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流行音乐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

流行音乐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音乐文化,于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形态,流行音乐的内容和素材都来自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因其特殊的历史、地域及文化背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都市化、商业化、大众化、电声化特征。

1.都市化

流行音乐是都市中的民间音乐,它的发展以都市为中心,但又具有全民化的大众传播特点。纵观世界流行音乐的历史,其发展中心主要都集中在都市。

都市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文化、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市一般都是地区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都市大众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充裕,因此对精神生活具有较高追求,而流行音乐所反映的题材和内容正是各时代大众生活与情感的写照,非常符合都市大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流行音乐的生长环境都以都市为中心。

例如,爵士乐发源地新奥尔良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首府,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纳什维尔是田纳西州首府,摇滚乐的发源地孟菲斯是田纳西州的第二大城市,以及芝加哥、纽约、洛杉矶这些都市均因具备都市化特征,因而先后成为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心。美国流行音乐史上的重要潮流,几乎都离不开以上这些城市。

再如,中国流行音乐为何源于上海?因为1920年代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具国际大都市面貌的城市之一。因大众生活水平较高,受到欧洲音乐和美国大众音乐的影响,市民的文化生活开始流露出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因此流行音乐在上海诞生。此后,香港、北京、广州等地陆续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都市化特征为流行音乐提供了生长土壤。

由此可见,流行音乐的发展以都市为中心,并以此向中小城市及农村传播和扩散。因此,任何一种流行音乐类型不管其源于何处,若想成为流行音乐,必须经历从乡村到都市的发展历程,这是流行音乐形成的必然规律。

布鲁斯本是美国黑人民歌,原是美国南方黑人在劳动时演唱的民歌,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音乐,是因为在某个时期大量黑人涌进城市(进入芝加哥和孟菲斯),布鲁斯随之被带入城市,在都市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流行音乐。再如,美国乡村音乐,原为美国白人民间音乐,最初只是在南方农业地区发展,后来通过广播传进城市,最后在纳什维尔找到根据地,在都市中它逐渐从一种民间音乐演变为具有美国属性的白人流行音乐代表。

总之,流行音乐的发展环境离不开都市,只有在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中,流行音乐才能够得以生长和繁荣。

2.商业化

流行音乐是一种工业化的音乐商品。作为商品,流行音乐的生产方在生产音乐产品时,会尽可能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将最大程度地从消费者身上获取利益。因此,流行音乐和市场行为紧密相连,它的传播离不开商业化的营销和推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流行音乐的生产和市场需求紧密同步,只有保证在拥有市场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音乐品质和文化内涵,“阳春白雪”的音乐产品很难成为真正的流行音乐。

爵士乐和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两大支柱,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市场行为都是围绕商业目的而展开的。在其诞生之初,都显示出了它们的商业性。例如,爵士乐在诞生之初,它是很多乐师的谋生工具。由于爵士乐最初发源于新奥尔良的斯托里维尔“红灯区”,后来又在酒吧、夜总会得到发展,因此爵士乐是乐师们出售给妓院、酒吧、夜总会消费者的音乐商品,他们以音乐来换取利益。再如摇滚乐,早期摇滚乐的很多作品都是黑人节奏布鲁斯(R&B)的“翻唱版”,而当初唱片公司进行翻唱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赢取商业利益,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是为了创造摇滚乐而录制唱片的。

纵观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各国流行音乐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是成正比的。在发达国家,流行音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例如,瑞典的ABBA乐队在1970年代最辉煌时期,他们为国家创下的财政收益超过了他们的沃尔沃汽车工业;英国的“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在1965年获得象征英国政府最高荣誉的不列颠帝国勋章,在采访中乐队主唱约翰·列侬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出口量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再如迈克尔·杰克逊,1984年末他从专辑《颤栗者》的销售中赚了三千万,从其他有关“产品开发”中获利五千万;1991年,杰克逊与索尼公司签订了价值十亿美元的长期多媒体合同[1]。以上例子说明,流行音乐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不仅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在社会经济中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商业价值。

