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淡定从容的女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幸福一定会来敲门

走过一道门,跨过一道坎

最近晚上做梦,林饶总看见自己孤独地站在那里,父母就那样在她面前越走越远。她看着自己小小的身体,害怕得发抖。她扯开嗓子,大声叫着“爸爸妈妈”。父母并没有回头,只是继续朝前走,直到他们的身影快要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林饶终于从噩梦中惊醒了……

为什么?她以为自己早就摆脱了童年的阴影,这么多年努力生活,就是为了不断治愈自己,不断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你不抛弃自己,没有谁能抛弃你。

林饶听见手机响,接起来,是姑姑打来的。

她说:“饶饶,你爸爸住院了,你回来看看他吧。”

林饶拿着手机,半天才说:“我没有爸爸。”

谁会没有爸爸?林饶想起四岁时,她站在屋子中间,张着胳膊叫“爸爸”,而爸爸却呵斥她,说:“不准叫。”

她是个不被承认的孩子,她不是哥哥和姐姐最爱的小妹妹,也不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女儿。她是爸爸背叛妈妈的证明,她永远无法好好地站在那个屋子里,接受大家的疼爱。她没有见过亲生母亲,从小被寄养在姑姑家,由姑姑和姑父抚养长大。

小表弟永远会在跟她打架的时候问她:“林饶,你为何住在我家?你滚回你自己家去。”

这个时候,林饶总是梗着脖子,斜眼看着小表弟说:“我愿意,我愿意住多久就多久,你管不着。”

小表弟被气得哇哇大哭,这个时候姑父的脸色通常不好,姑姑会将她拉到厨房,给她塞一点吃的,说:“饶饶,你去你自己的房间玩儿,好不好?”

姑姑的要求,她通常不会反驳,她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姑姑之外,没有人会再顾及她的感受了。她也懂得做姑姑最喜欢的事情,比如成绩名列前茅,常常领奖状回家,姑姑去开家长会之后,总是一脸骄傲的表情。

因为那个时候,她总是会接受来自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各种赞誉。他们总是说:“你女儿真厉害,成绩这样好,考重点不成问题。”

林饶一直是重点,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路走来,让姑姑满意又甚感安慰。

她称赞她,说:“我们家饶饶是懂事的孩子。”

林饶却想,她如果不考重点,连姑姑也不会爱她吧。接到大学通知书那天,林饶接到一个电话,她知道那是父亲的号码,但是她没有接,她喊姑姑来接了电话。

姑姑说:“饶饶,你爸说想和你姑父一起送你去学校报道。”

林饶笑笑说:“我已经和同学约好,我们一起去学校报道,不用送。”

她为什么要见他,那个连“爸爸”都不让她喊的陌生人,她为何要他送她去学校报道?她见了新同学,如何介绍?

假期还没有结束,林饶就打包好了行李,买了提前出发的火车票。车站人头涌动,姑姑擦着汗,把她送到进站口,叮嘱她常打电话回家。

自那之后,她真的只有常打电话回家。她知道,小表弟从来不喜欢她在他家待着,因为她分走了他妈妈对他的爱。姑父也不喜欢她在家,因为一直觉得她是个负担。那个家,只有姑姑还会给她温暖和爱。

林饶心情不好时,常常会安慰自己,说:“你已经很幸运,还有姑姑爱你,不然送你进孤儿院,不知道你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她自大二开始找兼职赚钱养活自己,姑姑给的生活费她都存在那里,年底的时候,原封不动地打回姑姑的银行卡里。

姑姑在电话里叮嘱她:“你不要那么辛苦,不要因为兼职耽误学习,不要担心生活费。”

她心里从来都记着这份感情,所以给姑姑买喜欢的衣服和香皂。她永远记得姑姑将她抱回家时,身上那股淡淡桂花香的味道。后来,她知道那是姑姑最喜欢用的一种香皂的味道。只是因为价钱高,姑姑不舍得用。她那时便想,等自己赚了钱,给姑姑买很多这样的香皂。

后来,她梦想成真。她寄了一箱子香皂回家,姑姑打电话给她,责怪她花钱没计划,但是她还是能听出来,姑姑有多高兴。

她也很高兴,只是姑姑跟她提起了父亲,她的情绪一下子又跌落谷底。

姑姑说:“他身体一直不太好,一直想要去学校看你。”

她说:“我很好,不要他来看。”

后来,她也问过自己,为何原谅一个人那么不容易?可是,她和小表弟已经和解了。小表弟现在常常会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很多心事,对她无比信任。她和姑父也已经和解了,她过年过节时打电话回家,姑父常常会告诉她没事回家看看,他会烧她最喜欢吃的菜。甚至和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她也会联系,他们对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刻薄、冰冷。

