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规律,运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明,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71]他谆谆告诫我们: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72]

第一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全面地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科学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牢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他指出,我们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所体现出来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到资本主义现在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正是基于对唯物史观中“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世界的变化及趋势,来认识新的发展阶段及新的时代特点。他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173]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现实,成为正在探索和建设中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巨大的历史变迁雄辩地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时代判断和历史趋势的真理性。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逻辑,决定了中国只能顺应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只有选择社会主义,进而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西强我弱”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这又决定了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就要学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要求我们“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1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站在历史与时代高度的政治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75]。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他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17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表明,牢固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而后者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依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样整个逻辑才成立。如果前提都不要了,就完全变成了实用主义。他反复讲,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177]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说到底要有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支撑,要靠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心,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要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联系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当前面临的挑战,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做出了准确的定位,指明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78]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其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离不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丰富思想内涵。它“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79]。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位一体的基本内涵,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80]。他多次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181]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2]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赋予了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新的内涵,而且对我们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第二节 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学会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观点分析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社会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从整体上观察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掌握唯物史观基本矛盾理论,对于共产党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又要积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83]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进行思考,在分析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基础上加以把握。基于这种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时,只需要对不适应部分进行调整或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状况属于这一类,对不适应部分,可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键一招”的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84]这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适应我们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衡量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状况,可以通过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状况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之间适应或不适应,一般是通过上述两种机制状况体现出来的。当社会基本矛盾之间基本不适应时,就使社会既缺乏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也会失去平衡与和谐,就会出现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有序、可持续发展,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且相互配合。没有动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因失去活力而无法保持发展进步;没有平衡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因失去和谐而无法保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总体来看,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基本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但也存在一定改革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在动力机制上,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相对不足,劳动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不是很高,市场的巨大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在平衡机制上,社会和谐稳定也显得不够。改革说到底就是调整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破解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就是要发挥好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作用。正如他所说:“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个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185]

总体来讲,当今我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应的,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值得关注的新情况,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比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实质上是作为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体制不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行政体制改革时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必须深化已进行30多年并取得重要成果的行政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他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这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做出的“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做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

第三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以唯物史观的远见卓识,既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光明前景,又清醒地看到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在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时告诉我们,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8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团结带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深入阐释党的十八大精神时,他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他反复告诫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87]他指出,必须充分认清这两个“没有变”,强调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不是蛋糕做好了再来分,而是一边做大,一边分好。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多从社会发展水平、从社会大局、从全体人民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

发展是以生产力为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要保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考虑社会需求、承载条件和内在潜力,寻求发展速度、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有机平衡,并保持适当的发展节奏,使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与之相适应,防止经济社会运行之弦绷得过紧。

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强调,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不是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而是要看有没有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常态是在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之后出现的新状态,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新常态不等于任由经济下滑,也不是静等经济自然好转,而是要更加积极地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以更高质量更好发展。这正如他所强调的:“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188]在新常态下,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化地进行新一轮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上、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四节 必须始终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战略高度,从唯物史观出发,顺应了新起点、新阶段的历史性转折与变化,把握了新起点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规律,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得益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新领域、新局面、新境界,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189]。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整体结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政治生活关系、精神生活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190]以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顶层设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他认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说到底就是发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实行社会主义法治为基本保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形象地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192]他反复讲,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3]他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94]他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提法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基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基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其他“三个全面”提供基本支撑。“四个全面”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唯物史观的现实运用。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高的科学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把握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为我们把握和运用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今后,我们不仅要更加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涵,还要不断认识和把握现代化一般规律、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自然规律、科学发展背后的经济规律、包容性发展背后的社会规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分析国内外局势,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科学掌握客观规律的创新产物。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出发,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政策和举措,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五节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发展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观点和方法。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它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原则遵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他告诫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上述论断与唯物史观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脉相承,既是继承,也是发展,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方向、路径和着力点的精辟概括。

科学技术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只有转化了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他强调,要破除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卡,让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更通畅。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方面的最大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统筹兼顾。”[195]在他看来,协调发展是下好发展“一盘棋”的制胜要诀。协调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的优势和短板的统一,是发展的现状与潜力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等,句句处处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绿色发展理念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是既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新道路。

绿色发展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他告诉我们,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全部的追求,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他强调,现在的发展目的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盲目发展,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绿色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必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19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运用唯物史观,准确把握了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开放发展是深化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们将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坚持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197]。“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重大意义。”[198]“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准确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点,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国际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应充分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共享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目的,坚持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99]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共享发展问题,其具体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等。他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享发展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要整体理解和把握上述各个方面,更好地把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阶级社会、改造阶级社会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待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只要人类还处于阶级社会,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不会过时。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认识阶级社会、分析阶级社会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榜样。

坚持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动摇。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基于对工人阶级上述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工人阶级的国家领导阶级地位,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更加有效地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

在阐述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重点批评了关于工人阶级作用的三种错误的和有害的观点,即,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他强调:“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200]

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把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要减少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的干扰,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要善于运用沟通、协商、谈心等方式做好知识分子思想工作,多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多同他们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多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就工作和决策中的有关问题主动征求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作具体分析,强调“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201]。

决不能忽视和忘记农民阶级。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实基础,而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现实出发,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他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当前,非公经济经营者、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留学人员和新媒体从业者,构成了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各个新兴阶层人士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要高度重视和做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工作,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识到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不能削弱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坚持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联盟为最主要的基础,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对大多数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要义。新形势下,剥削阶级在我国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他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把政法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他告诫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体。

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针对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一相对突出和值得关注的人民内部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202]“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作风建设必须以上率下,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203]他要求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就必须善于区分矛盾性质,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展开有针对性的有效斗争。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采取适当的斗争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最大的斗争实效。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法律和制度来处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很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很复杂,必须加快经济立法和其他各方面立法,加强社会各领域制度建设,从而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奠定基础。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204],这对于以法治为基础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节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研究历史、认识历史,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必须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历史思维鉴古今。宏大的历史视野、清醒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他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他历来提倡运用历史思维,研究历史,认识历史,为现实服务。

所谓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善于把事物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考察,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中作总结,从历史分析中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他告诉我们,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学习历史和对待历史的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是不能割断的,是重大原则问题,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他看来,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学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205];要求他们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从而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在如何对待历史特别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他强调应采取全面、历史的科学分析方法,把他们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客观、公允地看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六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206]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都深化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观察历史和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正确地观察历史和研究历史,必须要有正确的观点、科学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先要贯通历史,深刻认识历史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切莫割断历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时,要认识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区别,同时要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它们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要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研究和阐述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就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和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我们正确观察历史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基本遵循,对我们正确研究历史尤其是正确研究党的历史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以历史的视角认识一系列现实重大问题的思维能力。在论述历史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大局,以及现实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不是为了历史而讲历史。例如,在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它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明确指出它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如何对待改革开放的问题上,他总结出了实施这一历史性决策的主要原因,并在将其作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和活力源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的基础上,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在论述国家治理体系的问题上,他强调“以史为鉴”,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善于运用历史,借鉴历史经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并倡导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他强调,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要在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思考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养分和力量,在现实工作中“照好”历史这面“镜子”,既要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更好地走向未来,又要善于总结和汲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到修正错误、更好地前进发展,做到学以增智、学以修身、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