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杜乘风封开国县子爵
郑家的拉拢只是一个开始,郑弘文今天来只是一个试探,采取了温和的方式。
他没有想到杜乘风最后的态度那么强硬,让他一度感觉,杜乘风从最开始没有和他谈的意思,或许一开始只是在玩弄他想套他的话而已。
不得不说,郑弘文真相了。
郑弘文在想,既然杜乘风如此的不配合不识相,或许真的要如父亲所说,必要时可以动用一些非常手段呢?
自己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如果被其它世家或者势力得手了,那他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郑弘文在这准备暗自谋划,暗地里其它一些势力也开始行动了起来,只是杜乘风暂时还不知道而已。
话说李世民回到甘露殿后,立即就让人拟旨封赏杜乘风。
父皇说得对,对杜乘风必需要趁早做出表态,先安抚一下。
不然就真如父皇所说,到时就是彻底寒了人家的心了。
为了表示诚意,李世民还特意让自己的太监总管和李孝恭一并去杜乘风府上传旨。
让李孝恭一并去传旨,这是明显有亲近拉拢的意思了。
原本李世民还想着将这个封赏昭告天下,让大唐百姓都知道杜乘风的功绩,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杜乘风在民间的地位。
可是突然一想:杜乘风所提出的治蝗四策、活字印刷术现在这个时候都不适合昭告天下。
一旦李世民把蝗灾的消息公布于众,以大唐百姓几百年来对蝗灾的恐惧心理一定会引起民心大乱。
百姓对蝗灾的恐惧由来已久,已经根深蒂固。包括许多朝廷官员都是一样。
甚至很多人认为:吃了灾虫,会得罪上天。百姓们因为害怕触怒神明所以蝗灾一来就只能求助上天,然而尽管如此,蝗灾依然是一次比一次猖獗,没有一点效果。
在没有杜乘风的治蝗四策之前,就连李世民自己一度都认为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因此可以想像得到,一旦朝廷公布蝗灾的消息,可想而知对百姓会有多大的影响。
自杜乘风的治蝗四策验证有效之后,朝廷一直未能进行有效的实行,就是因为考虑到如何稳定民心。
在李世民看来这事还得找机会让杜乘风来解决才行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杜乘风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至于活字印刷术在李世民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后更加明白:这是对抗名门望族的强大利器。
现在自己根基还不稳定,内忧外患,名门望族的势力依然不可轻视,所以也只能徐徐图之悄悄进行。此事暂时还是不可为之呀。
唉!李世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甘露殿的门口,仰头看着外面广袤的天空,心底满是无奈。自己手握大唐广阔江山,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看来老祖宗们果然还是说得有道理的。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不过李世民相信自己一定能披荆斩棘扫平一切障碍的。
郑弘文离开府上没多久,李孝恭就喜气洋洋地带着太监总管高公公急急忙忙地来到了杜乘风的府上。
知道李孝恭是王爷后,家丁们把两人安排在会客厅以后就立马去通知杜乘风了。
杜乘风没见过高公公,见到李孝恭亲自上门倒是有他有一丝的意外。
说到底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介平民,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能让大唐有名的王爷两次上门拜访也算是与有荣焉了吧。
不过李孝恭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新买的院子,想来应该是卢掌柜告知于他的吧。
杜乘风快步走进会客厅招呼道:“王爷亲自上门拜访,小子姗姗来迟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至于高公公则被杜乘风想当然的忽略了。
李孝恭客气道:“乘风小兄弟现在是大忙人,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李孝恭第一次来自己的府上的,杜乘风心道怎么也不能怠慢了人家。
眼睛瞟了瞟会客厅的桌子,见上面摆着几盘普通的糕点,想来李孝恭身为王爷这些已经是吃得多了。
想了想,招来伺候在一旁的丫环吩咐道:“你去我书房的桌子上把我新做的春茶泡一壶给王爷和这位公公大人呈上。”
“是,少爷。”丫环欢快地小跑着泡茶去了。
杜乘风也在李孝恭对面一沙发上坐了下来。杜乘风府上的家具可都是经过他这些日子改造过的。
照着现代的样式让木匠重新制造上面还垫了厚厚的软垫子,较之大唐现在的胡榻坐起来舒服得多。
“王爷今日登门拜访,不知道是……?”杜乘风坐定之后问道。
李孝恭摆了摆手,指着旁边的高公公说道:“乘风小兄弟,今天本王只是陪客。这位才是正主。这是皇上的贴身太监,太监总管高公公,高公公来这是传旨的。”
李孝恭说完一脸笑容地看着杜乘风。皇上当时决定派自己来杜乘风府上一起传旨,李孝恭是十分认同的。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长安的住处,无奈之人还是问了卢掌柜才得知。
杜乘风一听连忙站了起来,对着高公公拱手真诚地说道:“这位公公大人,小子刚才不识公公大人身份,多有怠慢还请见谅。”
怎么说这位也是李世民身边的红人,因此该有的礼节杜乘风还是要给到的。
而且太监多半都是苦命之人,因为某些原因,心理多半有些畸形。
这类人不能以同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得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这样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只是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杜乘风看向高公公的眼光很平静,起码不会让对方感觉到看向李孝恭和看向他的目光有什么不同。
杜乘风的眼神让高公公感觉很舒服,对杜乘风的道歉也是欣然接受了。
高公公来时李世民刻意叮嘱过:这位杜乘风乃是大唐现在不可多得的妖孽天才,是大唐的福星,万不能以常人待之,万不可对其摆架子,或是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