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黄河的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黄河的基本特点

黄河流域基本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上游的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不足300毫米,而且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流。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总量为580亿立方米。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黄河水资源有三大特点:一是水资源贫乏。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2%。流域内人均水量414立方米(含下游引黄灌区,下同),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7%;耕地亩均水量249立方米,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3%。二是地区分布不均。黄河河源径流大部分来自兰州以上地区,其流域面积仅占全河的30%,年径流量却占全河的56%。三是年内、年际变化大,年内汛期(7—10月)来水占60%以上;年际上来水最多年份是最小年份的3—4倍,支流一般达5—12倍,常常还出现连续几年来水多和连续几年来水少。

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泥沙的主要特点也有三个:一是输沙量大,水流含沙量高。每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米3,实测最大含沙量911千克/米3(1977年),均为大江大河之最。由于大规模退耕还林(草),近年来入黄沙量逐年在减少,河床生态也在逐年改善。二是地区分布不均,水沙异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河口镇、三门峡区间,来沙占全河的91%,来水量仅占全河的32%。三是黄河泥沙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分配极不均匀。在年内,汛期4个月的沙量占全年的90%,其中7、8两个月来沙更为集中,占全年的71%。在年际,黄河沙量也极不均匀,如1933年最大年来沙量高达39.1亿吨,是每年平均值的2倍以上。

黄河流域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侵蚀强度最大的黄土高原,才成为“黄河”。因为黄土高原土壤结构疏松,抗冲、抗蚀性能差,而且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坡陡沟深,暴雨集中,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根据历年统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其中侵蚀模数大于8000吨/公里2的极强水蚀面积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侵蚀模数大于15000吨/公里2的水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特别是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18条支流,泾河的马莲河上游和蒲河、北洛河、刘家河以上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平方公里,虽然仅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的17%,输沙量却占全河的63%,粗沙量占全河粗沙总量的73%,对下游河道淤积影响最大。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群众生活贫困,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大大加剧了洪水威胁。同时,为减轻下游河道淤积,还必须保证一定的水量输河入海,又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第二个基本特点是黄河下游河床形态独特。由于泥沙淤积,致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天然分水岭,现行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米,比新乡市高出20米,比开封市高出13米,比郑州市高出5米,比济南市也高出5米。可见,堤防一旦决口,洪水淤泥并泄,不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群众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