唯独那个人,那个不许她喊他“爸爸”的人。她不和他联系,连他打来的电话,她也不会接。那种听到他的声音,便堕入冰窖的感觉,她一直在躲避。

可是姑姑说:“饶饶,他真的病得很重,希望见见你。”

“可是,我最近要出差,没有时间。”

她刚说完这句话,姑姑忽然在电话那端暴怒起来,狠狠地骂了她一顿,接着又“呜呜”地哭起来,哭得泣不成声,只是央求她:“他已经昏迷不醒了,现在你还不能原谅他吗?”

林饶握着手机站在那里许久没有说话,回过神之后,她第一时间订了回家的机票。下了飞机之后,她直接去了医院,进了病房门,看到的是脸色苍白的哥哥、一脸忧伤的姐姐,而他们的母亲,因为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也病倒了。

哥哥说:“父亲的血型特殊,目前医院缺这类血浆,只有我一人血型符合。”

林饶说:“我能帮上什么忙?”

医生让她验了血,她的血型正与父亲吻合。她看着护士将自己的血抽进袋子里,挂到父亲的病床前,血液顺着输液管一点点流进父亲的身体,她心中筑起的那道墙,一点点坍塌……

她握住父亲的手,那是她二十五年来第一次握他的手,虽然虚弱无力,但掌心温暖。她在心中默默喊一声:“爸爸……”

她想他最终还是听到了吧,他脱离了危险,渐渐好了起来。他打电话给她,她依然接得不太多。但是,每次回家,她还是会去看他。他总是很高兴,嘱咐妻子烧她最爱吃的菜。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原谅了他,她只是知道,这个世界上,她心中的牵绊又多了一个……

穿针引线的人

1978年,安小兰五岁,她被外公外婆送到镇上的小学读书。老师问:“你的爸爸妈妈呢?”

安小兰躲在外公外婆的身后,没有说话。后来,她回家问外公:“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妈妈?”

外公说:“你爸爸妈妈都在城里上班,他们很忙的。”

这后来成为整个小学期间,安小兰最常和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后来她考入城里的中学,才终于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原来,她妈妈一直想生个儿子,生了她,一看是个女孩,全家都很失望。父母要工作,没时间照顾她;爷爷奶奶嫌弃她是女孩,不大愿意照顾她。妈妈没办法,只能把她送到外公外婆家。

中学在城里读书,安小兰周六、日也会回外公外婆家里去。妈妈爸爸有时会到学校看她,她也不跟他们说话,问一句答一句,她和一个要好的同学潇潇说:“我总觉得没话和他们说。”

可是,回到外公外婆家,她就叽叽喳喳,把所有的见闻和同学之间的事情都说出来。

初三的时候,外公去世了。安小兰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陪着外婆。在外婆的面前,她尽量不哭。她做了一个决定,要把外婆接到城里,和自己一起生活。

外婆说:“我年纪大了,城里的生活过不惯的。”

安小兰没有上高中,直接考了中专,三年学习结束,就可以直接做幼儿园老师。她想,做镇上的幼儿园老师,这样就可以一直陪在外婆身边。

中专毕业的前一年,外婆生了重病,住了医院。安小兰休学半年,一直照顾外婆。她一直盼望着外婆能好起来,但是医生说外婆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没办法挽回。

弥留之际,外婆嘱咐她:“小兰,以后你就回家去生活。你爸爸妈妈不是想抛弃你,他们有他们的难处。”

外婆离开,安小兰重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她想,没有了外公外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家,好像亲戚家一样,让她觉得有些隔膜和陌生。她决定离开这里,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开。

中专毕业,她参加了升学考试,到了陌生的城市继续上学。所有的生活费都是由她自己负责赚来。自小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她眼明手快,做事勤快,从来不会喊苦喊累。打工的地方,又遇到好上司,给她额外的学习机会。

好朋友潇潇还在读研究生,安小兰就赚到了能付首付的买房钱。她同潇潇说:“我终于可以有个自己的家了,如果外公外婆还在,该有多好。”

潇潇说:“老人家要是在,一定希望你能找到爱你的男人。”

安小兰心情黯淡,她想:这个世界,除了外公外婆,还会有人爱我吗?

潇潇说:“你希望找到爱你的人吗?”

安小兰说:“你觉得会有这样的人吗?”

