取名为“走近新型主流媒体丛书”,是因为主流新媒体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重大媒体发展战略,在这个层面上,缺少一套书籍,能够系统介绍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新媒体或者具备主流新媒体的特质的媒体平台,无论是新媒体业者还是其他人都可以通过这套书得到启发。
本书选择的这23家政务新媒体账号各有特色,有六家在全国系统中长期排名前三,有在全国独占鳌头的“上海发布”,也有在全国群团工作中非常出色的“青春上海”“申工社”“上海女性”等,就区级政府而言,我们选择了“浦东发布”“上海奉贤”“上海崇明”“i 金山”等,就委办局而言,我们还选择了“警民直通车上海”“乐游上海”“法治上海”“上海税务”等,除此之外,我们对基层的账号也进行了介绍,可以说,包含了政务新媒体的各个层级。
感谢在调研工作中,“上海发布”等这23家媒体相关人员在采访过程中的积极配合;感谢团队成员白如金、陈璐、张婧怡在采访调研中的协助。本书是丛书的第一本,关于政务新媒体的系列研究成果今后将逐步推出,欢迎相关领琙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关注、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