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自认为很努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缺乏规划的【努力】只是瞎忙

做同样的事,有人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有人却只得吞下失败的苦果。这就是俗话说的“同人不同命”。不知你在发出这个感慨时是否想过,到底是“同人不同命”,还是你不够努力呢?

莫道同人不同命,只因做了无用功

命运从来就不公平。有的人出生在富贵之家,有的人出生在贫苦之家。后者需要花很多年的努力,才能获得前者唾手可得的东西。如果你不是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就得老老实实去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古今中外有不少成功人士也曾经是苦孩子。你在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时,他们却在努力挑战世界的偏见,拼命闯出一条道来。

时至今日,关于生育的迷信屡见不鲜。而在巫术横行的古代,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要遭受世人的白眼。比如“五月子”。

所谓“五月子”,指的是农历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又称“五日子”。生在端午节这一天并不意味着好命,反而是恶命。从先秦时代开始,民俗就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男孩会祸害父亲,女孩会祸害母亲。还有一种说法是:“五日子”长到门户那么高的时候,就会祸害自己;没长到时就会祸害父母。因为这个迷信,很多端午节出生的孩子都被当成天生的祸种,不被父母疼爱,甚至遭到遗弃。

但是,并非每个“五月子”都只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悲催人生。也有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打破了世俗偏见,成就了一段佳话。比如,战国四大公子中最先出场的孟尝君。

孟尝君的父亲靖郭君贵为齐国丞相,有四十多个儿子。按照宗法制,孟尝君的母亲是贱妾,他又是个“五月子”,不可能继承家业,但他做到了。

当初,靖郭君怕“五月子”害了自己,要求贱妾抛弃孟尝君。但孟尝君的母亲还是偷偷将他养大。直到孟尝君长大成人时,他才在母亲和兄长的引荐下与父亲相认。

靖郭君对孟尝君的母亲大发雷霆:“我让你把这孩子丢了,你怎么敢偷偷把他养大?”

孟尝君对着父亲顿首大拜,然后反问道:“父亲不准母亲养育我,可有什么依据?”

靖郭君说:“五月子不吉利。他们长到跟房门那么高时,就会祸害父母。”

孟尝君反诘道:“请问父亲,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呢,还是由房门决定呢?倘若我的命运由上天来决定,父亲又何须忧心呢?倘若我的命运由房门来决定,那么父亲只要把房门加高到我摸不着的高度就能保平安。”

靖郭君无言以对,只得说:“你不要说了!”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儿子的能言善辩,但多年形成的偏见并未改变。孟尝君以巧妙的说辞迫使父亲承认自己的儿子身份。此后,他没放过任何表现机会。

有一回,孟尝君问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靖郭君回答道:“孙子。”

孟尝君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靖郭君答道:“玄孙。”

孟尝君再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

靖郭君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孟尝君话锋一转,说:“父亲做齐国丞相很多年了。到现在已侍奉了三代国君。可是齐国的版图并未扩大,咱们私家却积累了万金财富,门下也没出一位贤能之士。孩儿听说,将军的家族必出新的将军,丞相的家族必出新的丞相。可是看看现在,您的姬妾生活奢靡,绫罗绸缎多得用脚践踏都不觉得可惜,而士人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您的仆奴有吃不完的粱肉,士人却连糠菜都不够吃。然而,您却只想着增加私财,把好处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完全忘记了咱们齐国在天下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自认为这是个不正常的现象。”

孟尝君的肺腑之言让父亲幡然醒悟。从此以后,靖郭君让这个“五月子”来管理家业,接待宾客。孟尝君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招揽了许多宾客。随着宾客往来的不断增加,他的贤名传遍了各诸侯国。列国都派出特使到齐国来,请求靖郭君立庶出子孟尝君为继承人。靖郭君欣然同意。这才有了养士三千、名动天下的齐国贤公子孟尝君。

无独有偶,东晋名将王镇恶也是五月五日出身。家人都因为“五月子害父母”的习俗而忌讳,想把他过继给别的家族。但是他的爷爷,前秦军事家、政治家王猛看到孙子的样貌后感到惊奇。他对众人说:“这将是个不平凡的孩子。古代的孟尝君也是‘五月子’,却做了齐国丞相。这孩子在未来会让我们家门兴旺的。”于是,王猛为孙子取名“镇恶”。后来,前秦灭亡,十三岁的王镇恶随着叔父王曜到了东晋,成长为一代名将。

大多数受民俗歧视的“五月子”,只能在周围人的白眼下委屈过活。而孟尝君与王镇恶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打破了世俗对自己的偏见。特别是孟尝君,俨然成为贤公子的标杆。后世常以“小孟尝”来比喻那些轻利重义、喜好结交豪杰名士的贤达之人。

也许你的起点很低,连普通人都有的条件都没有。但是,只要你不向命运低头,总有改变命运的希望。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但这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然而,“同人不同命”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有时候,失败者的确是缺少一点运气。但更多情况是失败者没努力到点上,做了无用功。

