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我黎明的仁爱推力
几乎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把慈善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以此表明对慈善活动的积极认同。宁波商帮人士在经营实业获得成功后,往往主动回报社会,造福桑梓,襄助弱势群体,扶持慈善事业。除了最为倾力的捐资兴学之外,兴建医院是另一个重要的捐资方向。宁波市保黎医院地处江北区慈城镇,1910年由地方绅商陈谦夫与旅沪宁波商帮人士秦润卿倡议创办,寓意为“保我黎明”,是浙江省内中国人最早创办的一家医院。1998年,由台胞应昌期以其儿子应明皓的名义捐资1200万元扩建。1929年,宁波商帮人士杜金二在宁波城区江北岸新马路开办仁济医院,每当夏秋时疫时,一律免费诊治;次年又在附近购进价值4万元的洋房,在空地上建筑新屋,扩大医院规模。1930年夏,宁波商帮人士严芸青召集志同道合者在宁波城区太和桥水陆财神殿添设时疫医院,凡贫民患时疫,就诊一律免费。旅沪宁波商帮人士虞洽卿每年夏季都在家乡镇海龙山创办时疫医院。
慈善是以善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救助是表达善心的主要方式。作为道德范畴,慈善体现了人们建立在仁慈、同情和慷慨基础之上的互助行为。据陈麘瑞《镇海同义医院记》碑文记载,同义医院于1919年8月由叶雨庵、包雨塘、庄云章、叶子衡等旅沪镇海庄市籍人士捐资建造,院址在镇海区庄市横河堰。1919年9月26日开诊,设病床30张。1929年新建两层病房一幢,敷设专线供电。该院的创办与发展得到了旅外镇海籍人士的大力支持,1917—1938年,他们共募集捐款36万元。据《镇海同义医院二十年汇志》记载,其中镇海庄市老鹰湾人董杏生为镇海同义医院“设法劝募捐款达20余万元”。1929年,浙江省新政视察员李炳垣考察同义医院时赞不绝口:“最令人钦仰者厥唯庄市之同义医院,由该处商人董杏生集资创办。据该院院长李炳先称,该建筑费12万余元,常年费2万余元,皆由董某等捐募。院中设备极为完美,房舍清洁。我国所办医院,求之浙省各县中,当无出其右者。”
保黎医院建院初期门诊部外貌
20世纪30年代同义医院外景
宋汉章,原名宋鲁,以字行,余姚浒塘朗夏(今属余姚丰南乡)人。一生淡泊名利,热心慈善事业。曾兼任上海妇孺救济会董事、浙江会馆董事、华洋义赈会会长等职。凡故乡有事求助,他总是慷慨解囊,如在家乡创办宋氏小学、为救火会添置消防器材等。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他于1947年8月亲自邀集旅沪余姚同乡募得捐款数十万元,创办了以余姚先贤王阳明的名字命名的阳明医院(今余姚市人民医院),派其侄子、留法医药博士宋梧生出任院长,并亲自回余姚主持奠基典礼。
宋梧生
阳明医院创立时期职工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