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开展文明交流互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4]。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05]。在这次讲话中,他提出了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四项原则: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表述。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与互鉴的系列重要论述,建立在对文明起源、发展和作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代表着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对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人类文明交流互动规律的根本认识。这些认识是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基本遵循,也是各国各民族之间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客观现实,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基础,尊重文明多样性才能为世界和平创造文化基础。历史证明,文明间的差异和不同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和而不同”更有利于文明之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体现,也是对中华文化开放包容、追求和平的文化基因的深刻总结,对于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206]

从历史的维度来说,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样的文明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在漫长的文明史中,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是人类的进步。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每一种文明自身而言,其内在价值体系的形成都经历了独特而漫长的过程。受到地理环境、语言发展、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不同的文化意识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化意识以各种规范、义务、责任等形式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观念。换言之,每一种文明的形成都能够寻找到其源头与合理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根,它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历史蒙昧时期,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交流至关重要。”[207]

从现实的维度来说,文明是多彩的,差异和多样性构成了文明交流交融的前提,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208]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家孟子就曾指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209]。正是由文明的多样和不同,世界才生机勃勃。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多样性与包容性是世界和谐的根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10]各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发展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决定的。在一个文明形态丰富多样而又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只有相互包容、借鉴才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只有在各国各民族文明的交融交流中才能不断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211]我们需要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交流互鉴,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的价值内涵和人民的精神世界。

二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和平的文化基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认识和处理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共识基础。只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事实,才能够寻找到建立国际和平秩序的正确入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即是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在人类历史上,面对战争和暴力的威胁,人们历来希望通过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发展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来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212]

当今世界上的局部冲突不是文明本身的相异性导致的,而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权利的不平等、资源的不对等等复杂原因造成。文明的不同非但不是冲突或战争的根由,而是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基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在国际社会建立一种“和平文化”,主张依靠和平谈判来消除分歧,化解冲突。和平文化缔造的前提条件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尊重与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交往对话。“只要某个文明利用自然和历史的馈赠,对其他文明进行政治、精神和道德上的压迫,人类就没有和平可言。”因此,和平的文化保证是各文明的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是各个文明自身通过价值内核对和平的执着追求,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广阔进程中寻求丰富多样的和平智慧并自觉应用于全球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的过程。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建立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首先必须具有平等的、包容的文明观。只有尊重不同文明、平等对待不同文明,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才具有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强调,“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213]。每个民族国家都有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由,这种选择是由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历史情由,以及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世界各国应当彼此尊重对方的制度选择、道路选择、文化选择,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才具备形成的基础。

中华文明历来热爱和平,以和为贵。包容差异、提倡和合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214]。《礼记·乐记》中谈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正是因为“物之不齐”才有所谓“和”之境界与追求。在中华文化中,“和”与“平”“宁”“谐”“同”等范畴相关联,“和”之意义由音声相应相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了晋侯“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基于物之多样性、相异性的客观事实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并由此成为处理天人关系、物我关系、人人关系、内外关系的一种实践准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遵循中华文明对和平的自觉追求,推动世界走向永久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交往所倡导的多样、平等、尊重、包容等理念与原则,是构建良好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文化前提。遵循这些原则,各国各民族的全面交往才能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各国才能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第二节 开展文明交流与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与包容关系问题,其目标指向则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和人类未来的和平与发展所在。在文明交流互鉴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路径乃至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都进行了深刻阐述。倡导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基于文明多样性的客观事实,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期望。

一 交流与互鉴是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往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追求。“知”即是前述的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的认识、对各种文明所应恪守的态度。“行”则是主张文明交流与互鉴,这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知灼见:从已然发生的人类文明史上看,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建立在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之上;从中国未来的发展展望,中华文化的发展依旧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借鉴;从世界未来的发展看,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215]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文明交流互鉴必须以平等、包容、尊重和对话为认识论前提,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对于每种文明的优点与不足要有客观、公正的认识。以自身的文化土壤和传统为基础,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文明,尊重每一种文明,才能够有效地开展文化交往活动。首先,“人类文化绚丽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性,恰恰根植于最普遍的人性”[216]。不同文化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借鉴,是因为人类有着大体相似的生活经验,从而能够在面对问题与困境时,从彼此间寻找到补充或灵感。其次,在每种文化内部又区分为不同的共同体,比如性别、语言、宗教等,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性别、语言、宗教上的共同体,可能会持有相似的观念、习惯。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同一文化内部容易产生分歧,而在他者文化中可能寻找到新的解释。于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就有了基础和可能。[217]因此,促进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这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论述,需要从两个层面下功夫。