齐国的国氏家财万贯,宋国的向氏家徒四壁。向氏不甘贫贱,来到齐国向国氏请教发家致富的秘诀。

国氏说:“我之所以富裕,是因为善于‘偷盗’。当初我也很穷,但自从开始偷盗时,第一年积攒的财产就够自己开支,第二年的生活就十分富足,第三年就家业兴旺了。到后来,我不但富甲一方,还经常救济州里的乡亲……”

向氏还没听完国氏后面的话,就兴高采烈地去做小偷。他非常卖力,跳墙打洞无所不用其极,但凡眼睛能看到、手能触摸到的东西,没有一样不顺手牵羊的。没过多久,向氏就因盗窃被官府问罪,连以前的积蓄都被罚没。他非常恼怒,认为是国氏欺骗了自己,于是登门大骂。

国氏问清原委后,感叹道:“唉!你把‘偷盗’的方法用错了。我偷天时地利,让雨水滋养我的庄稼。偷山石木材来建我的房屋。水中鱼鳖,陆上禽兽,凡是自然界的资源,没有我不偷盗的。这些都是天生出来的东西,并非我原本所有,所以我才说是‘偷盗’。我‘偷盗’自然之物,自然不会有什么灾祸。至于金钱珍宝都是他人积累的财富,哪里是上天赐予你的资源呢?你不偷自然之物,却盗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被问罪又能怪谁呢?”

向氏听完这话,羞愧得无地自容。

故事中的俩人都在努力“偷盗”,结果国氏富甲一方,向氏却受牢狱之灾。这真不能说是“同人不同命”,纯属向氏自己做了无用功。其实,国氏所说的“偷盗”,指的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归根结底,无非是勤劳致富。向氏误以为他说的“偷盗”真的是盗窃他人财产,沿着错误的道路努力,最终自食其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一生下来就要与不公平的命运做斗争。无论你是优势一方还是劣势一方,要获得幸福快乐,都不能不付出相应的代价。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代价就是努力拼搏流下的汗水,屡次挫败带来的痛苦。如果你能挺过去就可以脱胎换骨,扼住命运的咽喉。反之,只能沦为整天抱怨“同人不同命”却又不肯下足功夫的懒惰者。当你想感慨“同人不同命”时,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真的尽力了吗?自己用的办法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恭喜你找到了真正的差距。然后,与那些成功者做同样的事。假如你真的和成功者一样努力到了点子上,迟早会有同样的好命。付出努力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是一件让人郁闷的事。劳而无功的原因有很多。但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水分”。

你的“努力”有水分吗

同样每天在健身房里待两个小时,接受同一个健身教练的指导。但在几个月后,A君练出了漂亮的肌肉,B君依然大腹便便。

朋友们一问才发现,A君在健身房里做的事有:训练、另一组训练、其他的训练,B君在健身房里做的事有:训练、找妹子聊天、看人家训练。如此一来,A君的每日健身计划是实打实地完成了两个小时,B君的“两个小时”健身有很大的水分,实际健身训练时间不足一个小时。两个人的健身训练是否足够努力,骗得了外人,骗不了肌肉。训练质量最终也直观地体现在了他们的身材上。

前奥林匹克先生施瓦辛格年轻时拥有极其雄健的身材。如今他已年近古稀,身材大不如前,却毅然超过了许多壮汉。这都要归功于他年轻时的刻苦训练。与其他运动员相比,施瓦辛格不仅在训练时长上投入更多,而且都是心无旁骛的认真训练。毫无半点水分的努力,是他成功的窍门。

有些学生上的补习班不多,但成绩还是很好。有些学生在课外请好几个辅导老师,但成绩还是提不上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学校上课时的认真程度。

从理论上讲,学生们在校听课的时间一样长。但有的人听课认真,有的人上课经常走神,甚至睡觉。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学习掺杂了很多“水分”,有效学习时间也许还不足一个课时。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外补习再多,也只能抵消上课睡觉造成的水分。

当努力存在水分时,我们浪费的不只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难以估量的潜在机会。

战国时的魏惠王觉得自己治理国家已经够殚精竭虑了,可还是有很多问题让他感到困惑。比如,在饥荒年间,他会很快下令把灾民迁移到未受灾地区,但魏国的人口并未因自己的励精图治而增加。又如,魏国曾经号称天下最强,却东败于齐国,西败于秦国,南败于楚国,从此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回头。

魏惠王非常迫切地想摆脱困境,于是大行敬贤之道,厚遇诸子名家。特别是屡次向儒家亚圣孟子求教。孟子讲了很多仁政的道理,但魏惠王并没能让魏国重整旗鼓。他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

家国兴衰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魏惠王复兴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努力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在他执政期间,齐国与秦国先后崛起,并重创魏国。而这两国各有一个关键人物原本在魏国效力,他们分别是军事家孙膑与政治家商鞅。孙膑被同门师弟庞涓陷害的事,可谓家喻户晓。魏惠王听信庞涓诬告,对孙膑施加了膑刑,把一个不世出的将才差点迫害致死。这也是孙膑后来投奔齐国的根本原因。商鞅在入秦前是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部下。公叔痤在临终前曾经举荐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但魏惠王完全没当回事。于是商鞅离开魏国,到秦国变法,把一个弱国变成了魏国最大的劲敌。

