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教育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新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导论

一、话说一个碰撞中的时代

今天,人们对“创新”的关切不仅仅只停留于理论认识层面,而是已经转向了实践探索,期望通过最大限度地在人类能够影响的所有方面实现创新,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创新”这时既有一种昭示未来的醒目的符号象征意味,也映射着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发展状态——人们在创新,同时也反映了各领域观察者和学者群体敏锐的社会认知和共识,还有分布于社会网络各个终端的其他群体在快速变幻的现实中对自我状态的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在人的自我调适和反思中不断地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再由新的不平衡再次走向新的平衡这样的循环往复中续写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显现着历史发展中客观实在间关系的变化与相互依存。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氏族部落的渔猎活动方式到封建集权的农耕时代,再到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一直发展到今天知识、信息高速传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从以知识、文化和技术传播为线索的人类历史来看,继承和创新是缔造人类历史的主要方式,这一线索有力地解释了社会、社会群体、社会个体经历和适应历史变化的在场性,个体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自我创新能力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与特定的历史发展现实相联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农业生产活动需要农业知识,工业生产活动需要工业知识,离开知识,人类社会活动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知识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例如,在18世纪及其以前,社会生产依赖于人的经验和技能,经验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来源余甫功.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资本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1.。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比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都更重要的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不仅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更是给每个人带来了对自身的思考。我们在哪里?这里有什么?我们该怎么办?这是置身于现代社会和关注社会变化的人们共同思索的问题。现实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需要历史中的个人善于发现和尝试,另一方面,保障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和规制又限制了个人随意性的思维与活动,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在被允许的社会活动范围内按规矩行事。相对个人的诉求而言,社会利益占绝对优势。在这种保护整体稳定的个体与社会关系模式中,个人内心的想法和本有的气质被深深地掩盖,社会为其成员选定角色,按其需要和特有的规则建立机构和安排人员。个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在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将受到来自组织结构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限制,除非是被安排了需要实现创新的任务和承担着这方面的责任,否则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是极为有限的。就整体来说,除了较少比例的人员,能够允许自己有新想法并能付诸实践,他们可能是承担了重大国家项目的正在实验室里做科研的科学家,或在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岗位上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提升的学者们。而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人有思考和创新的冲动,由于种种无法抵抗的原因,他们很难在现实中坚持。人的创新发展面临怎样的历史境遇,需要对历史进行考察。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变化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类带来经久不衰的震撼和深刻的影响。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蒸汽机与电气技术是其推动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趋势,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方式,电子和信息革命标志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6年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强调在未来社会人力资本和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这里的知识是指全面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正如工业社会的深远影响一样,知识经济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掀起了社会变革的浪潮。知识经济始于21世纪,它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基础,以变革和创新为灵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提出了新世纪“知本”的变革走向。相对于传统物本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大规模投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的形成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党管人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5:65.知识经济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不可隔断的联系,可以说技术中包含着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但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虽然技术属于知识范畴中的一个方面,但技术高度发展的经济并不代表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支配作用的社会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知识将成为经济价值的主要来源,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加工处理各类知识和信息,不断创造并运用新的知识,智力资源将代替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柱,知识经济的生产方式是非标准化、小批量、多品种和高效率的,这种生产方式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中人类日益增强的个性化的需求。付洪.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185-18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有:①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据日本国家科技政策研究所预测,201 1年至2020年的10年内,人类知识将比当前增加3—4倍http://hdl.handle.net/11035/2198.。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转化的尖端性和复杂性提高。②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知识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模式。知识经济更强调知识、技能和能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作用,知识是构成社会财富的主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以大量消耗知识为特征,社会财富的创造也主要依靠人们运用知识、信息、技术深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谁能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不断地创造知识,谁就将获得财富。世界银行在1998年提出“国民财富新标准”,并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各国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评估,认为全世界人才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三者构成为64∶20∶16,人才资本是全球财富中最大的财富。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12:154.据统计,至1999年年底,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中约有1/3来自信息产业,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约50%来自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对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起关键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较高,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相应也更高;科技劳动工具的精密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控性、效率等都得以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劳动对象的科学、有效利用率有所提高,新的替代性资源大量地开发和利用,保证了生产的持续性。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使得这种高效的生产持续性得以继续,知识、技术智力资源的支持成为社会财富快速上升的源泉。世界财富主要从物质资源拥有者手中转移到智能资源拥有者手中。全球500强新型企业中,投资人所占的利益大都在30%左右,70%被发明人和知识拥有者占有。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187.③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应用主要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使用为特点,建立在经济信息化基础上。经济信息化则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在产业结构中高技术产业成为第一产业支柱,在消费(使用)中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推动力和新兴的支柱产业。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党管人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5:68.④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在知识经济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核心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知识、经济三位一体,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知识的创新者,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获得新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取决于人才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是知识应用者,知识的现实价值体现于人如何将知识巧妙、有效地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并达到预期目标;人才也是知识传播者,因为知识具有共享性、可传播性,知识是通过人才的能动作用传播和输送到社会上,从而转化为社会共享的知识。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 ker)所指出的:“知识并不是存在于书本上、数据库里或软件程序中的东西。书本、数据库和程序里只有信息。知识总是体现在人的身上,由人携带,由人创造、丰富或完善,同时,它由人应用,由人传授和学习,也由人利用或滥用。因此,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把人推到了中心地位。”[美]彼得·德鲁克.个人的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268.⑤能力因素的本位地位确立。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力因素的作用日趋上升,逐渐超过权力和资本的社会影响度。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力愈高,其受到失业威胁的程度愈低。人的能力的高低愈益成为社会关注的因素,培养和争夺能力型人才成为利益攸关的大事,缘于此,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益突出,大学是如何通过内在机制和育人活动影响人的能力的发展的呢?结果如何?这些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人的创新能力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更潜层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探究。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刚刚敞开,一个全新的景象和突如其来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恐慌下人们更多的是思考,他们敏锐地捕捉信息,想尽快地看清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处于“自我安全”的本能,人们竭力在维持自我存在的社会空间的秩序与安全,即使这个特殊的场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人们也希望能通过各种力量看清楚这个庞大空间里正在发生的改变,并希望能够对其进行干预和控制。在这个全新世界里,人们确定了要做的应该是什么,他们给威胁人类心理安全的新的一切贴上了标签,而且对影响社会变化的主要矛盾尤其关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这个时代的领跑者,在人们所列的标签里,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处于显著位置的是“知识社会”“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大学教育革新”,它们便自然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

