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动:中国反腐肃纪全景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公车弃置”让车改意义缩水

公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虽然一些地方表面是在按照国家政策进行车改,但结果却令人觉得有些变味。

据南方都市报2014年10月30日报道,深圳坂田200辆公务车被弃置小区两个月,长期弃置导致灰尘覆盖、轮胎凹陷,曾经风光的公务车如今却成僵尸车,让市民反映此举造成新的浪费,也对周边居民停车造成妨碍。而这批看似数量庞大的车辆,还只是深圳市众多封存待售公车的冰山一角。

此现象并非孤例。自中央启动全面车改以来,全国各地弃置的公车,总量恐怕也是相当惊人。在中央严令之下,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超标公车,在各种因素的左右之下,也难免会面临弃置的结局。

实行公车改革,让超标车停驶,仅是第一步。而最终拍卖公车,让这些拍卖所得将当初购置公车时所花费的大打折扣的钱重归财政,以车补替代公车,才算完成。超标公车长期大量被弃置,加之缺乏相应管理,必然会造成公车损耗严重,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浪费,甚至流失。

“公车弃置”让车改意义缩水,这显然与车改方案谋划不细、后续管理缺乏连续性及效率低下有关,也同公车拍卖烦琐的程序和市场销售密不可分。同时,目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众不清楚超标公车情况,缺乏足够的外在监督,致使部分公车使用者心怀侥幸,期待坐等“风头”一过,再让车轮滚动起来。

当前,有些地方出现大量封存公车弃置,这无疑给相关部门发出了这样一个警示——闲置公车的安放、保养、拍卖等一系列的后续管理也是车改的关键环节。按照中央的规定各省市都相继设定了公车退出时间表,但很多地方却把交车等于车改,并且还出现如此公车待处置扎堆的现象。

由此可见,为避免出现公车弃置现象,从中央层面,对超标公车的管理还宜“集中一盘棋”,进行全面、周密的统筹,而不是任由各地自行发挥,造成拍卖过程和时限的弹性过大。还须出台一整套相关处理办法,包括处理流程、时限,建立统一的改革时间表,各个层级的执行机构按此推动车改。

超标公车封存后,相关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及媒体监督,消除因为信息壁垒而造成不必要误会。而各车改单位应派专人负责拍卖车辆的管理工作,定期发动、保养和维护,确保车辆处于正常状态,能够正常移交拍卖。

拍卖是公车改革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做到过程透明化,面向公众开放,并为此建立反馈机制,一旦存在公众质疑、投诉需第一时间予以处理回应,以免出现拍卖密不透风甚至“自己人买自家车”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