后来,魏国被齐国和秦国连续打败,变得一蹶不振。魏惠王才想起要礼贤下士,重用人才。但他并不像齐威王和秦孝公那样诚心求贤。找长于学问而短于实务的孟子问计,只是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姿态,而非真心重用。到头来,不但学问家孟子离开了魏国,纵横家张仪也到了秦国。魏惠王固然想复兴魏国,但虚伪的“求贤”让所有的努力都饱含水分,毫无实际意义。于是,空有“敬贤”之名的魏惠王,始终招揽不到真正的栋梁之材。

大家都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做事缺乏毅力的表现。正如健身,不每天坚持训练,根本达不到效果。换个表达方式,即这种“努力”的水分太多。

这个世界上有10%的人是高智商天才,有10%的人愚钝得什么都做不好,80%的人都是中等资质的普通人。天才学东西快,做什么都容易上手,不像普通人做事那么费工夫。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还没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后天的努力。资质相当的人从同样的起点开始奋斗。谁的努力更多,谁的成长就更快;谁的努力水分少,谁的进步就更坚实。西晋文学家左思文采出众。他的文章曾经大受世人赞美,为了传抄其文,竟然让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出处。但实事求是地说,他并非少年天才。

左思出身儒学世家,少时曾经学过钟、胡书、鼓琴,却样样失败。其父左雍对友人说:“左思学东西还没我小时候快。”这话让左思大受刺激,他没有放弃,而是加倍努力学习。

他写文章时非常认真,《齐都赋》精打细磨花费了足足一年。后来他又立志写《三都赋》,因自觉见识不广而担任了秘书郎一职,并向许多人请教。秘书郎的工作是编修国史,能接触大量资料,这让左思的视野与知识储备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写好这篇赋,他花了十年时间反复构思和修改,并在家中各处都设有纸笔,每想到一个好句子就马上记下来。就这样,左思通过完全不带水分的努力,终于写成了著名的《三都赋》。

左思相信自己苦修来的文才不输给班固、张衡等前代名家。他职位不高,没什么话语权,怕作品被埋没,于是带着《三都赋》去拜访名士皇甫谧。皇甫谧非常欣赏左思的文章,亲自为《三都赋》写了序。后来张载、刘逵等人又分别为《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做了注释。于是士族豪门之家争相传抄《三都赋》,引发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有趣的是,大文学家陆机也在写《三都赋》,听说左思也在写时曾经嘲讽说,要拿这个粗鄙之人(指左思)的文章来封盖酒瓮。结果《三都赋》流传之后,陆机惊叹不已,认为自己写不出更好的文章,故而放弃了这个题材。他一把火烧掉了自己以前写的《三都赋》手稿,表示辍笔。

毫无疑问,左思并不是西晋最顶尖的文豪。但他硬是凭借多年的反复锤炼,写成了震惊整个文坛,让嘲笑他的大文学家陆机都自叹不如的《三都赋》。有一点需要指出,陆机不是倚仗天才而不肯努力的人。他同样勤学好问,才能达到文坛领袖的水准。

由此可见,天赋一般的人也可以通过不带半点水分的努力,完成一件令天才都赞不绝口的事。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用功却进步很慢,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水分。假如没有,那就继续努力,像左思那样突破自己的瓶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假如有的话,请榨干水分,别让自己的努力像泡沫那么虚空。缺乏规划的勤奋,必定事倍功半。如果不在战略层面勤于规划,就会在战术层面疲于奔命。这种表面上的勤奋,反而是一种隐晦的懒惰。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懒惰

有些人看起来非常勤奋,忙得天天连轴转,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在旁人眼中,这种全力以赴的姿态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但一到考核时,大家却发现,他们的成绩并不和“努力”成正比。明明很努力了,却没能超越他人轻轻松松就做到了的水平。真是得不偿失。

但是,大家别急着为这些“努力家”感到惋惜。你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他们之所以这么勤勉,其实是为了弥补自己不断出现的疏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被德军的“闪电战”打得猝不及防,百万主力大军被消灭。为了阻挡敌军的脚步,一位老将发扬了身先士卒的精神,总是勤奋地跑到第一线指挥战斗。结果依然没能延缓德军的攻势。朱可夫元帅接替这位老将布置防务时,一改其冲锋在前的作风,“懒惰”地坐在指挥部里听各支部队的报告。最终,在他的运筹调度下,苏军挺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并迎来了反攻。

老将军作战很勇敢,但也只是在战术层面很勤奋。他像救火队员一样哪里紧急往哪里冲,却没有充分掌控整个大局。于是,当他好不容易把南面防线的漏洞堵上时,北面的防线又被敌军突破了。到头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力扭转整个战局。

朱可夫元帅则不然。他有出色的大局观,坚决坐镇指挥部来掌握全局形势。由于在战略上看得远,他可以更方便地用更有效率的办法去改善整条防线的部署。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稳住了全军的阵脚,不需要指挥官疲于奔命地“救火”了。