1.社会的历史发展状态:知识社会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在其关于“后工业社会”来临的讨论中,对于“知识社会”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丹尼尔·贝尔不仅使用了“知识社会”这一术语,而且指出,后工业社会就是知识社会。他指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革新的源泉日益从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中衍生出来;第二,由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较大部分所测定的“社会的份额”,在知识领域中日益增加。《知识社会》一书的作者尼科·斯特尔(Nico Stehr)也对“知识社会”这一概念做了具体解释。在他看来,“知识社会”的概念意味着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确定特征发生了变化,新的特征正在出现;而那种正在生成的社会正日益受到“知识”的驱动[加]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2:5.。杰勒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对知识社会的解释是,当代社会出现的现代社会认知变化的观念正朝着社会自反性和社会多样性发展,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中已然出现了一种新的知识模式和文化形式,知识既不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工具,也不是一个中性的范畴,而是渗透在现代文化模式和大多数制度架构中。[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6-27.综合以上几种解释,便可知“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知识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方式。我们已经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和知识具有决定意义的知识社会里。

知识社会是从系统观的角度来描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法律、社会福利等方面紧密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用“知识社会”来描述这个多元素相互依赖的系统。有了对知识社会的这番认识,就不难确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和方向。一是不能把知识社会的实现仅仅看作是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二是建设知识社会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三是既要重视学习新的知识,更要重视利用新知识来改造社会。第三点是重中之重。欧盟委员会负责科研与教育的委员克勒松曾强调说,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综合作用,正在改变着以往的知识观。以往的知识观更多注重的是学而不是用。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与想不想改变事物,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新的知识社会应该是在知识、行动与社会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要学以致用。丁刚.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N].人民日报,1998.9.29.

