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敏感期的系列特点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发现孩子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通过对孩子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的观察后指出:孩子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毫无反应。对孩子的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非常相似,蒙台梭利将其称为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指的是孩子在连续的、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段时期内,他们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十分敏感。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层面,而且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如果父母能够趋利避害,在孩子敏感期内因材施教,将会事半功倍,快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
当然,孩子的敏感期是很短暂的,且在这个阶段中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同一时期对相同的兴趣点有同样强烈的兴趣感。当孩子的成长敏感期来临时,父母要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培养他们,让这种能力真正地发展起来,如孩子喜欢乱涂乱画,父母不能因为要维持家中洁净不让他们涂画,若过了这段时期,让孩子画什么都没有兴趣了。
孩子敏感期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同时,孩子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小贴士
1.光感敏感期
通常孩子的光感敏感期在0~3个月,刚刚出生的孩子对光非常敏感,他们还需要花时间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在这一阶段,白天可以打开窗帘,晚上关灯睡觉,让孩子慢慢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2.味觉敏感期
孩子到了4~7个月,他们的口腔可以感受到甜、咸、酸等味道。在这一阶段,父母已经开始为孩子添加辅食,所以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护好孩子的味觉敏感度。
3.口手敏感期
4~12个月是口手敏感期,孩子喜欢吃手,用口进行尝试、感觉,同时喜欢扔东西,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志。在这一阶段,要给孩子口腔发育的机会,不要管制孩子扔东西的行为。
4.动作敏感期
孩子在2岁时可以走路,有许多肢体动作。父母可以在这一阶段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做一些游戏,让孩子的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左右脑均衡发展。
5.语言敏感期
孩子从观察父母说话的口型到突然说话,这就是语言敏感期。父母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多和孩子说话、多给他讲故事,当孩子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想开口说话了。
孩子3~5岁开始进入诅咒敏感期,喜欢说脏话,父母反应越强烈,孩子越喜欢说。这一阶段,父母不要在意孩子的语言,这并不是他想表达的,静待它过去即可。
6.自我意识敏感期
孩子1岁多至3岁是自我意识敏感期,他开始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他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慢慢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孩子所有敏感期最重要的阶段,父母保护孩子自我意识形成敏感期,会培养孩子强大的人格。
7.社会规范敏感期
孩子2岁半至4岁,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说明孩子已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在这一阶段,父母要引导孩子与更多的孩子接触,如按时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孩子3岁半至4岁半,开始进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父母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在什么时间只针对什么事。
孩子4岁半至6岁,进入人际关系敏感期,开始寻找有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互相依恋,经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这种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4~5岁,真正展开婚姻敏感期,孩子会说“想和爸爸(妈妈)结婚”,他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父母要给予其尊重和自由。同一阶段,孩子进入身份确认敏感期,希望自己是那个偶像,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8.感官敏感期
孩子1岁半至4岁是观察敏感期,他们常常喜欢观察细小事物,捕捉其中的奥秘,或做出一些父母不能理解的细小动作。这一阶段父母要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认知世界。
孩子3~4岁,喜欢几何玩具,如钻箱子;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色彩;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总喜欢问“为什么”;开始喜欢剪、贴、涂等些行为,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喜欢强烈占有某种东西,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
孩子5~7岁,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愿望和审美标准,特别是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了浓厚兴趣。
9.学习敏感期
孩子4岁半至7岁进入数学概念敏感期,对数字产生浓厚兴趣,父母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买一些日用品,通过花钱锻炼其数字能力及经济能力。
孩子5~7岁,把动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来学习,不过只是宏观的。他们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比较感兴趣,如自己的名字。
孩子4~7岁,进入绘画和音乐敏感期。孩子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个自然的展现,听到音乐就开始扭动自己的身体。可以说,孩子天生就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
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6~9岁就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所以这一阶段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敏感期是孩子的情感发展期
心理学家认为,婴儿的依恋是慢慢发展形成的,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3个月,这一时期,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基本都是一样的,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会笑,甚至还会咿呀说话;3~6个月,这一时期,婴儿对母亲、熟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亲人会做出微笑、咿呀和啼哭的反应,对陌生人则很少会做出类似的反应;6个月至3岁,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存在表示深切的关切。母亲离开就啼哭,回来就高兴。只要母亲在身边,就安心地玩耍,好像母亲是婴儿安全的保护者。