有些人看起来没怎么发愤就取得了优秀成果。也许,他们是在你没看到的地方加倍努力。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制订了周密的规划,把待啃的“硬骨头”分解为一个一个难度较小的阶段性任务,并把重大隐患都解决在了萌芽阶段。

战国后期,匈奴逐渐成为秦、赵、燕三国的重大边境隐患。赵国名将李牧长期在雁门关、代郡一带防备匈奴。他有很大的权限,可以根据战事需要任免官吏,边郡市场的税收都收入边军幕府。李牧每天要杀牛犒赏三军,严格训练骑射武艺,谨慎防守各烽火台,向匈奴腹地派出许多间谍。但奇怪的是,他立下军规:当匈奴来袭时,全军要退回驻地自保,如有人胆敢擅自俘虏匈奴兵,就军法处置。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边军将士严格执行了李牧的军令,从来不与匈奴交锋。边郡的人员、物资没遭受损失。匈奴人以为李牧是个胆小鬼,就连赵军将士也这么看。赵孝成王得知此事后,责备李牧怯战。但李牧依然我行我素。于是赵孝成王发火了,另派一位将军接替李牧守边。

这位将军倒是敢打敢拼,每次匈奴进犯,都马上号令边军出击。他守边一年多,数次与匈奴军激战,但次次失利。赵军伤亡不小,边郡也没法进行农牧生产,军民生活动荡不安。

赵孝成王没辙,只得重新启用李牧。李牧要求必须按照他之前的计划守边,否则不能从命。赵孝成王答应了。

果然,李牧一回边军,又重新推行过去的策略。几年下来,匈奴每次骚扰边境都空手而归,但他们越来越相信李牧不敢与自己交战。边军将士们天天得到丰厚的犒赏,却又不准擅自出击,心里都觉得不安,盼着有一天能英勇作战以报效将军。不久,李牧见时机已经成熟,精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骑兵一万三千人,敢死之士五万人,精通射箭的士卒十万人。他将他们整编起来进行严酷的训练,做最后的战争准备。

开战之前,李牧让人带着大群牲畜四处放牧。放牧的边民满山遍野。匈奴人见状,先派出小股兵马南下掠劫。李牧让边军诈败而退,故意让敌军活捉几千俘虏。

匈奴单于闻讯后,以为赵军不堪一击,便倾巢而出进攻赵国边疆。谁知李牧早已布下埋伏,包围了入侵的匈奴军,斩杀敌军十几万骑兵。首战告捷后,李牧又马不停蹄地平定了襜褴、东胡、林胡等游牧民族。匈奴因为这次惨败,十几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李牧花了很多年麻痹敌人,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深谋远虑,最后一战定乾坤。而一度接替他的那位赵国将军,次次迎战敌军,看似勤勉敬业,实则处置混乱。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思路清晰的战略规划。

想做出周密的规划,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少不了要下一番苦功夫。但是,此举恰恰把“努力”用在了刀刃上。前期规划越周密,后期执行就越顺畅。在其他人还手忙脚乱找不到方向时,我们就能以更轻松的方式来完成目标了。所谓战略上的勤奋,指的就是这个。如果我们在前期规划阶段犯懒,那么到了后期执行阶段时,就注定无法摆脱疲于奔命的状态。尽管在外人眼中你似乎非常“勤快”,但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瞎忙。

通常而言,勤奋的人喜欢事必躬亲,亲自抓好每一个细节。懒惰的人则总是忽略细节,从而让小纰漏一路滚雪球直至上升为大漏勺。但是,聪明人懂得抓大放小,利用其他人的勤快来减轻自己的重担。

宓子贱与巫马期都是孔子的学生,俩人先后做过单父城的长官。宓子贱在位期间看起来很懒散,经常弹琴奏曲,也不走出公堂,但单父城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巫马期在位期间非常勤勉,天不亮就到官府,天黑了才回自己家,遇到问题都亲手处置。他也把单父城治理得很好,但也把自己累得够呛。

“为什么宓子贱能轻轻松松完成我废寝忘食才能做到的事情呢?”巫马期对此不解,便去请教宓子贱。

宓子贱解释道:“你的做法叫‘用力’,我的做法叫‘用人’。靠‘用力’做事的人自然会很辛苦,靠‘用人’做事的人当然轻松了。”

宓子贱并不是懒于政事。他善于运用其他人的力量,而不像巫马期那样什么事都独自扛下来。这不仅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也调动了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彼此方便,各得其宜。巫马期的做事风格固然勤快。但这样事必躬亲会限制其他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久而久之,大家觉得没有表现机会又不被信任,于是变得越来越人浮于事。当其他人变得疏懒时,巫马期就不得不花更多力气去解决因大家懈怠而积压的事务。