知识与人及人的生存社会的关系如此紧密,不同时代的学人对知识的讨论和讨论中形成的各种观点成为我们在知识社会依赖知识寻找方向的线索。从法国古典社会学和后来的启蒙思想中,分别以孔多赛(Marquis de Condorcet)和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为代表的精神指引下,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整个社会演化都是按照知识模式的发展进行的,其中知识模式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知识的实证阶段,也就是说未来的社会将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从这一刻起,对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讨论就欣然不止。从后来对有关知识模式的考察中,我们的印象是,曼海姆(Karl Mannheim)更关注理念,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更关注科学知识,舒茨(Alfred Schutz)则更看重深层的知识的认知构成,即作为认知的知识。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知识探究和积累的活动未曾停止,从这一过程相对的方向出发,知识将以怎样的形式和方式来影响依赖它的人和社会呢?

知识社会是以知识创新和人的发展为基础的人本社会。知识无法独立于人和社会而存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借助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的认知、思维、生产、实践、创造活动而一代代地继承、批判、发展,成为改造社会和个人的主导力量,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和社会面貌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像是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而这个神奇力量就是知识,知识社会解释着人类在知识探索中的所有困惑。知识对人的影响是建立在人的存在缺陷上的,因为,人无法直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料,而是通过对自然物的改造和劳动获得的。人在塑造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知识和教育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说过:“人赤身裸体,手无寸铁地来到这个世界,仿佛大自然安排他成为社会动物……所以,大自然赋予他智慧,给他双手,希望他能够制造出御寒和自卫所必需的东西。”[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M].西方思想宝库编委会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08:17.知识为人类所独有,人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创造了知识,同时知识也造就和发展了人。知识充实了人的智慧和力量,延伸了人的手、脑等生理器官,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正因为知识与人的发展相伴,才能如旬子所说,人虽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却能做到“牛马为用”,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荀子.荀子·王制.熊公哲注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的和谐状态。

2.知识社会中人的发展必然:人的创新能力发展

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最有效手段,这种认识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同。从过程和结果上说,创新是一种新事物被孕育、创造、设计、构思、论证得恰到好处的、准确的、全景的呈现;从本质上说,创新带来的是对更大范围社会和更大社会群体当下需求的一种现实的满足,这种满足指向社会和社会更大群体的关键需求,因此意义重大。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们承担创新历史使命的完成。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创新。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科学技术竞争上,科技竞争可归纳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说到底,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创新要通过有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人的创新发展是当代的又一新课题。

“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和标签,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每个人无法否认的。知识形态的变迁,文化的多样,价值观的多元,都是催生“创新”的因素。作为一种对行为方式的表述,我们不难理解“创新”,它与守旧、封闭相对,但作为“创新”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抽象和隐蔽,无法制造和抓取,只能附着于人的生物机能之上,通过介质激发和培育,直到这种能力转化为真正的知识重组行为或包含新价值的产品。但这种描述,仍然不能使我们明白“创新”是什么。创新过于抽象,创新主体才是我们解译创新本质、创新过程、创新结果的源头,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创新的结果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创新素养的内在支持,这种素养的开发和发展程度除了取决于人的客观存在的内因外,还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教养方面的、思维训练方面的、文化环境方面的、社会动力方面的等等。其次,人的创新发展是过程性和条件性的。人的创新发展不仅反映在人的自然生长过程中,也反映在社会发展的各种形态中,其中,社会发展形态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为深远和深刻,知识的社会服务性质决定了社会影响作用的存在,这也是笔者要将研究置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进行研究的原因。

既然“创新”通过人的各种活动体现出来,研究人的创新能力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离开了人和人的行为,创新几乎是不可实现的。一直以来,创新在大部分人眼中是高深而神秘的,人们谈新色变,即便如此,也不可否认创新的存在和创新对个体改造世界、拓展人类生活实践领域、实现社会发展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作为人皆有之的一种潜能,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很好的转化,很容易从人的基质中流失。而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想要拥有而难以普遍达成的方面,是社会发展极度依赖而实际难以按照常规获取的资源。

