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87/25674587/b_25674587.jpg)
第四章 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快乐的主人是自己
谁能主宰你的快乐?答案当然是你自己!
一次,一位知名电视主持人在其节目里特别邀请来了一位古稀老人。这位特约嘉宾年岁甚高,但说话风格却是坦荡直白,不加任何雕饰。在观众眼中他就像一位老顽童,精神抖擞而又快乐无比。在整场谈话过程中,老人不时流露出他特有的天真与机敏。许多次,大家都被他的回答逗得捧腹大笑。观众们都非常喜欢这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主持人自然也不例外。现场的每个人都沐浴在一种欢乐的气氛中。
节目最后,主持人讨教老人快乐的秘诀:“跟我们讲讲你快乐的秘密吧。”
“没有什么秘密呀,”老人回答道,“我什么秘密武器都没有。我身上有的大家都有,一个鼻子一双眼,你们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在每天清晨醒来,我都会给自己两个选择——快乐或者是悲伤,你们猜我怎么做?我选择了快乐,然后快乐自己就跑来了。”
一定会有人觉得老人的解释太过于简单,也可能有人会认为那是因为他不谙世事所以才会让选择变得容易,才能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快乐。但是亚伯拉罕·林肯却可以为我们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位伟大的领袖说过只要脑中想着快乐,人就能变得快乐。同样,悲伤也会借助相同的方法轻而易举掌控你的生活。只要你选择了忧伤,并且一直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结果一定会是一团糟,你会因此而饱尝苦果。但是,若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事情就会发生逆转。对自己说:“一切都会顺利起来,生活是美好的,我选择快乐相伴。”你将会愿望成真。
快乐是孩子的专属
快乐是孩子们的专利。如果一个人在进入中年甚至是老年时还依然能带着一颗童真的心,那么他一定会是一个快乐的人。原始的快乐是自然的恩赐。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孩童般纯真的心,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快乐。所以,永远都不要让自己的心老去,不要再为一些无谓的烦琐之事而浪费活力,不要让自己变得老谋深算。
我的小女儿伊丽莎白已经9岁了,对快乐她有自己的理解。有一天我问她:“亲爱的,你快乐吗?”
“当然,我很快乐。”她回答道。
“那么你每天都这样快乐吗?”我继续问她。
“是的,我天天都那么开心。”她回答说。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那么开心?”我问。
“不知道,”她执著地说道,“反正我就是觉得很开心。”
“不可能啊,总是有一些事情才让你变得快乐。”我和她争论起来。
“好吧,”她说,“让我来告诉你吧。我的同学,他们让我觉得开心,我很喜欢他们。我在学校里的日子也很快乐。我喜欢去学校上课(我没有教过她这些),喜欢所有教我的老师。我还喜欢去教堂,我喜欢主日学校和那里面的老师。我爱姐姐玛格丽特和哥哥约翰。我爱妈妈和爸爸,生病的时候是他们在照看我,他们爱我,疼我。”
这就是伊丽莎白的快乐。在我看来,她的快乐包括下面几个因素:同学(也是她的同伴)、学校(那是她学习的地方)、教堂和主日学校(她在那里获得了信仰),姐姐、哥哥、妈妈和爸爸(家给了她爱的感觉)。所以快乐其实很简单,若是能拥有以上这些,那便可以称得上是拥有了全部的幸福。
一次,男孩和女孩们被召集起来做调查,要求写出最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孩子们的回答让人意外。一位男孩这样写道:“我喜欢看燕子飞过天空,看清澈见底的湖水上漂着小舟。我喜欢列车飞驰而过的感觉,喜欢抬头看起重机把货物缓缓吊起。我喜欢家里小狗水汪汪的眼睛。”
女孩子们写的则是:“街灯倒影湖中,红瓦点缀绿树的景致最美;袅袅的炊烟、红天鹅绒的丝段以及星夜里的那明月最能打动我们的心。”生活像是一本图画书,收藏着无数美妙的画面。所以只要能够怀抱一颗纯净的心,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就可以体味这其中蕴藏的平凡的浪漫。像孩子一样去感受这些最简单的快乐吧。
人其实都是自寻烦恼的生物,当然社会问题之类除外,因为它们不能为个体意志所改变。尽管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还是被自我建立的生活态度所控制着。感觉快乐或是悲伤成了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
“4/5的人本应享受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可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说过这样的话:“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幸福。”我不知道那剩下的1/5的人是否都得到了幸福,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所遇见的不幸的人实在不计其数。生活中最简单的愿望莫过于“幸福”二字,既然它是人们最希望拥有的状态,那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做点什么来收获这样的幸福。快乐其实不难寻找,甚至是触手可及。只要有希望,有信念,有行动,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快活人。
生活中少不了困难和挫折,但如果仅仅因为这些而将幸福的感觉冲淡,将不快乐的情绪纠结在自己心中,这样的人真是非常可怜。我们无法阻挡困难的出现,却能阻挡不快乐的情绪,将不快乐归结于人生的艰难困苦的人愚蠢至极。
与其重复不断地制造不快,不如花一点时间来学习怎样获得快乐。可以肯定地说,人们从酿造忧愁的情绪开始到最后陷入苦恼之中,这一切完全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去培养一种忧患情绪,比如想着所有的事情都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我们同样也会去问为什么别人可以不劳而获,而自己却不能得到应得的那份。