他们的师尊孔子也持同样的观点。据说荆公子才十五岁就做了楚相。孔子对此事感觉很奇怪,于是派人去调查此事。传回的消息是:荆公子的走廊下面有二十五位才俊之士,厅堂之上有二十五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孔子认为荆公子十五岁做楚相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他看来,集合二十五个人的智慧,足以超过圣君商汤王、周武王的智慧;集合二十五个人的力量,足以超过大力士彭祖的力量。荆公子虽然很年轻,但能重用贤能治理天下,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尽管荆公子只是个少年,但他懂得怎样选才和用人。通过组建一个合作无间的团队,让大家共同处置繁重的国务。这与宓子贱的做法是相通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勤奋也可以分为“主动勤奋”与“被动勤奋”两种。所谓“主动勤奋”,就是按照清晰的规划来小步快走,让自己的时间升值。所谓“被动勤奋”,就是被迫花更多力气来处置不断积压的问题。只有在战略上做到“主动勤奋”,才能让我们在战术上避免“被动勤奋”。所以说,与其用战术上的“被动勤奋”来掩饰自己在战略上的懒惰,不如一开始就在战略上勤快一些,从而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一分耕耘未必总是能有一分收获。很多时候,我们付出的汗水只结出了失败的苦果。失败永远比成功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者得不偿失。因为你的每一分看起来没有用的努力,都不是毫无价值的。

99%的努力都是必要的“无用之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说的是,只有付出大量努力,才能练出令社会认可的真功夫。否则,你就没有资格站在舞台上完成出色的表演。

很多人都想登上舞台,变得光芒四射,收获无数鲜花与掌声。但他们往往对“台下十年功”望而生畏,要么是吃不了苦,要么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值得。总之,更快、更简单、更直接的成功捷径,才是大家满心期盼的东西。尽管人们都听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但又总是想一击必中、一步登天,生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足够的回报。

从某种意义上说,奋斗就是投入成本,成功就是能收回成本并获得盈利。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并不能盈利。

有一句老话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士兵们每天操练,但可能直到退伍时都没上过一次战场。军队的日常开支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按追求盈利的角度看,养兵是最不划算的事情。特别是在和平年代,部分人认为既然没有战争,就没必要继续养着规模庞大的军队。从表面上看,士兵们有九百九十九天是在空耗军粮,但为了能确保“用兵一时”,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们为某事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同样道理。99%的汗水并不能直接变现为可以用数字衡量的业绩,但那是必要的“无用之用”。少了它,你反而无法成功。

惠施曾经嘲讽庄子说:“你的学说没有任何实际用处。”

庄子反驳道:“只有懂得‘无用’的价值,才能与之讨论‘有用’的价值。大地是宽广而辽阔的,但我们的脚踩到的地方仅仅是大地的一小块。假如说脚没踩到的地方就没有用处,那把这些‘无用’的土地全部挖掉,一直挖到黄泉深处,这样的大地对人还能有用处吗?”

惠施说:“大地被挖成这样了,当然没有用处。”

庄子说:“既然这样,‘无用之用’的价值也就很清楚了。”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虽然地那么大,但我们每次能踩到的土地就那么一点点。起到实际作用的固然只有那一丁点“立足之地”,但如果没有旁边那些看起来“无用”的土地,你就只能原地踏步,根本没法前进。当你离开原地时,“立足之地”也随之改变,原先有用的土地也变得“无用”,“无用”的土地反而开始有用。这便是“无用之用”的价值。所以,纵然惠施能言善辩,也无法否认庄子的观点。在奋斗的路上,我们的绝大部分付出,都像“脚外之地”那样是“无用”的。

达·芬奇画了许多世界名画,但若把所有画过的成品与习作都算进去的话,那么他一生中画的大多数画,都不能被称为有价值的艺术品。然而,天才的画家,也不是生来就会画画的。他们同样需要专业指导与反复训练,画出不计其数的失败作品与习作,做很多不能直接变现为功名利禄的准备工作,才能成长为举世公认的绘画大师。

在一场90分钟外加3分钟伤停补时的足球赛中,双方你来我往也进不了几个球。事后看经过剪辑的进球集锦,你能欣赏到行云流水的传切配合,或者精彩的连续过人,以及刁钻的临门一脚。

但这些镜头加起来也不过是十几秒的事。而在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你看到更多的是传球失误、过人被抢断、射门打飞、被绊倒、漏球等不那么精彩的内容。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只有在90分钟里反复做这些“无用功”,才有可能诞生最后进球的经典十几秒。

一位相声演员在节目里可能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表演时间。但他为了这不到十分钟,可能要精心准备好几个月。而且这还是在他练过十几年说学逗唱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演出取消,那么幕后准备得再充分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只有表演者自己知道,观众没看到。尽管如此,谁又能说不经过这默默无闻的幕后准备,就能给观众奉上最终的精彩表演呢?