依恋,是婴儿与其父母间一种特殊、持久的感情联结,属于婴儿早期重要情绪之一。婴儿和其依恋的人接近,会感到舒适和愉快;遇到陌生的环境或人物时,父母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当然,一旦依恋感建立,孩子就会感到后顾无忧,从而更加自由地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愿意与身边的人相互接近,这对其以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会产生良好影响。
丹丹出生不久,妈妈就回公司上班了,因为妈妈工作比较忙,丹丹每天和保姆生活在一块儿。妈妈常常早出晚归,而且常常出差,丹丹整天见不着妈妈,就连睡觉也是和保姆在一起。
对丹丹而言,尽管自己住在家里,却像被寄养的孩子一样缺少和父母相处的机会。她倒是和保姆关系密切,每次保姆回家探亲,丹丹都不想让她走,好像比妈妈出差还要难过。在丹丹三岁时,保姆有了自己的事情,不能再带丹丹了,妈妈就给丹丹另外找了一个保姆。不过,丹丹却非常排斥新保姆,每天又哭又闹。妈妈很无奈,只好再换保姆,不过每次换的保姆,不论是好是坏,丹丹都难以接受。
丹丹的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问题的根本是自己不应该把孩子完全托付给保姆。当丹丹形成对第一个保姆的依恋关系时,又给她换了别的保姆。妈妈又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她说话、玩耍,导致她和父母关系变得冷淡,感到孤独,以至于完全封闭自己。
美国一位女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作陌生情境法。在这个测验中,她先让母亲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了一会儿之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的母亲交谈,之后让母亲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母亲再回来,看孩子的表现。
通过该测验,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依恋状态是有所区别的。对此,父母可以仔细观察,以便采取正确的方法。
1.淡漠型依恋
有的孩子属于淡漠型依恋,约占所有孩子的11%。这些孩子的表现是,单独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而是专心于周围的环境和玩具。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主动与母亲交谈很少,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胆子较大,不退缩。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的情绪很少,依然很专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是母亲回来了,也不会表现得太过积极,没有明显的喜悦。
2.缠人型依恋
有的孩子属于缠人型依恋,占7%。这些孩子单独与母亲在一起,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或接近较为频繁,对玩耍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较为拘谨、退缩,和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十分悲伤;与母亲重聚时,急切地寻求母亲的怀抱,很久才会平静下来;有的孩子甚至会在与母亲重聚时表现出生气、反抗的行为。
3.安全型依恋
有的孩子属于安全性依恋,约占73%。这种类型的孩子单独与母亲在一起时,会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和玩具,常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的交往,与母亲分享喜欢的玩具。若是遭遇紧张的情境,会快速回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的鼓励下,可以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与母亲分离时,会哭泣,即便不哭泣,也会表现出不安的情绪来。若母亲回来了,则又会快速缓解悲伤和不安,很快与母亲一起游戏。
4.混乱型依恋
有的孩子属于混乱型依恋,约占9%。这样的孩子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有点认生。一部分孩子在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如总呆呆地站在那里,长时间不动,或斜眼看着母亲,有的是既亲近母亲又反抗母亲。
当然,心理学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平时的表现正常,较少有反常的行为问题。其余三种依恋类型的孩子,则表现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过失行为、焦虑、胆小等;淡漠型依恋的孩子较容易出现明显的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缠人型依恋的孩子容易出现内隐行为问题,如胆小、退缩等。
小贴士
父母如何做才是重视孩子的依恋感,如何做才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依恋期呢?
1.给予孩子一个拥抱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依恋是他们情感萌芽的开端。对于刚出生的孩子,父母应多向他们表达父母的爱,而表达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抱抱孩子,多抚摸孩子。与成年人一样,孩子十分需要得到父母的抚摸、拥抱,其实这是一种天性,心理学家称之为“接触安慰”。一个充分得到父母爱和抚摸、拥抱的孩子,依恋感的发育健康,身心发展会比较健康、稳定,对外界环境较为信任,与父母的关系也更融洽。反之,一个依恋感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会情绪不稳定,烦躁、冷漠,对外界环境缺乏信任感,与父母以及他人的关系比较紧张。
2.与孩子一起玩耍
与孩子一起玩耍、创造亲子同乐的机会对减少分离焦虑、促进孩子对母亲的安全依恋有很大的帮助。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抱着孩子玩玩具,然后让孩子一个人坐着,父母在旁边和他一起玩。这时假如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就最好不过了,父母可以先将游戏方法示范给孩子看,然后渐渐地让他能够自己一个人玩。当孩子可以独自玩的时候,父母可以去做一些家务事,不过一定不要离开孩子视线触及的范围之内。
3.不要把孩子轻易送给别人照顾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忙、压力大,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或保姆,这样做等于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出去了。尽管短时间看不到这种“只生不养”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伤害,但其必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不要把孩子轻易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而要尽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可以天天见到孩子。假如有实际困难,应由父母自己去克服,而不是让孩子去承担。父母不要整天只想工作,需要认真地对待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4.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从出生开始到两岁半之间都比较强烈,这段时期,假如没有特殊情况,母亲最好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不要常常让孩子生活在被剥夺母爱的环境里。即便母亲需要自己外出,孩子不愿意分离,也不要采取恐吓或打骂的方式,这会导致孩子不良的依恋后果,削弱亲子关系。而那些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5.避免孩子产生失落情绪
若父母确实是由于工作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带孩子,也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知道父母每天都在关心着他,尽可能减少孩子情感上的失落。孩子不在身边时,父母要常常和孩子打电话,多沟通情感,定期去看孩子,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他,这样孩子的失落感就会大大减少,从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