第一,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交流互鉴史。人类的进步发展史是生产力进步的历史,更是一部各文明之间交往互动的历史。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有在不断交流、比较、借鉴中,文明才被注入生机、赋予活力。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不仅吸收融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等本土的思想资源,也吸收借鉴了某些来自境外的文化资源,如源自印度的佛学思想。可以说,没有交流与互鉴,中华文明就不会如此灿烂辉煌。

历史上,帝国的扩张、殖民活动、贸易、战争、宗教传播、民族交融等因素都曾经是文明互动交流的重要形式。但从根本上讲,文明的交往与互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这一过程,也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在人类文明早期,文明的交往的范围是地域性的,即便在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所描述的“轴心时代”,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伊朗文明和中国文明也只是在各自文明圈内进行着文明的整合与交流,各文明圈之间以至世界性的普遍交流远未建立。世界性的文明交往,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和欧洲文明在全球的引领性地位的建立而开展的,这一过程伴随着欧洲列强对世界其他的地区野蛮掠夺和血腥殖民活动,同时也是欧洲先进生产力向全球传播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大工业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时曾说,“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18]。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员、资本和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境流动达到空前的高度,世界各国的文明也随之交流被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中,一场文明交往领域的全球化运动随之兴起。由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共同构成的世界文明,极大地丰富了所有人的文化选择权和享有权。但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这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文化与文明交往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美国借助英语在全球语言中的天然优势地位和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强大优势,成为全球文明交往中的霸权一方,其文化产品和媒介体系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构成强烈冲击,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也深深感受到这种强大的文明冲击波。加拿大和法国为抗衡美国文化产品对本国文化产业的挤压提出了“文化例外”的主张,试图以此抵抗美国文化的“碾压”,为本国文化的独立性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护。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希望以“文化例外”为策略应对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领域的强大影响力,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传媒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共同推动下,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策略逐步取代了“文化例外”斗争策略,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1月9日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爱护。这一公约的“序言”部分特别指出,“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220]。《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是人类首次尝试以全球共识的形式,推动各国各民族文明之间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文明交往的标志性成果,开创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

全球文明交往的空前便利也使不同文明之间失去了从前由宗教边界、民族国家边界和自然空间边界所形成的缓冲区和区隔带。一些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弱势或劣势的文明内部出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孤立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思潮,成为全球文明交流的重大挑战。由此,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成为人们在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红利之际必须面对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世上没有孤立存在的文化。没有任何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其他文化。”[221]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由于包容、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结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回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强有力地论证了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由于科技、交通,尤其是信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的沟通创造了极其便捷的条件。生活在不同文化、宗教、社会制度里的人们,彼此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个多元文明的世界中,沟通与对话显得尤其重要。

第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往的典型事件,阐明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火药成为西欧市民阶层摧毁封建堡垒的有力武器,指南针引领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回顾了不同文明间交流与传承的历史:“阿拉伯人不久接受了东罗马帝国的文明……他们的学者阅读希腊文件并加以注疏。亚里士多德的名气主要得归功于他们……代数学是亚历山大港的希腊人所发明的,但是后来被阿拉伯人更向前推进了一步……阿拉伯人从事炼金术时,还援引过希腊的哲学……唯有他们(而不是基督徒)才是只有在东罗马帝国被保存下来了的那些希腊传统的直接继承人。在西班牙,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也在西西里,与回教徒的接触才使得西方知道亚里士多德;此外还有阿拉伯的数字、代数学与化学。正是由于这一接触才开始了11世纪的文艺复兴,并引导到经院哲学……从13世纪以后,对希腊文的研究才使人能够直接去翻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或者其他的古代希腊作家们的著作。”[222]这些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树立起一座座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要进步都是在交流与互鉴中取得的。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要求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强调文明的特殊性、独特性,文明与特定民族和国家内在关联性。在西方思想史上,从赫尔德到斯宾格勒,从汤因比到亨廷顿,都是从特殊性的角度来看待文明及其演进的。这种视角,有利于克服进步主义和本质主义历史观对文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多样性和有机性的重视不足,对于揭示每一种文明的历史性、合理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强调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差异性、独特性,有利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言,这种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必然会从总体上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2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24]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理论的基石。

