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为什么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孩子为什么总喜欢吃手?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孩子为什么喜欢扔掉手里的东西,捡给他又扔掉?孩子在生活中看似这样不经意的行为,其实隐藏着深意,然而却总是被父母所忽视。其实,孩子是到了成长的敏感期,作为父母,关注并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是必修课,更决定着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终身学习是可能的,大脑终其一生都有再生的能力,也有产生新连接的能力。由于大脑终身都在学习,都在产生新连接,所以也没有真正的起点,随时都可以学习新技能,因此,孩子有学习敏感期,如对语言的学习,一两岁之前的孩子对语音、语调的学习,确实要比成年人敏感,而这个能力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减弱。当孩子处于成长敏感期时,父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因材施教,可以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品质,培养有益于终身的学习能力。
不过,当孩子表现出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许多父母虽然察觉了,却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导致错失了教育的最好时机。甚至,父母会误以为孩子不听话,故意捣乱,他们对孩子的“淘气”行为批评斥责,给予正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当头一棒,扼杀了孩子对未来成长的美好憧憬,使孩子变得胆怯、孤僻,缺乏对未来探索的勇气。每个孩子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一样,父母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内在需求。当父母发现孩子对某项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究精神,或对某个活动乐此不疲时,那么首要考虑的是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因为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心里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这会驱使他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强烈兴趣,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无法抑制的动力才会消失。
孩子成长过程会出现许多个敏感期,如自我发展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学习敏感期等,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父母也可以有效了解和理解孩子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行为,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编著者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