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及各种能力成长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即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人的需要按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与性命攸关,精神需要与人的心理和体验相关,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创造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都属于人的精神需要。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不同方面。人的素质的发展需要现实社会在不同环节上保证,因为高素质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人的潜力是人们认识、理解、有意识地干预和规划其所处的现实世界变迁和自然变迁的能力。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74.人的潜力包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对日常生活和对社会与自然的控制能力。从潜能实现的可能性来看,人的发展是主体性的发展,外在知识文化未被发展主体内化,主体内在潜能没有开发,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创新能力是人的本质属性,这种属性深深地潜藏于人的“内部”,在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被激发,并发展起来。知识的模式、受教育的方式、社会的发展状态都影响着人的创新潜能的发展。知识经济,对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表现出极大强度,人的创新潜能具有社会性,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深度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将发展为具有社会性价值的资本。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人的创新潜能在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满足过程中发挥出来,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

3.知识社会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现实条件:大学教育革新

社会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所提供的一般性的支持条件和状态是大学发展的基础。知识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则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经济的发达程度需要有经济创新动力来支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大学教育越来越被指望去解决社会问题,与其他对创新人才具有现实需求的社会机构相比,恰恰是大学具有专门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学是可以持续地提供经济创新动力的主要机构,现代经济与现代大学内在地相互需要。就目前中国而言,经济发展在对大学提供创新动力源的需求方面,是极为迫切的,关键是怎么能够将这种需要融进大学的运作过程之中。

知识经济所具有的本质及其特征、教育目标及其功能的变化无不表现出知识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亦即,教育发展→知识进步→经济增长。这个逻辑图式反映出,教育是事关知识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知识经济发展取决于知识的进步,知识的进步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概而言之,知识经济的发展须致力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人的创新素养发展须以相适合的教育发展状态,尤其是大学教育发展状态为动因。在保存、发掘、传播和创造历史文化、知识经验、道德体系和民众教化方面,从来没有哪个组织机构像大学这样始终不渝、坚持恪守,保持经久的热情。在知识、文化和社会秩序领域,大学正在所有这些领域中获得自己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生产者,它对于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同样负有重要责任,因而逐渐成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9.因为拥有较大的知识资本和知识生产力,大学对社会所具有的知识影响力也相对突出。从当前来看,这种影响力的传播渠道有两种。一是按照惯常的方式,把新的知识、文化理念由不断更替的受教育者传递到社会场域;第二种方式,便是大学组织主动地走进社会,走进知识、文化、科技的需求市场,直接提供影响。相对来说,第一种方式影响的范围更大,持续性和整体性效益更大,第二种方式通常是项目合作的临时方式,任务指向性强,空间延伸性较弱。因此,知识社会中,大学教育在其知识社会效应最大化中的影响力仍然强大,几乎大部分的社会公民都曾身处其中或正在身处其中,通过大学教育来弥合自身在创新思维和知识积累中的不足和缺陷,这一过程在个体的社会实践中有可能转化为有意义的实践性成果。

世界各国的大学都鲜明地提出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已经开始了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说道:“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但“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8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也指出:“高等院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理想崇高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会分析社会问题,能研究和运用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1.

我国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制定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关键期,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显得重要和紧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8:9-10.在《纲要》中还专门列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其核心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开放的、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8:36-39.《纲要》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也有说明:“创新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8:36-39.