由此看来,如果你决心要奋斗到底的话,就得做好99%的努力都是“无用之用”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个世界上并非事事都能等价交换。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情况,在现实中反而不是普遍现象。

古代有个“耕三余一”的经济理论。按照风调雨顺且没有人祸的理想状态,农民辛勤劳动一年的收入,可以获得三分之一的积蓄。农民耕耘三年,就可以积累足够消费一年的余粮。所以,古人考核政绩往往以三年为一个大周期。

《汉书·食货志》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一个太平盛世进阶路线。这样的日子持续九年,老百姓家家存有三年余粮,就达到了“登”的层次;持续积累十八年,家家有六年余粮时,就是“平”;完成了三个“登”,持续积累二十七年,家家户户都有九年余粮,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

但我们都知道,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大多数老百姓常常在温饱线上挣扎,并不能实现“家给人足”,更不用说能积攒出三年余粮了。一个天灾或一次动荡,就能让他们颗粒无收、家破人亡。

所以说,你殚精竭虑地努力打拼,不一定能连本带利全部收回。不知多少人因为畏惧这种风险,吓得直接放弃了努力,一辈子庸庸碌碌。而许多雄心勃勃的创业者,由于觉悟不足,还没等到功成名就那一天就支撑不住了。

创业有很高的风险。因此,聪明人并不奢望一步登天、一本万利。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抱着前几年赔本的觉悟,一步一步坚持到不亏本,再坚持到开始盈利,然后才走向成功的。也就是说,在开始盈利回本之前,他们的努力随时都有可能打水漂,99%的“无用之用”瞬间都可能化为100%的颗粒无收。

但是,他们一方面以顽强的韧劲咬牙挺过入不敷出的困难期,另一方面沿着清晰可行的规划扎实前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将99%的“无用之用”转换成了辉煌成功,让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成为世人瞩目的新焦点。

而那些轻视“无用之用”,只片面追求“有用之用”的人,常常劳而无功。他们并没意识到,那1%的“有用之用”是通过99%的“无用之用”浇灌出来的。不肯“浪费”时间、精力去做这99%,你就得不到那宝贵的1%。正如平时不思养兵练兵,战时根本没法做到“用兵一时”。

总之,你在力争上游时,别忘了三件事:

第一,不要忽略那99%的“无用之用”,那将是你获得成功的前提。

第二,不要因为怕自己的努力收不回成本而放弃奋斗,这将让你一辈子一事无成。

第三,应该通过认真的规划来避免99%的“无用之用”脱离大目标,沦为真正的无用功。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可能大到无法完成,也可能小到踮起脚尖就能摸到。无论怎样,当你决定做这件事前,都应该计算清楚自己离成功有多远,还需要做哪些功课。

算算自己还要下多少功夫

当人们不清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些不肯放弃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也具备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的强大意志。他们只是缺少获胜的条件,但这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解决的。找到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的目标。连差距在哪都不知道,想努力也无路可走。

所以,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都要好好了解一下该做的功课有哪些。一是为了明确该朝什么地方努力,二是用来估算自己还有多久才能练成高手。这样就可以为理想做个清晰的规划了。

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网络文学”浪潮。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上供人阅读。很多喜欢写文章的人,打算以网络作家为终身事业。他们废寝忘食地写小说,绞尽脑汁地增加点击率,试图一战成名,迅速积累庞大的人气,从而名利双收。例如,《甄嬛传》《步步惊心》《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等网络小说就是因为点击率高,被改编成了热门电视剧。尽管优秀的网文作品不多,靠这条路成名成功的作家更少,但这条低门槛的路子依然吸引了无数人加入其中。

从目前来看,网络写手的整体生存状况并不好。与文学网站签约的小说作家,收入主要依靠小说在网上的订阅率与读者的打赏。初出茅庐的写手,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免费给读者看的。在小说收藏数过千,点击率超过十五万之前,网站是不会考虑跟写手签约的。此外,不同文学网站给作家的稿酬也大相径庭。据媒体调查,九成以上的网络写手都拿不到钱。但这并没打消更多人想投身于这个新兴行业的念头。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网络文学产业链尚未发展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写手的素质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点击率,网络写手平均每天都要绞尽脑汁更新几千甚至上万字,还要想办法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不断地追求持续快速更新,以免人气下滑。这与讲究慢工细活、精雕细琢的传统写作方式有很大区别。许多写手的人生阅历与知识储备都有限,再加上把时间全花在更新上,自然不容易提高作品的质量了。绝大部分网络小说都是口水文,或者是把错误的知识点互相抄来抄去的小白文。作品本身不过硬,自然没法完成从网络写手到网红作家的蜕变。

有些不成功的写手,总是拒绝读书充电,说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查资料。尽管他们很努力地去更新,但依然无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为他们只是看起来投入时间很多,下的功夫根本不够。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不是一个路数。但机遇只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也就是下足了功夫的人。例如那些只凭个人想象来写推理小说的作者,根本编不出严密而精彩的故事。而真正的推理小说作家,恰恰非常重视“内功”的修炼。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世界闻名的侦探推理小说家。她塑造的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堪称与福尔摩斯比肩而立的经典文学形象。阿加莎的小说不仅布局周密,案件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精确。特别是后者,让许多推理小说作者难以望其项背。

在侦探文学中,下毒是罪犯常用的凶杀手法。阿加莎就很喜欢写花样百出的下毒手段。但不同于其他同行,她在故事中描写的下毒手法与死者症状并非胡乱虚构,而是真正符合化学知识与医学原理的。这成为其侦探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对此也不必感到太惊讶。毕竟,阿加莎在开始写侦探小说前曾经是一名药剂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阿加莎在英国的一家医院工作。她最初是药房的药剂师助理,经过了专业的培训。通过考核后,阿加莎开始配置药剂。她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技术人才。正是这段特别的经历,让她接触到了大量毒药和化学知识,也让她萌发了写侦探小说的想法。

