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桂飘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离离原上草(6)

这一学期以来,薇娅的成绩格外地好,连老师都十分地讶异,她的各门功课怎么会这么的优异?

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是自薇娅进学校读书以来,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那天,乡里的中心学校隆重地举行了一场儿童节文艺演出活动。活动内容非常的丰富,有各类竞技比赛,有文艺演出,还有作文、书法竞赛。

西村的校长从几个年级里抽出了一些学习较好和体育较好的学生去乡中心学校参加活动,由两个老师带队。

在这次活动中的作文比赛项目里,薇娅出奇地夺得了并列第一名。这样的成绩,令各个村的小学以及乡中心学校刮目相看。薇娅的老师齐老师也是十分地激动,这是她自任教三四年里有史以来教出的最好的作文成绩。

当大会结束主持人宣读获奖名单时,薇娅也懵了。她从来也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里,自己的作文会获奖。对她来说,写作文就好比是自己给自己写得一封信而已,因为她不善言谈,也不怎么喜欢与人沟通,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没有人乐意听她去倾诉。对她来说,唯有把生活写进自己的本子里,才是自己对自己的最好倾诉。这时候,她自己即是一个倾诉者,又是一个倾听者。

至于小雀儿,她们是最好的童年伙伴,却不是最近的知己。

每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是菏锄晚归漫步于地头那片枫叶林子中间的小道上,薇娅都会去思索,去想很多很多。连她自己也十分得讶异,她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去想那么多啊?什么时候她忽然间变得多愁善感呢?什么时候她不再懵懵懂懂得嘻嘻哈哈呢?

尤其她酷爱读书,却实在没什么课外书能够去读的。只有学校图书馆里的那近百本课外读物,令她喜欢的书籍,她早已翻来覆去地阅读了个遍。现在只剩下父亲珍藏的那几本繁体字的小说了,有《义妖传》、《西游记》、《静静地顿河》等,还有一些民间文学,甚至连环画之类的,一有空暇时间,她就喜欢歪躺在门前大洋槐树下的那块青石板上读这些书,即便从右到左,也不识得几个繁体字,她依然乐此不彼地做着这样的无用功。

她妈老骂她:“你可是草堆里出来的书呆子哩,坐着躺着看书,吃饭睡觉看书,也没得见你做点啥正经事情。让你割个猪草,你谎称肚子疼,你倒是歪躺在那里躲懒呢?”

薇娅始终是不理会母亲的话,每次去割猪草,都拿个棍儿在篮子或背篓底撑虚,这样看起来很满,其实并不多。就为了看会书,她总以为大人也和她一样地糊涂着哩。

这一学期以来,村民们的个人财富似乎也在日新月异地增涨着。已经有好些家买了黑白电视机。这是一九九四年的上半年,尽管天还是那片湛蓝的天,尽管山还是那座座黛青的山,尽管那水还是依然一路欢歌地朝嘉陵江奔去。但是人们的思想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悄悄儿地改变着。大凡村民们开会,或是赶集相遇,或是红白喜事相聚,见了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讨论国家政策。“治富”,这个词,第一次传进了山民们的耳中。

对于这个相对陌生的词汇,人们似乎并没有搞懂它的含义,新颖是新颖,但是此刻它距离村民们的幸福生活还挺遥远。

好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家庭可以一日三餐吃上细粮了,粮食稍比以前宽裕了许多,上完公粮以后,依然有足够一家子吃上一年的白米细面。

薇娅妈妈再也不拿玉米面稍掺上一点麦子面给薇娅蒸馍馍或是烙饼吃了。她开始拿纯麦子面给薇娅蒸馍馍或是烙饼子。有时候,她会在擀好的面饼上撒一层碾碎的核桃屑,或是猪油渣,这样蒸熟的馍馍,或是烙熟的饼,吃起来会更加的香甜可口。那是秋天的核桃香味儿,渗透夏初麦子的醇甜,两者相互融和,交相辉映,胜过世间一切美味。

每一次,咬一口那热气腾腾的馒头,薇娅都会陶醉在那里。她默默地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秋和夏最丰厚的恩赐。那一刻,她感受着风吹麦浪沁人心脾的亲切,触摸着篱打核桃诱人心田的温柔。这就是美好的生活啊,幸福的生活啊。

纯麦子面的馍馍,即便是凉了之后,也依然松软可口。可比那掺了三分之二的玉米面的馒头好吃多了。后者凉了之后,像在啃一块硬梆梆的石头,尤其是在寒冬腊月里。

薇娅读书的学校,是没有取暖设备的。有时候,小学生们都各自提一个小火盆取暖。因为去往学校的路途上,有几处树林子,小学生们每走一处林子,都要捡些柴禾棍儿燃火,有些调皮点儿的男孩子差点把林子给引燃了。有一次薇娅提着火盆边赶路,边用力甩火盆,这样火苗就会燃得很大,不至于乌烟大冒,呛得人直流泪。谁知她使劲一甩,竟将火盆扣在了头上,头发儿燃得直直响。她吓坏了,直哭。幸而有大一点的学生从后面走来,帮她将那头上的柴火碳儿给捡到火盆里去,捧了一捧地上的土,把她头上的火给熄灭。有一个比薇娅稍大一点的男孩子,见她一副从土堆里冒出来的邋遢样儿,捧腹大笑起来,偏他这一笑,没在意手里正甩着的火盆,他那火盆子也扣在了他脑袋上。他也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大伙儿都笑着帮他拾弄着,“这会子你还笑的起来?可不你也成了个土堆里冒出来的呢?”