大学的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的变化,大学的变革也将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大学能否反哺社会,主要看大学教育的育人质量和改革的成功与否。

(三)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人的创新能力发展

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可调和性

毫无疑问,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便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内容与方式的快速变化,最迫切的愿望是涌现大量知识创新人才支持知识社会的高速运转。人类的创造及创新实际上是无所不在的,或者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新的产物。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育和环境。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我环境,关于自我环境的影响作用将在后面章节详细讨论,在这里着重介绍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按逻辑分析,教育与知识相关,环境与社会相关。知识模式的变化和社会秩序的变化影响着大学,相应地,深受教育影响的人的创新能力发展也受知识模式变化和社会秩序变化的双重影响。知识模式是影响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形式。不同的社会模式与秩序,区分出了与具有某一性征的社会模式相对应的人的实际社会生活状况和自身的存在状态,这种社会模式不具有选择性,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旦某种新的性征出现,则意味着人和社会就有了进一步变化和平衡的空间,为了弥合这一空间,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这一契机总是指向社会的新性征。在知识社会,这一契机便是知识的不断创新。实现知识创新本源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知识经济时代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信息知识,而且包括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它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付洪.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187-188.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人努力发挥其能动性的结果,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必将为人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同时,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付洪.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188.正如日本学者堺屋太一所说,目前进行的新技术革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产业的多样化与信息化,进一步增加‘知识与智慧的价值’的同时,节省资源,减少物质消耗。换句话说,目前进行的技术革新,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知识与智慧的价值’”[日]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金泰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12:214.。如果说,工业经济是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强调大批量、单一产品和高效率,那么知识经济的生产方式则与之相反,它采用非标准化、小批量、多品种,当然也是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则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中人类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求。刚刚进入知识社会,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并非顺利,因为新旧环境交替,旧有的社会印记自然带来一些无法回避的干扰,比如体现于教育中的工业化社会标准,趋同化、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知识分层带来的能力分层,工业化社会导致的社会职位过度竞争,过分强调外部评价准则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创造潜能的自由发展等等,这些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育人特点是否能够带来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则有待检验。

“人的个性越鲜明,越多样化,越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自由个性的充分展示是人本社会的基本特征。”丁建中.人本社会论——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前景[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00.这表明,全面发展的个人是潜能与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人。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Marcuse, H.)以一种批判的视角揭露了工业社会中人被物化的现实。他指出,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由于工业社会对技术和物质的崇拜,使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同样不幸而沦为“单向度的人”[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2.,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教育中的体现和应用,它的显著特点是像生产加工标准件一样教育学生。“为了准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教育家设计了标准化的课程,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学校升学原则、入学条件、学分计算也都标准化了。”[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4,12:94.标准与创新相对,标准强调统一、精确,创新强调批判、灵活、求异,建立在个性彰显的思维基础上,包含在知识与信息的加工过程中。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意会性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使个体能以个人的方式理解、感悟、洞察事物,默会知识包含于经验检索、情景再现、猜测评估、感知顿悟、综合处理等程序和过程中,并主动参与实践性活动,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工业化社会的生产、分工、合作模式使得教育趋于专业化、模式化和理性意义上的显性知识的传播、学习为主,在实证主义原则指导下,默会知识遭遇合法性危机,人的主动意识、自我反思能力受到制约,意义性知识旁落,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这有悖于人的认知、创新等能力的激发。而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显性知识与意会性的默会知识将走向统一,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工业化社会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将逐渐淡化;人的工具性发展也将转向多选择的自由、协商、自省的能动性的发展;社会的价值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的契合性将有待越来越高。