在流行音乐中随处可见它的商业性行为,因此,流行音乐的市场占有率将决定它的发展趋向。严格来讲,没有市场的流行音乐产品,很难成为一件成功的音乐商品。

注 释

[1].钟子林编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85页。

3.大众化

“流行音乐”的英文Popular Music又可译为“大众音乐”,它是二十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之一。“大众文化是指民主化、工业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1],而流行音乐则是现代社会中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音乐形式。因此,大众性是流行音乐非常重要的属性。因为一种音乐若没有大众基础,就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流行音乐在社会上之所以引起巨大影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它的大众性。一首风靡的音乐作品,首先引起社会关注的肯定不是它的音乐技法,而是它的受众数量和受众群体,只有当受众达到一定程度,音乐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

流行音乐的发展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日益繁荣,它的传播对象不受地域性和群体性的限制,具有全民化特征。作为音乐语境下的“大众”可理解为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一般民众。因此,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播都应该基于大众心理的普遍性规律,任何一个地区和时代的流行音乐,若想得到广泛流行,必须符合该地区的大众文化背景。即:流行音乐的大众性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

爵士乐是美国大众音乐的代表,但它在中国并不大众,那是因为中美文化差异而致;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音乐在美国尽人皆知,屡获格莱美奖,但因它所歌唱的内容都是基于美国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在中国并不大众;朋克(Punk)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英国风靡一时并在西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但因其在西方社会制度下诞生,并和当时日益衰落的英国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因而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叛性,当它传至中国,因其极端的反叛性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因而边缘化。周杰伦的“中国风”作品之所以广受中国大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风”的文化语境完全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因而成为具有中国音乐标签的大众文化代表。刀郎和“凤凰传奇”的音乐也曾风靡中国,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语境与中国大众审美需求相吻合。因此,流行音乐的大众性是基于本土文化背景而衍生的一种文化属性。

注 释

[1].刘自雄、闫玉刚编著《大众文化通论(第二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第15页。

4.电声化

流行音乐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电子科技的发展对音乐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其中,电声化倾向是流行音乐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重要标志。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早期的录音因技术局限只能录制一些音量较大、频率较高的声音。后来随着录音技术的改良,它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自然的口语化演唱方式成为歌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而取代了以往“高、亮、响”的激昂演唱模式。真正的流行唱法随着录音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人声的各种细节通过麦克风的放大,得以完整记录,一种亲切、自然的说话式演唱类型,从此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录音技术的运用,标志着音乐电声时代的起步,同时也成为流行音乐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现代音乐中,原声乐器和电声乐器平分秋色,而流行音乐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乐队电声化。电吉他、电贝司、电钢琴、电子合成器以及各种电子乐器的广泛运用,使流行音乐获得工业化气息。可以这么讲,用原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音乐可能是流行音乐也可能不是流行音乐,但是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音乐,肯定是流行音乐。

在音乐分类学上,对于流行音乐的鉴定有时候不是那么清晰,但有一个基本标准,以电声乐队(或其他电声乐器)为基础的音乐形式,基本上可以认定它属于流行音乐范畴。例如:布鲁斯从黑人民间音乐演变成流行音乐,其主要转型标志就是乐器电声化,原来主要以木吉他为主要伴奏乐器,1930年代后,电吉他的使用使布鲁斯开始拥有流行音乐的气息。再如:爵士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原声乐器演奏为主,1970年代后,很多乐手开始用电声乐器来演奏爵士乐,从而出现了电声化的融合爵士,相比之下,融合爵士较以往的任何一种爵士乐都更具流行性,也更加符合流行音乐的标准。由此可见,电声化倾向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鉴于此,我们的流行音乐发展应该立足世界流行音乐大环境,基于美国大众音乐形态,依靠本土文化力量,融入民族音乐语言,使我们的流行音乐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