潇潇说:“只要你想找,就一定能找到。”

后来,她真的找到了,也终于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缘分这种事情。

那是公司组织的一次旅游,她赶着去火车站和同事汇合,走到半路,却遇到堵车。原来前面发生交通事故,有小孩被撞受伤。据说,小孩是一个人出来的,没有见到他父母。现场一片混乱,救护车还没有赶到,小孩的腿上在不停流血。

忽然,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把小孩抱我车上,我送他去医院。”

安小兰对那个人说:“我和你一起去,做个见证。”

因为送治及时,孩子避免了被截肢。他的父母对安小兰和那个人千恩万谢,孩子妈妈说:“你们两口子真是好人,好人有好报。”

俩人相视一笑,安小兰就这样认识了除去外公外婆之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家的温暖。不是外婆外公的家,不是陌生的父母的家,而是由她和他组成的充满了爱的家。

她同他说:“我要生两个孩子,我要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结婚第二年,她有了一个孩子。孩子七个多月早产,被送进监护室打吊瓶。安小兰觉得自己的魂儿都快要丢了,她整日在监护室外徘徊,眼泪不停地流。丈夫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她,一个月过去,瘦了十斤。安小兰心疼丈夫,可是又忍不住在他面前哭。

孩子终于还是夭折了,安小兰不吃不喝,靠着打营养液过了一个月。后来,看到形销骨立的丈夫站在自己面前,她终于还是做了一个决定。

她写了一封长信,留给丈夫,自己独自出了医院,坐上南下的火车。一路上,她都在考虑生死这个问题。

在给丈夫留下的那封长信里,她说了很多童年往事,说了自己是个渴望幸福和爱的女人,她责怪自己没用,总是无法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无法带给他们快乐。

她说:“和命运搏斗这么久,我累了,我决定屈服。”

她就这样回到了和外公外婆生活过的小镇,所有的景色依旧,只是她爱的人不在了。走到旧宅前,她看见外婆家的老邻居王奶奶正坐在门口,戴着老花镜,手里举着针和线,正迎着阳光。王奶奶想努力地让针穿过线,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王奶奶一眼看到她站在那里,便向她招手。

王奶奶说:“来,孩子,帮我穿个针。”

安小兰走过去,顺利地将线穿进针鼻儿里。王奶奶笑起来,说:“还是你们年轻人眼神儿好。我隔壁那位已经去世的老大姐,活着的时候就常说,她的小孙女,一直帮她穿针引线,有了那个孩子在,不知道生活要快乐多少。那个时候,我真的羡慕她。”

回家的火车上,她打电话给丈夫,听到那个男人在电话那端气急败坏地骂她不负责任,遇到事情只会逃跑和躲避……安小兰默默听,不反驳,不打断。丈夫骂了一会却哭了起来,他说:“我见不到你,快急疯了,我很担心,你关了手机,我不知道怎么办好,我以为你……以为你……如果你再不打电话来,我就崩溃了……”

她从未见过这样脆弱的丈夫,她也才明白,她也是他的支撑和依靠。

安小兰轻轻说:“对不起,等着我,我这就回去。”

现在,她终于知道,她并不是一个不幸的人。她也终于明白,她想要的那个幸福,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不会总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隔一段时间,他总是会回来敲门……她要学会在他敲门的时候,深深将他拥入怀中,同他好好地拥抱一番。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独自穿过

患一次重感,要去医院打三天吊瓶,挨针扎不算,还因为流鼻涕会把鼻子拧得又红又肿。还有喉咙疼、咳嗽等困扰,总之就是浑身不舒服。

这样的病痛,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调动自身免疫力,让所有的健康细胞对战密集的病毒攻击。健康细胞胜利,病痛就自然消失不见。

一场感冒如是,一次失恋也如是。

我记得遇见井然是在车站,那天下大雨,她拖着一个大箱子,就那样站在雨地里。我一开始的想法是,这姑娘傻了吧,为何出门不带伞?

一个人,在这样的大雨天,不打伞站在雨地里哭得浑然忘我,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事儿。我走过去,把雨伞分了一半给她。

我说:“姑娘,你这么淋下去,会病死的。”

她哽咽着,断断续续说了一句:“让我死了算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那个时候是万念俱灰。男友和别的姑娘“滚床单”被她逮个正着,接着她就从公司离职了。因为那个公司是男友开的。

她迫切想要离开那个和男友一起生活的屋子,匆忙中连钱包都忘记拿了。她觉得那个时候,头脑里除了不要见到那对男女的信息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快点离开这个肮脏的地方,省得自己吐出来。

事实证明,她还是太年轻。结果挨大雨浇的还是她。她脸皮不够厚,也没有返回去再敲门,只能站在雨地里放声痛哭。

事隔几年之后,再想起这段经历,她说:“我也不知道是哭给谁看呢,自己作践自己吧。”

作践的后果就是重感冒,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那天,我借给她钱打出租车,她留了我的电话,说之后还我钱。结果却因为感冒,把这件事情忘了。

两个月后,她找到我,把钱还给我,还请我吃了饭,表示她的歉意。

我问她:“你已经好了吗?”