如果说在工业社会,与知识非均衡发展相伴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新时期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悖论之一,那么,对应于工业化社会的职位的过度竞争这一事实也强烈影响着创新的自觉,竞争的力量淹没了个性自由发展的萌动,成为影响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第二个悖论。从我国的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整体注重和追求人才的数量,人才的培养规格也随之而被规定,主要是适应量的追求目标;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扩招之后,人才质量成为教育的关注点,创新人才培养由此而被重视。但这样的转变过程反映了一个事实:人才的过度短缺和竞争是导致人的创新潜能发展的钳制因素。进一步来讲,由于人才的过度短缺,各个教学单位和组织基本都重视数量指标,通过缩短培养的时限,节略或缩减培养的实践和实验环节,过度地依赖教材、考纲、考标等,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真正提升。从接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取得被社会的认同和在人才竞争中胜出是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而这种目的具有社会性,也具有代际性,会通过已经成为家长的“学生”传递给他们的子女,继续为实现同样的目的而安排其子女成长的轨迹,使人才的竞争进一步被放大和激化。社会认同指的是社会身份的合法化过程、学术身份的确立、还有大学生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和最终获得社会序列中最引人瞩目的地位。但在实际的社会化过程和竞争中,在填补个体知识空白时,在掌握知识和适应现实的种种努力中,知识积累过程中的个体对“是什么”考虑得越来越多,对“可能是什么”考虑得越来越少。“是什么”有现成的标准和定义,而“可能是什么”要通过思考和考察去验证,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为这种来自社会、学生双向需求架起桥梁的是预先设计好的各种竞争标准和被嫁接到人们意识中的“标准”。显然,这种标准是为了尽快达到某一数量目标而设定,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学业标准即可,是脱离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这意味着,在标准的另一头,学生为了达到标准而做的所有努力也是脱离了创新能力发展内在要求的。学生在教育的羁绊中苦苦挣扎,无法在知识交流过程中践行自由的想法。

2.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潜能发展状况

大学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对象是置身于其中的受教育群体。已经形成和呈现的教育行为方式以及贯穿于这一行为方式中的育人活动,对人的发展包括创新潜能在内的发展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大学教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凝合了适合其组织特性和功能外溢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知识、学科、课程、教学人员、教学形式等等。如果放在社会背景下看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不仅仅代表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同其他子系统一样,维系着其内部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大学也承载了作为社会系统构成部分所对应的社会功能,为社会提供物质形式的知识科技支持,也提供与人才融为一体的精神智力支持。大学在许多方面与社会衔接,共享统一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经济发展方式等等。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天然联系表明,大学组织的产生、存在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条件,大学组织以其内在的独具方式实现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组织及其发展则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无法超越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也折射出了社会在特定时期对人才的要求。知识经济社会,即以知识为交流和发展方式的“知本社会”,强调变革与创新。人的创新素养培育和发展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其发展的方向、方式无不与教育包括大学教育的育人过程相关。

大学育人活动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情境相关。大学当前的育人活动及其方式与以往的人类历史并非相互割裂或没有关联,而是具有历史承接性的。从中世纪大学产生直至现代,人被置于理性的建构中。从大学产生起,大学就成为人的理性发展的合法机构,并通过大学育人活动方式,强化了人性构成中的理性成分;同时,人的非理性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个性、兴趣等经验感受在理性主导的时代并未真正得到平衡发展。大学育人过程中业已形成的主导价值、规训、组织文化、活动方式、互动机能等等方面,都将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带来影响。一方面在无法脱离历史与现实场景的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在自身发展适应的选择过程中,大学教育当前所体现出的显著性方面是客观专业学科知识泛扬与主体生活体验、情感、价值观的孱弱之间的极大不平衡。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大学教育注重学生专业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学术性的学科标准和课程考核来确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毕业分流等。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对经验的体悟、情感体验等被程式化的教学活动所替代,学生失去了个性生长和经验体悟的通道。大学教育的给养作用并未充分实现,大学育人过程中的科学化倾向与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预期在大学育人过程中渐行渐远。事实情况是,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与人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及知识储备相关,更与个人的个性品质、认知风格、生活经验、内心体悟相关切。教育对个人创新素养的发展而言,犹如引流之水渠,通过教育这条水道,引导帮助个人发展潜势成为现实的创新能力。

大学育人过程中对人的影响方式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即自近代以来兴起的关于人的理性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激烈交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普遍决定论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博弈。这种长期存在的争论,造成了教育活动对人的发展向度的区分,即培养指向社会职业的专业知识型人才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探究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区分。在当前工具理性仍占据优势地位的时期,大学育人活动的片面性和人的发展的单向度性依然存在,大学教育活动充斥着科学规则和工具理性的规训,人的发展被置于追求社会效益的目标驱动之下,附着于主体的人身上的创新潜能和体现主体存在的某些潜能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找不到充分的空间和养分得以培育和生长。人的主体性被削弱、人的创新潜能被忽视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