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古埃及人一样旅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古王国(公元前2686 –公元前 2181)的旅行

古王国时期,埃及人的旅行更加频繁。Szpakowska (2008)确认这一时期埃及历史的主要特征是强大的中央政府。法老借由神权,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古王国时期,政策的完善、艺术的繁荣和公共工程的兴建使得旅行变得越来越频繁(Gardiner, 1961)。

Kamil (1993)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南方。尤其是阿斯旺正式成为埃及的南部边界之后,这种自由旅行就变得频繁了。根据这一观察结果,他假设这种前往阿斯旺的旅行最终变成一种定期去埃及国境外的习惯。他将之称为“出境旅行”。

阿斯旺不是古埃及人唯一好奇的地方。萨胡拉王是乌瑟卡夫王的继承人,他就是古王国时期一位典型的“资深游客”。这位第五王朝的法老享国十四载(Fakhry, 1991)。今天黎巴嫩的贝鲁特附近发掘出的文物描绘了他的大船队自比布鲁斯返回时的景象(Brier & Hobbs, 1999)。

斯尼夫鲁王,第四王朝的缔造者,因其在几次远行中向诸多邻国扩张,而成为古王国时期最闻名的法老之一。他曾派出四十艘大船的舰队远航至比布鲁斯和腓尼基海岸(今黎巴嫩),将雪松木带回埃及。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保存完好的木材在他代赫舒尔的金字塔里。这些木材有可能用于固定支撑金字塔的石结构(Fakhry, 1961)。

根据Ward (1963)的假设,古王国时期建造纪念碑必须进口木材来制作杠杆。对那些从比布鲁斯返回的船员们来说,斯尼夫鲁王前往黎巴嫩的远行不仅有趣,而且意义深刻。他们为法老带回了远近闻名的优质雪松木。

古埃及人是已知最早的航海民族。Gadalla (1999)宣称,胡夫王船只的发掘足以证明埃及人可以远航至外海,抵达更远的国家。该船现藏于吉萨胡夫大金字塔旁的博物馆中(参见图13、14)。胡夫船发掘于1954年左右(同上),是莎草船的完美范例。这艘王室船只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考古发现之一。Hunt (2008)将其称为古埃及最著名的一艘船。胡夫船由一千二百片雪松木制成,有141英尺长,静静躺在大金字塔旁的特展厅里。

图13-吉萨的胡夫船

图14-胡夫船的设计

来源:Hart (1990)

总之,古王国的丧葬船和船坑是古埃及旅行的重要证据。尽管对于船只和船墓的功能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Černý (1955)指出,第一艘船指向东方,第二艘船指向西方,应该还有两艘船没有发现。Černý假定这四艘船是以法老的意志将他的躯体导向天国的四个方向。

也即是说,Černý相信在胡夫大金字塔东部和南部的四个船坑有四艘船,确定天国的四个基本方位,就可以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笔者认为会有另一艘真船(第五艘),将尸体运下山谷。

Altenmüller (2002)另阐述了数位学者对古王国船墓的不同观点和解释,见下:

Fakhry认为这些船是死者用于地下世界旅行的,其中只有两艘可以被称作“太阳船”。这一观点立足于金字塔铭文的记述。

与之相对的是,Abu Bakr和Mustafa认为胡夫的五艘船都有不同的作用。其中三艘是为了航向冥界的宗教中心,诸如赫里奥波利斯、塞易斯和布托。第四艘船用于加冕礼。第五艘船可能作为“荷鲁斯之子”参与加冕礼,也可能是为了将法老的木乃伊从孟斐斯运至安葬地。

Verner提出另一观点,觉得丧葬船的基本用处可能是为死者在冥府提供交通工具。Altenmüller和笔者同意这一解释。根据古王国不同时期普遍适用的象征主义来看,这一解释也是合理的。

除了吉萨的大船坑之外,斯堪的纳维亚探险家海尔达尔也通过实验证明古埃及人可以在欧洲航海家之前到达美国和墨西哥所在的新大陆(Gadalla, 1999)。海尔达尔很喜欢墨西哥的金字塔,认为它们是古埃及人所建,或者至少是受到了埃及人的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海尔达尔乘着和古埃及人一模一样的莎草芦苇船,从非洲西海岸出发,航行到了美国。

如上所述,法老对探索新土地的兴趣并不亚于现代探险家。

古王国时期的铭文表明埃及人迁移得更为频繁。旅行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是前往地平线上未知之地的一项使命。现存文献不把旅行当作一种仪式,也不对传说进行结构分析。根据古王国时期人们的自述,大家都意识不到自己穿越了边境,也不会表露出英雄远征之类的情感。旅行是出于经济或者政治的考量(O'Connor & Quirke, 2003)。

为什么旅行在古王国时期越发频繁,至今依然存在疑问。Bleiberg (2010)宣称居住在金字塔村落中的建筑工人得以免除税赋和兵役,激励他们劳作得更有效率。由此可以认为,税负和兵役的豁免促使埃及人更频繁地旅行。从经济角度来看,金字塔建筑工在得到法老赏赐和保障之后可能就会去旅行。

乌尼在任职上埃及总督之后,和他的情妇一起去了“先前从未有人到达的”地方旅行,比如耶布(即今日的象岛)和伊赫拜特(参见图29)。Wilkinson (2011)宣称,是佩皮一世之后的法老迈伦拉王任命乌尼为上埃及总督。这一官职极具战略意义。乌尼的旅行给故土的金字塔带回了一扇花岗岩假门和小金字塔尖。他把旅行的细节都记在了自己的墓志铭上:

“在这一次旅行中,我(和他们)一路向北,乘着六艘游艇、三艘八肋拖船,抵达了‘光中的迈伦拉’金字塔。先前诸王治下都不曾有人抵达耶布和伊赫拜特。陛下所命诸事一一得以奉行。”

(Lichtheim, 1973:21)

Douglas和Teeter (2007)提及了行省权力的膨胀与中央权威的倾颓,这是古王国(尤其是第六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古埃及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得到了发展,商贸旅行也随之增加。与非洲的贸易在古王国时期得以拓展。第六王朝时霍克侯夫与努比亚的商旅就是其中突出一例。尼罗河瀑布区的花岗岩中开凿出了运河。珍贵的商品从邦特之地进口而来,造船材料由尼罗河运送到最接近红海的地方(科普托斯),穿过哈马马特谷,到达海边的造船工坊(Kamil, 1996),参见图15。

科普托斯(尼罗河上最接近红海的地方)

哈马马特谷

图15-科普托斯的位置

来源:Ward (2006)

消遣旅游也变得更加频繁了。关于古埃及这一时期消遣旅游的增加,有必要在下一部分着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