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请马斯洛先生做家教

在人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一个新生命便开始孕育了。借由妈妈的身体,这个新生命历经了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终于诞生在地球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里,开启了他的人生之旅。然而面对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他会做好充分准备并顺利出发吗?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便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除了生理层面的需求外,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也是人的重要需求。当这些需求被相对满足后,它们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自我实现。

人首先追求的就是安全感。比如:当危险出现时,我们的感觉器官会本能地迅速反应——自我保护。因此,一种防御式的机制出现了:第一,快速逃跑;第二,身体立刻停止、肌肉收缩;第三,本能的,以最快最猛的速度去反击。

如此看来,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安全的需求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推而广之,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文化以及在这个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从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安全感与归属感的需求。例如:当我们首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生存不受威胁,也需要确定自己的进入是受欢迎的。这种对“安全”的需求一旦被满足,注意力会自动迅速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由妈妈的胎儿变成了初入人间的婴儿,他本能的第一需求便是对“存在”有“安全”的需求。这里的“安全”包括了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以及一种稳定、可靠的亲子关系,它可以帮助婴儿缓解或免除生理紧张和心理焦虑。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孩子确定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重要关系不会受到威胁时,他就可以安然、健康地存在。

相反,当这些支撑安全的因素受到威胁时,会刺激孩子的中枢神经不断发出信息,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不安全,而且对我有敌意。”这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想逃跑,同时内心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防御心。这种心理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转化,将会记录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仅仅他的大脑会深刻记录,甚至他全身的细胞都将永志不忘。即使意识上不记得了,它也会深刻地镶嵌在孩子的潜意识和能量系统之中,形成强大的无意识的防御机制,而这种防御机制会让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冲突和内耗当中。

格林童话故事《睡美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公主出生,国王非常高兴,举办了盛大的宴会,请大家来庆祝新生命的诞生,并为小公主送上祝福……这样的情节折射出的便是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嗨!欢迎欢迎!我们一直盼望着你的到来,我们会陪伴着你,和你在一起。你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生命,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种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蕴含着一种力量,不仅表达出一种接纳和认可,更表达出一种爱意和祝福,能为孩子营造一种具有幸福感、庄严感和安全感的氛围。这种重大的、有仪式感的迎接,不应该只限于童话中的公主才能拥有,而应该是每一个新生命都需要、都值得拥有的体验。

初入人间的婴儿对“存在”除了有“安全”的需求,还有“爱和归属”的需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出于社会属性的需求,人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期待。人人都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所谓归属感,就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指个体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接纳与认可时的一种感受。对于一个新生命来说,归属感始于亲子关系,建立在家庭中,随后扩展到家庭以外更大的社会范畴中。

能让孩子产生归属感的关系,在生命的早期表现为亲子关系:婴儿必须感受到父母的存在,而看不到就意味着不存在;父母无条件的养育,满足婴儿吃喝拉撒的需求。在生命的最初,满足婴儿的这些需求被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婴儿的需求最重要;在喂养婴儿的同时,母亲要带给他更多的舒适体验,比如轻柔的爱抚、及时的回应、安慰的话语等。婴儿借由这种高品质的一对一关系,发展出对所处环境的归属感。

随着婴儿日渐长成幼儿、儿童,生活范围从家庭扩展到幼儿园再到学校……所接触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他仍需要在更大范围的环境中感受到被接纳、被认可,否则他的内心同样会产生恐惧,会极端害怕自己被抛弃,总觉得生命有所匮乏,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己没人爱,不值得人疼……而处于这种内在煎熬中的生命,只能把所有的能量都用于自保求存,填补坑洞,而非用于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父母对孩子的爱,帮助孩子在这个世界建构起安全感、归属感。在孩子生命自我建构的这十几年中,父母以及随后参与孩子生命构建的其他教育者,都应该有意识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逐渐满足他们。尤其是要满足他们对有美感、有界限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在生理需求被满足后,会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就像马斯洛所说,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从生理需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和其他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更高层次的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养育者和被养育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此方面依然矛盾凸显: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爱,仅仅在于满足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穿用度一应俱全,而对于孩子的其他心理需求却茫然不知,更不要说去给予滋养了。

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曾在2001年拍摄了一部记录中国孩子童年生活的纪录片——《幼儿园》。片子以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的孩子为拍摄对象,分别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共3个班的孩子们在14个月里的生活。导演认为这种如实观察记录的方法,让我们成年人有机会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也审视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原本在成人的印象中,孩子的童年理所应当都是美好的、快乐的、单纯的、无忧无虑的。然而导演在观察、记录之后却发现,这些“美好、快乐、单纯、无忧无虑”其实都是概念化的标签,这些标签和孩子们的真实处境相关度并不高,原来我们成人并不曾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

导演在拍摄之初想记录的是,从幼儿园这一社会一角的细微之处,折射出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如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发展一样突飞猛进。然而拍摄结束后,导演在一边回看一边剪辑时,却异常揪心,他说:“因为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些东西是我自己原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会在某种程度上颠覆我原来的认知……孩子世界影射中国的所有问题。”

问题即机会,如果我们能透过孩子的童年看到成人的问题,透过幼儿园看到社会的问题,那我们也应该能够透过童年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透过我们的家庭、学校解决社会的问题。克里希那穆提说:“生命是一泓深泉……正确的家长和老师不会依赖于某种教学方法,而是会去研究每一个正在展开的生命。”因此,父母和老师都必须重新教育自己。正确的教育伴随着我们自身的转变而来。孩子是爱的源泉,引领我们去发现童年的秘密、生命的秘密。

每一个新生命都是带着自己发展的蓝图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之责便是提供环境协助孩子自我实现。就像怀胎十月,妈妈为宝宝提供了最适合他身体发育的子宫一样,一个有营养能够滋养生命的环境应该满足孩子被接纳、被重视、被尊重的需求,应该是一个有选择的空间。有了适宜成长的环境,生命便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