从长远讲,资本主义文明要被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取代。但从现实出发,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资本主义仍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竞争也将长期存在。提升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进步的时代意义,积极参与各国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创中华文明的新辉煌新高度。同时,也要认识到,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互鉴与推动人类文明历史性、整体性进步,以及在更高层次上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是内在一致的。

二 开展文明交流互鉴

平等地对待不同文明,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人类才能够集众所长,共同应对各种困境与难题;才能够将文化多样性的客观事实转化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平等对待各种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225]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平等是全球交往伦理的重要原则,贯穿在人类文明交流交往的每一个领域。人生而平等,不论阶级、性别、种族、团体和年龄,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每个成员都坚持平等的原则,坚信人类平等应该世代相传。每个成员都充分肯定人类追求进步与改良的普遍意义,相信人们能通过不同途径取得相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坚信文化是解释人类行为不同模式的核心成分,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226]。认识到不同文明地位之平等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只有具备平等的文明意识才能够发现各种文明的价值,才能够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文明,进而在文明交往中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西方社会在经历启蒙运动后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与此同时,西方相对于其他国家巨大的文明优势也催生了“西方中心论”,排斥和轻视其他文明的价值。事实已经证明,“西方中心论”并不利于人类的共同进步,相反,它成为文明发展的阻力和冲突所在。只有不抱偏见,平等看待各种文明的存在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二)秉持包容精神。每一种文明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内容,因而才得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相互区分。这些彼此迥异的文明因子构成了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认为即便各种观点彼此不同,也能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在当今世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具有包容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气度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他引用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227],强调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他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28]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为人类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因此,即便各种文明之间具有迥异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至社会制度,彼此都应该具有包容的气度,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不应该首先存了优劣等差的心思,轻视他种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包容的本身就是建设性的积极态度:“尊重不仅意味着容忍,它还暗含着对他人的一种更积极的态度——为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为他们富于创造性的多样性而鼓舞喝彩。”[229]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在一个文明多样化世界中,一个文明越是具有包容的气度,越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文明的形成史是文化包容、文化融合的历史。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化绝少抵触、排斥,相反总是努力包容外来文明,并将其有益的部分移植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这种“海纳百川”与“不择细流”的包容态度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厚重和伟大,形成了“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文化格局。中国文明倡导的“和而不同”的理念、求同存异的文化策略,为人类文明的共存互鉴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三)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文明都对人类进步作出过自己的努力,各种文化之间应当彼此尊重。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够在文化交往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够在文化交往中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类的共同进步提供智慧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只有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230]

尊重建立在对各种文明存在价值的认识之上,建立在辩证地分析“他我关系”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231]

尊重是进行文化交往的基本前提之一。文明交往过程中,只有怀着尊重之心,才能够客观地分析尺之所长、寸之所短,才能够择其善与不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失去了尊重之心,人类文明发展之路就进入到狭隘、局促之境。

实现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关心人类文明前景的思想家共识。熊十力先生提出:“将来世界大同,犹赖各种文化系统,各自发挥其长处,以便互相比较,互相观摩,互相取舍,互相融合,方有大同之福。否则人类精神,将有颓废之忧。”[232]钱穆先生认为,人类要在未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世界文化,必然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和取长补短为前提。在他看来,“世界文化之创兴,首在现有各地各体系之各别文化,能相互承认各自之地位。先把此人类历史上多姿多彩各别创造的文化传统,平等地各自尊重其存在。然后能异中求同,同中见异,又能集异见同,采纳现世界各民族相异文化优点,来会通混合建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文化”[233]。杜维明认为,在一个行将到来的全球共同体中,“对多样性的真正接受使我们可以从由衷的宽容走向相互尊重,并最终达到彼此间的欣然肯定”[234]。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35]这一十六字箴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对当代文明交往的启迪,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则是“天下大同”的伦理基础。

