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一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经济形势、分析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才能更准确地找到问题背后的症结所在,更有力地指导实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充满了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武器的经典例子。比如,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指出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坚持和运用辩证法,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上来。所谓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我们分别从发展与改革两个视角来具体考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制定战略的方法。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大趋势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集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我们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这是五中全会在部署协调发展时强调的重点。
在制定改革战略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要深刻认识到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唯其如此,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从本质上得以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
再举一个更加具体的例子。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中,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在制定去杠杆战略时,不可局限于“就债务论去杠杆”的框框之中,而应与实体经济的运行态势结合起来思考去杠杆问题。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引发了实体经济层面的一系列风险——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企业经营愈加困难等,这些风险反映在金融层面,就是杠杆率上升、债务负担加剧、不良资产增加。因此,去杠杆与去产能、去库存和处置僵尸企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镜像。在政策操作上,去杠杆就要与僵尸企业清理、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逐步将金融资源从低效率的企业或行业中释放出来,转而配置到创新能力强、生产率高的企业或行业中,真正增强有效供给,并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使得实体经济增速快于债务增速。如此方可真正完成去杠杆任务。
二 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在新形势下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就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加强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经济工作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我们有较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就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我们可以举一个以前经历过的走出宏观经济低迷的例子。1997—2002年间,中国经济遭遇了银行信贷萎缩与有效需求不足,并经历了持续44个月的通货紧缩,1998年经济增速“保八”的预期目标也未能实现。彼时,国际上的“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主要论调是通货紧缩和银行坏账将要压垮中国经济。例如,旅美畅销书作家章家敦认为,由于一系列体制弊端,如官员的腐败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经济增长始终存在着隐患。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因素使竞争在更大范围内不可避免,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处于低谷,外需不足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中国的增长就不再是可持续的。因此,崩溃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当时,中国经济的确处于十分困难的状况。许多产业陷入全行业亏损,企业产能利用不足,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面临发不出工资、支不出成本甚至不能开工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困局,中央政府及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适度从紧”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而主动地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特别是在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开始连续4年增发1100亿—1500亿的特殊国债来扩大政府的支出,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由于这是在银行储蓄继续增长,而银行贷款增长速度下降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基本上没有产生挤出效应,只是把银行贷款的一部分转化成了政府的支出,从而维持了总需求的扩张,稳住了宏观形势。
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节奏和力度明显加大,打破了劳动就业体制中的“铁饭碗”,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抓大放小”的方式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外资带来大量新技术,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于是,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崩溃,而且走出了萧条,经济增长速度回归其潜在增长率,宏观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期。
这个例子提示了两点重要的经验。第一,观察中国经济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因形势的一时变化而大喜大悲,而要透过短期波动洞悉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会有一时的颠簸。只有全面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近期中国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制定的战略以及中国经济各项数据和趋势,才能作出正确判断。更抽象地说,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
第二,制定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政策和策略需要因时制宜,首先要作出关于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仍然处于高增长时期,潜在增长率很高,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导致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能力。因此,具有扩张性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得以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正确的应对策略。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着变化,应对经济问题的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则主要是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供给侧因素所致。因此,大水漫灌式的宏观经济刺激方式就不再是适当的政策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新常态这一指导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果断地部署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
总而言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发展新阶段新任务,我们要加强学习,改进思想方法,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善于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善于统筹协调,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工作,注意把握好工作的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的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