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由炎症、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黏液瘤样变性、先天性畸形、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包括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一、常见症状
1.二尖瓣狭窄
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最早期症状。②咳嗽:尤其在冬季较明显。③咯血:突然咯大量鲜血,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有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时咳血性痰、痰中带血。④声嘶:较少见,由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
2.二尖瓣关闭不全
轻度关闭不全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者因心排血量减少而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疲乏无力,肺瘀血而产生的呼吸困难出现较晚。
3.主动脉瓣狭窄
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的三联征。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最早的主诉是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动脉搏动感等。
二、常用的药物
1.抗风湿药物
常用制剂是阿司匹林。
作用:解热、镇痛、抗风湿、减少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道症状,还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血尿及少见的过敏反应。
2.洋地黄类药物
常用制剂是地高辛、毛花苷C、毒毛花苷K。
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疲倦、失眠、视觉障碍(黄视、绿视、复视等);心脏反应,如心律失常。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时间、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服药前数脉搏,如脉搏增至120次/分以上或低于60次/分,或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药。
3.利尿剂
常用制剂是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
作用:通过排钠排水减轻心脏负荷。
不良反应: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耳鸣、耳聋、眩晕等,与洋地黄合用时可诱发洋地黄中毒。
用药注意事项:①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期测量体重及腹围,以判断利尿剂的效果和指导补液;②利尿剂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③防止利尿引起低血钾;④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及高血糖,痛风及糖尿病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保钾类利尿剂;⑤利尿剂不应在夜间使用,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4.华法林
作用:抑制维生素K在肝内的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作用。
不良反应: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最严重的为颅内出血。
用药注意事项:应用药物期间必须测定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一般控制在1.0~3.0 INR。引起出血时,应立即停药并缓慢注射大量维生素K或输入新鲜血。
三、饮食指导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蛋、奶等,以促进机体恢复,增加患者抵抗力。尽量少摄入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脂肪等。
(2)限制食盐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一般来说,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在1~5g较为合适。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刺激,少量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禁食辣椒、浓茶或咖啡等。
(4)预防便秘,鼓励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用力排便。
四、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休息活动指导
(1)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卧床休息时,允许进行一些自我照顾的活动,如翻身、进食等。
(2)症状控制后可适当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程度以活动后不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为宜,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
(3)保证充足的睡眠,以8~12小时/天为宜。
(4)伴有房颤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屏气和突然用力、剧烈咳嗽,以减少血栓脱落,防止栓塞。
2.预防感冒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患者接触。积极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3.注意居室卫生
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中的潮湿、阴暗等不良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
4.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防止病情进展
(修订日期: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