悲伤很多时候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情绪。人经常会觉得满是痛苦,希望渺茫,甚至是憎恨整个世界。这个不快的过程通常是由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忧虑所激发。幸运的是,这本书会教我们如何去克服这些消极情绪。我之所以在这里花那么长的篇幅来分析悲伤产生的原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人们强调大部分人的不快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此,既然人可以自己制造烦恼,也就可以自己制造快乐。
我在火车里的一段奇遇应该算是个绝好例子。那是一个早晨,老式的普式车厢内,大概有半打的人都挤在男士盥洗间里刮胡子,我也是其中一个。尽管整晚的时间大家都是在那么一个狭小的车厢内度过,却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对身边的人道一声早安。陌生人依旧是陌生人,没有人交谈,大家都是喃喃自语。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先生带着微笑走了进来。他向在场的所有人道了声早上好,不过得到的却是敷衍的回应。接着他开始哼起小调刮起胡子,无意识地,他的调子里露出了一点乐观者的味道。这自然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最后一位乘客开口讽刺地问道:“一大清早起来就那么开心,昨晚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当然,”哼小调的先生回答说,“我很快乐,我觉得满心欢喜。这是我的习惯,每天都以最快乐的状态开始生活。”
他只做了那么一句解释,但是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在离开那间屋子之后都在脑子里回味他说的话:“我习惯让自己快乐。”
这一表述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快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生活态度。有这样一段话:“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的,常享丰筵。”换句话来说,培养快乐的心,就是培养快乐的生活习惯。生活就像是一场不间断的盛宴,所以我们应该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学习快乐即是一个创造快乐的过程,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培养快乐的方法
培养快乐的习惯很简单,只需要练习快乐地思考。列出所有让你觉得高兴的事情,然后每天都在脑中将它们放映一遍。一旦发现有忧虑情绪偷偷溜进了你的思绪中,请立刻将它拦截,尽全力把它赶跑,用快乐的心情去取代它。每天清晨起床前,给自己一个在床上放松的机会,让所有快乐的情绪飘进脑子里,让所有希望发生的幸福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闭上双眼,尽情体味其中的快乐,积极的情绪会带领你将梦想转变为现实。不要假想不幸的发生,若是如此,便真会把不幸带进现实生活。人总有捕风捉影的习惯,事无大小,都会引发情绪上的波动。待到那时,你将会陷入疑问的深渊:“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针对我?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一团糟?”
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只因为每天你都在用坏心情做生活的起点。
所以从明天开始,试着用下面这个方法来驱赶自己的消极情绪。下床前,大声将这句话朗读3遍:“这是最有意义、最美好的日子。我们在其中高兴欢喜。”想象着这句话已为你所用,并对自己说“我在其中高兴欢喜”,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和高亢清楚的声音重复多遍。这是消除消极情绪的最佳方法。如果能每天在早饭前将这句话重复3遍,并且细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意义,那么你将会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改变一整天的走向。
你可以在穿衣、刮胡子或是用早餐的时候,响亮地说出下面的这些话:“我坚信接下来的一天会充满奇迹。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我感觉自己身体健康,精神奕奕,情绪饱满。能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件美妙的事情。我感谢所有曾经拥有、现在拥有、以及将来拥有的东西。一切都会变得顺利,因为幸福就在我身边。我感谢自然赐予的一切。”
我曾经认识一个整天生活在忧虑中的男人,他总会在早餐时间对妻子说这样的话:“今天又会是艰辛的一天。”这是一个怪癖,尽管有些时候他并非真是这样想,但在他看来,如果将未来的一天说成是困难的一天,那么一切都只能变得更好,而非更坏。他把这当作自我安慰。不过可惜,几乎每一天他都过得非常糟糕,他很少有机会感受所谓更好的结果。这当然不足为奇,因为一个没有信心的开始必定不会有意料之外的美好结局。事实上,这位先生正是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因此,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就请记得在每一天开始的时候都让自己坚信快乐一定存在。这样你才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存在着许多的意外惊喜。
当然,光有坚定的信念而没有实际的努力是不行的。尽管信念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我们依然需要实践,要学习保持快乐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快乐生活的原理之中最简单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求我们拥有爱与希望。强大的信念与美好的希望可以激发出惊人的力量。它们是快乐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