她说:“好了,好得不得了。一个人时间充沛,真的能做好多事情。”

我后来才知道,她报了一个培训班,准备考建筑造价师。她有空便去图书馆,就这样坚持了两年。造价师本来不好考,结果她顺利拿下了。

接着,她进了一家颇有名的建筑事务所,业余时间还去考雅思。努力、勤奋,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提升自己。

结果,她在一次公司晚宴上,邂逅了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因为公司的项目,需要她和这位设计师频繁接触。俩人渐渐生出一些默契,她的心里也在默默地问自己,如果再受一次伤害,能不能承受?

一晚,设计师送她回家,她下了车,准备和他说再见,却看见前男友站在那里。她愣了几秒钟,被设计师发现了。

他问:“是你认识的人?”

她也不隐瞒,说:“是我前男友,我们分手两年多了。”

设计师没有说话,也下了车。前男友看到了他们,略微向设计师颔首,然后喊她:“井然,我等你很久了。”

她问:“你有什么事?”

前男友说:“我打你电话,你换号了,幸好你没有搬家。”

她记得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他帮她把东西送到现在这个住处的楼下,然后开了车,扬长而去。东西就那样摊了一地,她一件件搬到三楼。

没有关系,她咬着牙想,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可是,他又出现在她面前,时隔两年多,依然一副她逃不过他手掌心的表情。

他说:“井然,我有事找你说。我们还是到你家再说。”

设计师就站在她旁边,前男友看也不看,只拉着她的胳膊。井然扭了一下手肘,摆脱那个钳制。

她说:“你可以在这里说。”

这个时候,前男友才看了看站在她旁边的设计师。

他说:“我有一个项目,想和你们公司合作。”

她点点头,说:“工作的事情,你去公司找我们老总谈。”

前男友顿时露出一脸挫败的表情,说:“你们老总拒绝和我合作,你帮我说说吧。”

井然的心里,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火花。她冷冷地笑了一下,说:“公司是老总说了算,不是我。”

“可他们说,你是老总的爱将,老总喜欢你……”

他话没有说完,井然就一个巴掌甩了过去,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样做,事后想想,却也没有后悔。也许,这个巴掌才是真正的恩断义绝,也许这个巴掌才使得她真正决定告别过去所有的一切。

设计师说:“井然,你是好样儿的。”

井然笑笑,并没有说话。隔一会儿,她才问:“你介意我动用暴力么?”

设计师“哈哈”笑起来,说:“当然不介意,如果我以后犯错,你也可以动用暴力,我绝不还手。”

井然笑起来,她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走出了黑暗,迎来了曙光。转身看看身后,真的都过去了。现在她的身边已经站着一个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的人。

那段黑暗时光,终究不算虚度。

总会有这样的一个人等着你

一个朋友说起自己的旅行经历,说在一个小城逗留的几天,每天她都会去车站看看。看什么呢?她说就是看看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什么样子,和大城市里的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她说:“他们下了车,进了站台,都是一脸轻松,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那样一座小城,那样一个站台,她却看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好像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一样。我知道,那几年里,她一直在找这样的感觉。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她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参加朋友聚会。她的身边,总是缺了一个让她有感觉的人。

那个时候,朋友都劝她,还是不要一个人太久了,不然真成了习惯。她总是笑笑,还是一个人去看电影,听黄小琥那首《没那么简单》。我知道,她还买了那几本“一个人系列”的书籍。

我说:“你在等什么呢?”

她说:“等一个人。”

可是,只是等真的有用吗?我们都生活在滚滚红尘之中,总有万般无奈的事情。我看着她一个人整理行李,打包好,装进箱子里,然后和搬家工人一起进进出出工作。

我说:“干吗要这样呢,找个人帮帮你不好吗?”

她笑一笑,说:“如果称心如意,当然是好。”

那个时候,她身边的朋友,包括我在内,全部都觉得她太过于自我,太过于倔强。我们都认为,这样一个完美主义的人,大概注定是要孤独一生的。

大家结婚生子,发朋友圈。她从来都是默默点赞,什么话也不说。几个要好的朋友都劝她差不多就行了,不断告诫她,人生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她说:“我当然知道不是那么美好,但是还是要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啊。”

我那个时候也替她着急,有时免不了反驳她说:“相爱的人,哪有那么多相爱的人?你去问问那些结婚的人,有几个是真正相爱的?”