在阿加莎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中,凶手运用了三种化合物杀人。死者埃米莉·英格尔索普太太的后背反张,身体摆出了一个夸张的拱形。这恰恰是中了马钱子碱毒的表现。比利时传奇侦探波洛调查此案,解开了凶手复杂而隐晦的作案手法。

阿加莎在这部小说中设定的下毒手法,来源于一本叫《配药的艺术》的药剂师考试参考书中的真实案例。此外,她很喜欢看学术读物《药学期刊》。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为阿加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这部构思巧妙的侦探小说,初步奠定了阿加莎在侦探小说界的地位。有趣的是,《斯泰尔斯庄园奇案》这部小说被推荐为英国化学系学生的课文。由此可见,阿加莎的毒药知识有多么专业。

从此以后,阿加莎一面创作侦探小说,一面继续关注药学知识的发展。市场上每出现一种新药,阿加莎都会找专家请教。她很懂得扬长避短,在故事中着重写化学方面的线索,而很少谈及枪弹知识。对细节的重视,对专业知识的认真积累,使得阿加莎成为侦探小说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在这个快餐阅读盛行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积累。许多人都幻想着一炮打响,却又只是随波逐流,不肯下苦功夫。其实,那些看似一战成名的人,往往在某个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练出了功夫。他们的作品让大家觉得好,就是因为字里行间体现着不同于小白文及口水文作者的深厚功力。

“业界良心”与“诚意之作”已经成为互联网中的热门词。粗制滥造的东西太多了,大家完全感受不到创作者的诚意。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甘愿花多年时间反复打磨作品的人少之又少。但功夫深的人都是走厚积薄发的路子,不为浮光掠影的虚假繁华所迷惑。他们能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知道自己还需要下多少功夫,并以不懈的努力来做完所有的功课。

很多时候,大家只看到某些成功者抓住了时机一战成名,却不知人家背后下了多少苦功。就像擂台上的散打运动员,需要多年锻炼出来的判断力、协调性、打击能力、抗打击能力,才能防住对方一次又一次的重击,才能在最后打出那看似平淡无奇的制胜一拳。假如不勤于练功,那在与对手的交锋中,根本撑不过第一回合。

假如你还没放弃梦想,请先算算自己还需要下多少功夫,而不是想着别人有多少自己没有的机遇。然后再根据个人情况,按照扎实可行的规划,把功夫一点一点地练出来。

功夫不到,你就是被石头碰碎的鸡蛋;功夫到了,你就是碰碎鸡蛋的石头。这个世界就这么简单粗暴,只讲“硬”道理。越是重大的事情,越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静心思考。没时间只是一个借口,因为善于规划反而能把有限的时间发挥到极致。

“没时间”只是疏于规划的借口

许多人只是被动地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每天活得匆匆忙忙。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在瞎忙和穷忙,却又说自己没时间去想太多。其实,这只是为自己懒于思考找借口罢了。

谁都知道人生宝贵,虚度光阴是最大的浪费。但大多数人并不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包括那些自认为很努力的人。他们每天忙得连轴转,但先拔头筹的往往是那些平时看起来不那么勤奋的人。

其实,那些人未必真的很懒散。也许,他们只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暗自努力。此外,他们对人生的规划恐怕要比你清晰。什么时候该拼命?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地方该充电?什么地方有机遇?你一直没想得太清楚。只是在稀里糊涂地跟着形势走,也不管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不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规划不清地忙是穷忙,产生的效益会很低。你的能力逊于他人不要紧,不放弃努力,总能有所长进。但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不光是你一个人在努力。如果你不能制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规划,再拼命也是事倍功半,白白挥霍原本足以让你脱胎换骨的时间。

齐国孟尝君以喜欢养士著称。他的门客最多时有三千人,不亚于一家大公司。孟尝君挑选门客的思路不同寻常,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收留。所以他的门下不乏鸡鸣狗盗之徒。

有个叫冯谖的人,家境贫寒,吃不饱饭。他托人请求孟尝君收自己做门客。孟尝君问:“先生有什么兴趣爱好?”冯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先生有何一技之长?”冯谖还是说没有。孟尝君笑了,但还是收留了冯谖。

起初,负责门客伙食的人以为孟尝君不看重冯谖,只给他简陋的食物。冯谖对此不满,弹剑而歌:“长剑呀,咱们回去吧,没有鱼的饭不好吃啊。”这件事很快传入孟尝君耳中,他便吩咐负责门客伙食的人以后给冯谖鱼吃。没多久,冯谖弹剑而歌,说自己出门没车坐很不方便。孟尝君又下令给他配车。但冯谖又抱怨说自己的收入不够养活全家。孟尝君豪爽地资助了他的家用。从此之后,冯谖再没发牢骚。

其他门客都觉得冯谖过分,但孟尝君没有什么不满。他一直就很仗义疏财。

冯谖也有自己的抱负。如何从各有所长的三千门客中脱颖而出,是个颇有挑战性的难题。初次见面时,冯谖并没表现出让孟尝君眼前一亮的特点。他用弹剑而歌的方式要求改善待遇,虽然没能赢得对方的青睐,但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存在感。

有一回,孟尝君想派人去自己的封地薛邑收债,问大家谁精通理财会计。冯谖主动报名。由于手下门客太多,孟尝君一时竟没想起他是谁。孟尝君的左右讥讽道:“就是那个弹剑唱歌讨鱼吃的小子。”孟尝君笑道:“他果然有才,是我对不起他,还未曾见过面呢。”于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谖。

准备出发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完债后,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带回来吗?”

