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巧遇田单,授计复国
王言离开莒城后,一路巡视尚未被侵占的齐城。她来到即墨,观此城大而富,城墙高而坚,物资丰而足,乃易守难攻之城也。又听闻即墨大夫为田齐宗室,誓死守卫即墨,绝不出降。王言见城内剑拔弩张,士卒来回奔走,战资络绎不绝,刀枪随处可见,城墙上堆满石块、巨木。于是,王言到衙署求见即墨大夫,然门卫未与转达,谓王言曰:“大夫忙于防务,无暇见闲杂人等。”王言无奈,只能离开,来到即墨茶肆,坐下歇息,另想它法。
正当王言静思默想之际,邻桌三名茶客正在闲谈,王言细听之。
甲曰:“燕军即将到来,未知即墨能撑多久?”
乙曰:“大夫无勇无谋,空有一腔热血,恐难守久。”
甲曰:“听闻燕军纪律严明,禁掳掠,城破时吾等百姓应性命无忧。”
丙曰:“不然也!我有一友,刚从安平逃亡至此。其所言,并非如此。”
乙问:“如何?”
丙曰:“我这朋友说,‘燕军入城,来不及逃者,悉数被虏。’”
甲忙问曰:“被虏者性命安在?”
丙曰:“生死不知也,然被虏恐非好事。”
甲曰:“然也,然也。”
这时,乙问:“逃者多被虏,而你这朋友如何逃脱?”
丙回:“我这朋友聪慧,田氏王族远亲也。原为临淄市掾,不受重用。临淄被占,其逃安平,又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不久燕军攻安平,城坏,城内百姓争路逃亡,以轴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逃脱,东逃至此。”
甲曰:“你这朋友机智,我回家即以铁笼傅轴,以备它日之需。”
丙又曰:“我这朋友何止此计,其有奇思妙想者甚多,乃足智多谋者,奈何不得用。”
乙问:“如此朋友,如何称呼?”
丙回:“姓田,名单。入即墨后,为百夫长,此刻兴许于北城备防。”
听到此,王言付了茶钱,拾剑而出。她来到北城,向路人询问田单所在何处。一正在拉运石块的齐卒指着不远处的青年,说道:“这人便是田百夫长。”王言顺其所指而望,见一青年正指挥布防,其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王言上前问曰:“将军是否为田单?”
田单回曰:“正是。敢问公子何事?”
王言说道:“可否打扰将军片刻,有事相谈。”
田单问道:“何事?”
王言环顾四周,说道:“此地不便,可否移步它处细说?”
田单回道:“如今大兵压境,军务紧急,恐难走开。”
王言说道:“所谈乃守即墨之事,亦可复齐。”
于是,田单跟随王言来到附近茶肆。二人坐定,田单说道:“说吧。公子有何妙计?”
王言说道:“此计原本欲告与即墨大夫,奈何未能相见。后听闻将军曾以铁笼傅轴,而走安平。”
田单回道:“此乃小计,不足挂齿。”
王言继续说道:“齐城所占大半,余城寥寥无几。如今能阻燕军者,不过莒城、即墨。”
田单问道:“欲守即墨,该当如何?”
王言回道:“即墨城高物丰,闭门守之即可。”
田单说道:“即墨虽坚,然燕军源源,终有一日必被破也。”
王言问道:“以将军观察,闭门而守,即墨能守多久?”
田单回道:“九个月,多则可一载。”
王言说道:“如此甚好,这一载之内,可伺机而动。”
田单问道:“何为良机?”
王言回道:“燕军之所以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破齐城,皆因其帅为乐毅。此人若不在,复国指日可待也。”
田单说道:“若燕军一直不换帅,该当如何?”
王言回道:“散谣于蓟,令燕王换之。”
田单又问:“若燕王始终不换,而城又破,如何是好?”
王言回道:“逃至莒城,继续等待。”
田单继续问道:“待燕将非乐毅时,又该如何?”
王言回道:“用计而使将士有死战之心,而后伪降而使燕军松懈,最后以火牛阵袭营,随后乘胜追击,收复失地,则齐国可复也。”
田单拍案而道曰:“妙哉,妙哉。”又问,“可何为火牛阵?”
王言回道:“备牛千余,束兵刃于牛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田单回道:“善。”
王言又言:“切记,燕未换将,莫出城。”
田单说道:“谨受命。然何时燕军换将?甚难也。”
王言回道:“然也。此计乃复国之关键,亦为最难之处,看天也。然此计若成,则一切迎刃而解。昔日越王勾践亦是隐忍多年,终复越国。故不可轻率而行,切记:若城破,则齐亡。”
田单回道:“善!”
于是,王言离开即墨,去往临淄。而田单将王言之计告与即墨大夫,即墨大夫不纳,谓其曰:“怎可听一陌者之言,恐为细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