(四)开展文明对话交流。开展文明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中指出,中拉要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成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促进的典范。[236]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会见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时提出,中希两国都是文明古国,相互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双方要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对话互鉴。[237]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238]。

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它通过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寻求人类文明共识,促进文明交流,维护人类和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知识界为文明对话提出了一系列目标性议题,包括全球伦理、跨越不同宗教的普遍伦理、文明之间的交叠共识、不同文明在价值观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各文明之间的共享价值或可分享价值,等等。在联合国层面,则有《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出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倡导者和发起者,它提倡在坚持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文明对话。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53/22号决议,确定2001年为“各种文明间对话年”。200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地区举办了宗教间对话的国际会议,着重探讨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对话与理解。2001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召开了“文明间对话的国际会议”,会议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各种文明的平等与尊严等方面达成共识。2001年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12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3年开始把5月21日定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确认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对话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00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首届世界宗教大会,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宗教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促进和平作用所要遵循的五条原则,即兼容、交流、对话、共处、进步。2004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世界文化论坛”,探讨包括文化多样性在内的文化问题。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也门萨那举办“文化与文明间对话”专门讨论会,涉及阿拉伯文化对其他文化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对话等论题。200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越南河内举办了亚太地区“和平与持续发展”文化与文明对话大会。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该公约于2007年3月18日正式生效。2007年10月,马其顿共和国文化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世界宗教与文明对话会议”,会议主题为“宗教与文化对和平的贡献,互敬与共存”。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第34C/4号文件继续明确了推动文明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行动纲领。

我国是世界文明对话的积极参与方和倡导方。“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联合国倡导的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国际性与开放性以及学术性与民间性的结合,积极开展全球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我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致力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对话以及区域文明的合作,打造一个永久、开放、多元、包容的高层对话平台。该论坛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主张不同文明平等相待,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世界和谐与发展。2011年5月18—19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的前身——太湖文化论坛首届年会在苏州太湖召开,主题为“加强文明对话与合作,促进世界和谐与发展”,探讨不同文明的历史启示和现实价值,以及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增进世界和谐、政府与民间在共建世界和谐中的作用等重要议题。

在国家层面,我国政府创办了中国—拉共体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欧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个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对话平台,这些论坛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以及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对话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体现了中国对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责任担当和卓越贡献。

文明对话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实现文明共享与文明互鉴无疑具有重大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39]。不断发展的全球对话文明必然会推动各国民族间的文明交融与互鉴持续深入,取得丰富成果。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文明对话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各文明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交融,实现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命运共同体”概念,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包括“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等。对“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球化和网络空间背景下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深刻把握,以及追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时代理念。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40]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41]。2017年1月17日、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期间,连续发表两场主旨演讲,先后提出“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主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42]的中国方案。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演讲围绕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主题,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出发点是当今世界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历史环境。一方面,人类正在面临新一轮科技所引领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全球各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243]另一方面,诸多的新挑战新危机需要人类共同面对与承担。“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244]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45]。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球实现永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所奉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朝向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避免战争和对抗、消弭不同国家间发展水平的鸿沟,以及推动全人类实现更和谐更公平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

共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尊重人类文明重要的价值共识,并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创新全球治理体系。首先,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尊重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共识和历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246]。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247]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开放的、指向人类未来美好前景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并不断扩大全人类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的实践过程。其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创新全球治理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二是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的原则,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48]三是要坚持以四大模式进行全球治理: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要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要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249]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50]。这标志着努力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覆盖人口44亿,约占全球人口的63%,参与各方生产总值约23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9%。“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合作发展行动。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期间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所奉行的“五通”目标与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五路”愿景,充分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理念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融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自信和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怀。在政治领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奉行民心相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在经济领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奉行设施大联通、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努力实现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51]从这些实践和价值取向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倡导和积极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文化上的尊重与理解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理基础。在这一心理基础之上,努力建构并不断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或全球伦理意义上的“最大公约数”,无疑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52]。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环境到经济发展,从政治外交到文化生活,无不构成复杂的网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以相互依赖、利益交融、休戚与共为依据,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为准则,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体现了大国境界与大国担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理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立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将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文化与人类和平的关系乃至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热爱和平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高瞻远瞩。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将在更加宽广的世界舞台上展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