孟尝君想了想,说:“买点我家缺少的东西就行。”他完全没有料到,冯谖心中有个大胆的计划。

冯谖来到薛邑后把所有欠债的百姓都叫来核对债券。核对完毕后,他谎称奉孟尝君之令将债款赏给大家,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债券。百姓们感激不已,欢呼万岁。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回府,一大早就求见孟尝君。

孟尝君十分惊讶,问:“你怎么回来这么快。债都收完了吗?”

冯谖:“都收完了。”

孟尝君:“先生替我买了哪些东西?”

冯谖说:“您之前说‘买些家中缺少的东西’。我心想,您家里珠宝堆积如山,猎狗与骏马充满了牲口圈,美女多得能排列战阵。想来想去,唯独缺少‘仁义’。于是我擅自做主,为您买回了‘仁义’。”

孟尝君一头雾水。

冯谖解释道:“您只有薛邑这么一块小封地。不思体恤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样榨取民利。我为了您的利益考虑,擅自把债款赐还给百姓,销毁了所有的债券。薛邑百姓莫不高呼主君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到的‘仁义’!”

白白丧失一大笔收入,孟尝君一脸不悦地说:“我知道了,先生退下休息吧。”他从此再也不信任冯谖。

从表面上看,冯谖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但这恰恰在他预料之中,事情依然沿着他的规划演变着。

一年后,齐王猜忌孟尝君,说:“寡人不敢用先王时的老臣为臣。”于是孟尝君被罢免丞相之位,从首都临淄回到封地薛邑。他原本情绪十分低落,却惊奇地发现,在距离薛邑百里的地方,薛邑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在道旁恭迎他。

孟尝君感激地对冯谖说:“我今天才明白先生之前为我买的‘仁义’有多么珍贵了。”

但这仅仅是冯谖计划的第一步。他对孟尝君说:“机智的兔子有三个洞窟才足以免于死难。您现在只有薛邑这一个洞窟,远远谈不上高枕无忧。我愿替您再凿两个洞窟来。”

孟尝君对冯谖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马上拨给冯谖五十辆马车、五百斤黄金。

冯谖先去了魏国首都大梁。他一见到魏惠王就说:“齐王罢免了孟尝君的丞相职位。现在哪个诸侯国能抢先一步得到孟尝君,该国就能变得繁荣富强。”

孟尝君名声在外,连秦昭王都曾打算任命他为秦国丞相。魏惠王得知孟尝君赋闲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刻让现任丞相改做上将军,并派出特使携带千斤黄金和一百辆马车,大张旗鼓地邀请孟尝君到魏国当丞相。

紧接着,冯谖又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薛邑,与孟尝君商量好了对策。魏国使者以厚礼聘请孟尝君为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齐国。但魏国使者三次登门拜访,孟尝君都依照冯谖的计谋婉言谢绝。齐王闻讯后非常担心孟尝君真的离齐入魏。因为那样一来,孟尝君的三千门客肯定会离开,敬仰孟尝君的列国游士也会纷纷投奔魏国。那样,齐国将在人才争夺战中彻底落入下风。

于是,齐王急忙派太傅带着一千斤黄金、两乘驷马高车、一把宝剑以及一封书信去拜访孟尝君。齐王在信中说:“寡人做了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听信谗言误解了孟尝君,还请见谅。现在齐国已经被先祖降下灾难。寡人虽然不是什么有德明君,不值得您辅佐,但还是恳请您看在先王宗庙的份上,回来重新执掌大政。”

冯谖劝孟尝君趁机向齐王表示,希望能得到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田氏王族的宗庙。果然,齐王同意了这个请求。薛邑宗庙一竣工,冯谖就对孟尝君说:“我说的三个洞窟悉数完成,主君今后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以后,冯谖成为孟尝君最器重的门客。

在三千门客中,出身贫寒的冯谖最初并不受器重。孟尝君连他的名字都没记住。但冯谖并不满足于吃比他人更粗糙的食物,而是志在帮孟尝君做一番大事。

他的行为看起来天马行空,实则有着很系统的规划。第一步,先借助孟尝君的豪爽来改善个人生计;第二步,主动领任务,并顶着冒犯主君的压力去做对长远有利的事;第三步,帮孟尝君打通各路关系,让他重新受到齐王的敬重。这个宏伟的计划不仅扭转了孟尝君的人生,也改变了冯谖自己的命运。

可见,无论你的起点是高是低,无论你最初是否被人们看好,只要有一个清晰可行的规划,就能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努力定然不会被辜负。反之,不肯花时间去规划人生,你永远只能做个被形势抽着连轴转的陀螺,而不能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