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绽放:走近聋人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自有人类之始,就有聋人。聋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听力残疾人的统称,包括因各种原因导致听觉缺失的听力障碍者。据史料记载,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论及聋人的人,他说:“聋人是愚蠢的,无法理性地思考。”这种说法成为西方古典时期人们对聋人的基本看法,聋人被视为无学习能力和不能接受教育的一类人,随着受教育权丧失的还有其他一些基本权利,如贸易权、继承权,甚至婚姻权,聋人因此不得不一辈子生活在监护人的“屋檐”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情况才逐渐改善。

可是,把理性作为人格判断的标杆又何尝理性。人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更为教育和社会制度所塑造与成就。正如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指出,残疾是人类观念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单指生理,更涉及社会偏见与歧视,以及环境中有意无意给残疾人造成的障碍,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模式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对待残疾个体的态度和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文化问题,而非个人悲剧式灾难,重要的是消除社会歧视,而非消除“不正常”;重要的是公正,而非药物与慈善。

聋人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其他文化一样行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聋人文化是由聋人群体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的,它包括聋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手语、用视觉接收信息的交际方式、聋人社区、聋聋组合的婚姻家庭模式、区别于听人在特殊教育领域,“聋”与“听”相对,“聋人”与“听人”是一对对等概念。的行为习惯、交往礼仪等,也包括聋人群体在教育、历史、艺术创作、文娱活动等精神层面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内容和特点。聋人文化渗透在聋人生活的各个角落。美国手语“文化”一词的打法是:左手伸食指不动(“1”的手形),右手五指张开,绕左手向外转动半圈,象征着一群有共同信仰的聋人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族群。在这个群体中他们拥有归属感,形成了共有的生活模式和情感认同。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提出“聋人文化宣言”,许多聋人认为,他们是在社会上拥有独立语言的少数族群。赵玉平认为:“文化的产生,肇始于血统、语言和生活习惯,而以语言的影响力最为重大。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风格的文化,也深深决定了此种文化的内涵。聋人以手语为母语,加上听觉障碍,无法或难以接受声音信息的刺激,在无声当中完全依赖视觉吸收资讯的情况下,发展出独具一格的特殊文化来。”聋人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视觉性是聋人文化的出发点和主要特征。聋人通过手语、绘画、雕塑、电影、戏剧、文学、歌曲(是的,你没看错,聋人也有自己的音乐形式)等视觉艺术样式反映聋人经验、聋人生存机遇、聋人历史等。聋人艺术是聋人文化的视觉化传达方式。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1987年全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明晰了听力残疾的划分标准。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2007年3月我国成为首批签署该公约的国家之一,并于2008年6月开始执行。《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有一条:“残疾人特有的文化和语言特性,包括手语和聋文化,应当有权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获得承认和支持。”2015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保障和改善包括聋人在内的残疾人民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浅显生动的语言来尽可能全面展示聋人文化的方方面面。书中有聋人对自我身份的看法、聋人经历自述、聋人手语、优秀聋人访谈,还有绘画、歌曲、情景剧等各种聋人艺术作品赏析。不仅如此,我们还以漫画方式呈现了聋人不同于听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国内第一本聋人文化的“立方书”(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了解更多的聋人文化),本书希望彰显聋人文化的视觉特色,不仅让聋人朋友更深刻地认识、理解自身,也让更多的朋友通过此书走近聋人,全方位了解聋人并领略聋人文化之美。期望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在以公平正义为底色的“中国梦”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成果能惠及更多的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