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日前,江怡同志请我对其《民营经济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一书进行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我读后多有感言,欣然命笔,飨与读者。

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就是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应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现阶段,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日渐多样。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 %,税收比重超过50 %,新增就业比重超过90 %。其中,民营经济在支撑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吸纳就业人员已近3亿人。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取向后,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路径之一,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突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跨越,从两个“毫不动摇”到“两个平等”的迈进,充分体现了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转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化改革是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体制与机制的关键所在。到目前为止,本届政府已分9批取消和下放59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改革注册登记制度,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宽松;“营改增”后,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负担,“新三板”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在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处在关键时期。虽然市场营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除产能过剩、融资难、成本上升外,还面临“玻璃门”“弹簧门”之苦,以及政策难落实等诸多制度政策“瓶颈”,民营企业经营难仅是表象,实则是深层次的体制困境,这就需要政府更进一步地简政放权,完善市场机制,力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公平竞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全面激发其内生动力,大力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经济体制与机制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生产关系调整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准,必定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观今宜鉴古,本书起自原始社会末期,自彼时以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在某一时段或采取以国(官)营经济体制为主、以民营经济体制为辅的政策,或采取以国(官)营经济体制为主、一味打压民营经济体制的政策,也有的朝代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之与国(官)营经济体制一道视为基本国策而大加推动。

此书以民营经济为主线,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横跨古今,重点强调和分析在国(官)营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民营经济发展体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推动作用,并对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在消化吸收前人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叙述从古至今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由此上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公社时期,笔触一直延续至今,这是有益的尝试,也是本书的独到之处,让读者能够通过此书管窥民营经济的过去、洞悉现在、展望未来。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生命不息,思考不止,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志更应如此。工作有起点,研究无终点,把本职工作、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形成既定的奋斗目标,更需要自强不息、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精神。如歌词所言:“每天都有新的起点,实现梦想在眼前。”锲而不舍,有观点、有立场、有担当,这就需要头脑有定力、精神有毅力、研究有张力,更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既甘于寂寞,潜心钻研;又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把目光聚焦于研究领域,日积月累,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谨以此言与作者、读者共勉!

是为序!

方建新

201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