这样,每一次在寒冬里,大部分学生们都只能啃干硬的馍馍度过学校里的一整天生活。只有少部分离家近的中午可以回家吃饭,或是极少数家境宽裕的可以啃上松软的白面馒头。

直到后来,有一天里薇娅长大了,面对着现在生活的奢侈繁华,她总会不经意地怀念起小时候那难忘的时光。这样的穷苦日子,虽然艰涩,却也令人快乐许多,玉米棒子面的馍馍难啃,却是那么的温馨真实,甩火盆儿虽然危险,确是童年的乐趣。没有电视看,偶尔几次村口的公放电影,其精彩和魅力,远远胜过现在大城市里豪华影院里的精彩大片。没有游乐场,和小伙伴们,抓个石子,滚铁环儿,或是跳房子,过家家,那种幸福快乐也远远儿胜过大都市里的大型游乐场里的惊险刺激。那的确是一个游戏快乐的童年。

随着薇娅的学习成绩不停地进步,西村里也在慢慢儿地悄悄儿地变化着。村民们恢复了以往的椴木香菇栽种和野木耳栽种,年收入都在慢慢儿地一点点上升。日子比前几年好过多了。

薇娅读五年级的冬天里,父亲总算如愿以偿买了一台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母亲也精心做了一个漂亮的红底白花布套儿,白天不看电视的时候,就把这个漂亮的布套儿给电视机穿上,就怕灰尘啊,小孩子们啊损坏了电视。母亲做布套的时候,和父亲小心翼翼地抬出那台上海产的缝纫机,在院子里借着傍晚前的阳光,一点一滴地像给孩子缝制衣服似的,倾尽全部感情。

这个时候,全村已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家买了电视。小孩子们不敢擅自去打开电视看,大人们怕孩子们淘气,弄坏了电视。所以有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并不会使用什么电器的,除了电视,别的也没见过,更不会使用了。有一个女孩子,结婚生子了,和老公生活到县城里去了,买了一个新电饭锅,却不会使用,放了米和水,却始终不敢按电钮,最后只得将它扔在一边了事。

但是自从有了电视,孩子们又多了一项趣事。放学回家的路上,或是下课的十分钟里,大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坐在石墩上重述昨晚看的动画片或电视剧。最有意义的是边讲诉打鬼子的抗战片,边模仿英雄们的动作,似乎这个时候自己也成了一位保家卫国的小英雄。

西村的丧事总喜欢选择在寒冬腊月间。而每到这个时候,便有一些老者总经不住风霜雨雪的侵袭,稍不留神就感染风寒,最后竟熬不过这个冬天。

这晚父亲去队上开会回来说:“梁那边的老头子死了,明天就要帮忙哩。”

婆婆和爷爷以及大伯大伯母,母亲,聚在一起烤火,同着父亲议论着帮忙的琐碎事情。薇娅和妹妹以及堂哥堂姐们坐在一边只顾看着电视。

待第三天埋葬了逝者,一切都忙碌完毕,收拾妥贴后,疲惫的人们正准备休息时,却有一件新闻,给村子里的人们又增添了茶余饭后的乐趣。

是队里的张婆子和柳老爹儿。这柳老爹本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儿子孙子一大堆,可他偏偏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他嫌弃自己的老婆子中年眼瞎,整天拄着个拐杖丑八怪似的,便厌烦起她来,就私下里悄悄儿和张婆子勾搭上了。这张婆子也是个女儿女婿孙子孙女一屋子的人,也不甘寂寞,她嫌弃自己的那遭老头子没情趣。这日见高大刚气的柳老爹对他眉来眼去有意,边半推半就,假装脚滑,一不小心就顺势滚进了柳老爹怀里。俩人真是干柴烈火,相见恨晚,哪管他人看见议论诽谤,只顾一时快活自在。房后的柴堆子里,地里的麦草堆子里,甚至地头的树林里,河边的大石头空隙里,只要俩人遇上了,就抱一块儿去了。

有时候张婆子趁柳老爹子女在地里干活时,自己主动去柳老爹家里。刘老爹的瞎婆子看不见她,以为是来客人了,还热情地招呼她坐下来吃茶喝水。张婆子和柳老爹也不管瞎婆子就在眼前,俩人一见面,就急不可耐,当着瞎婆子面儿,啃到一块去了。

这事传来传去,连村子里的小孩子们都感了兴趣,孩子们故意捉弄他俩,趁他俩正在热炕头上,悄悄儿偷走他们的衣服,将他俩锁在屋子里。直到柳老爹儿子媳妇从地里回来后看见了,气得他儿子拿起一根木棍追赶着他爹就要开打,好在儿媳妇劝阻了半天才了事。这张婆子趁着夜色,一丝不挂,羞愧地逃回家去了。

谁知第二日里,他俩就跟没事儿一样,依然和人说说笑笑,见了面依然眉来眼去,打情骂俏。

原来这梁那头的老爷子死了办酒席,他俩趁众人忙乱之极,懒惰偷闲,就悄悄儿溜回了张婆子家里。又怕被人看见,俩人就在茅厕里幽会,谁知他们极不小心,尽将那茅厕上的梁柱子踩断了,双双赤条条地掉进了满满的茅坑里。

四下里无人,把个张婆子和柳老爹急得,只顾拼命挣扎喊叫。谁知越挣扎,反而越陷其中。

真正是尴尬人遇上尴尬事,到了火急火燎的时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