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限性发热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自从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川崎病以来,人们对川崎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川崎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常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ies lesions, CAL),包括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ies dilation, CAD)或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ies aneurysm, CAA),后期则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目前,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2000年,美国4248例川崎病患者住院资料表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5岁以下的占77%,平均住院费用高达10725美元[1],明显高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以及腹泻等住院患儿[2]。在1972-1998年,日本共有679例川崎病死亡病例,死亡率逐年下降至0.2%,除去个别年份外,总体呈下降趋势[3]。这表明,川崎病总体上是一种良性疾病。然而高额的住院费用及潜在的并发症表明,对川崎病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本书对川崎病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