她说:“你干吗生气呢?我老了,需要你来负责吗?”

我愣在原地,错愕地看着她,心里一阵委屈,觉得她把我的好心当作了驴肝肺。可是,转念一想,她说得真对,她老了,我真的不需要负责。

可是,如果我逼着她和那些她不喜欢的相亲男士结婚,她不幸福的话,我能够负责吗?当然也不能,只能由她自己来负责。

接着又过了几年,她依然是一个人。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她这样的生活状态,如果她身边真的多了一个人,大家反而觉得有点别扭。

我问她:“你还在找吗?”

她说:“当然要找的,你看过我放弃吗?”

我们当然都知道她没有放弃过,哪一次朋友为她介绍相亲活动,她都愿意去参加。而且,她一向很看重这样的见面,总是收拾得干净利落,化淡妆,穿美丽的衣服。

可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朋友总是惋惜,她倒是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总会遇到合适的。”

那一阵子,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好像是说某个姑娘恨嫁,等到终于找到那位合适的男士,就狠狠地抽了男士几个嘴巴子,说:“这些年,你究竟都去了什么地方?”

男士很委屈,说:“我在找你啊。”

听起来又心酸又好笑,不过,幸好他们彼此找到了。我的这个朋友呢,还是一个人去旅行。到了《一个人住第9年》出版的时候,她结束了一次长途的旅行,重新又投入到了新工作当中。她每天忙得热火朝天,大概根本不会有想太多的时间。

我们都不再问她是否还想交男朋友、还想结婚这样的话题。我们听她说工作、电影和旅行,我们渐渐开始羡慕她这样的生活。

她说:“我在一个小站下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说他在等人。等谁呢?等他的爸爸。因为爸爸从遥远的地方打工回来,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在那里等爸爸。我就站在那里,陪着他一起等。一直等到天黑,小男孩的爸爸终于从一列火车上下来了。他高兴地跑过去,和爸爸拥抱。我真是替他高兴。”

小男孩等到了爸爸,她能找到那个相爱的人吗?谁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呢?

她问我:“你知道张爱玲说的那句话吗?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样的一个人在等你。”

我点点头,我知道的。可是,这句话真的对每个人都适用吗?我没有质疑她的耐心、恒心和勇气,然而,我很担心她缺乏一点点运气。

不过,我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她遇到了合适的人。其实,也并不能说是遇到。是他找到了她,辗转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

原来,他是她的高中校友,那时便对她有好感,只是,不在一个班级,课业又繁重。直到大学期间,他想和她联系,却又没有地方去打听她的联系方式。他也试着在网络上找过她,只是她一直不大喜欢网络,他便没有得到太多有效信息。

事实上,他也踌躇过,因为他也害怕,他怕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别人孩子的妈。可是,最终他还是决定要找找看。

后来我问她:“你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人会喜欢你这么多年吗?”

她说:“其实那个时候我也很欣赏他,只是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和对方表白罢了。”

不过,现在终于表白了。我想,他应该感谢她没有勉强自己,一直保持独立,一直在寻找,一直在等待。

她说:“其实,我也应该感谢他,这么多年,一直也在努力找我这样一个人。”

我看着他们俩,想起“幸福像花儿一样”这句话。我想,张爱玲所言不虚,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个你努力寻找,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你的人。

关一扇门,留一扇窗

“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上帝会很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了。”这是将近一百岁的摩西奶奶给一位仰慕者的回复。彼时,这位仰慕者正处于彷徨时期,他是一个医生,却又梦想着做一位职业作家。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毕竟,现在的工作很好,收入稳定,而且他也已经快到三十岁了。百般思虑,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写信询问偶像摩西奶奶。摩西奶奶在八十岁时,在纽约举行了个人画展,当时轰动一时。

这位年轻医生,最终成了著名的作家,他就是渡边淳一。而摩西奶奶,在一百零一岁时去世,留下了六百多幅绘画作品。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她依然坚持创作了四十多幅作品。她给那位年轻医生的回复信件,也在她逝世后的一次画展中被展示出来。

或许有人会说,无论是渡边淳一还是摩西奶奶,他们都是幸运的人。可是,在面对抉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又能想到,当时那个抉择会带来这么成功的结果呢?事实上,也许他们在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做出惊天动地的结果,这也是无法想象的。他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罢了。

一个年轻有学识、收入稳定的医生,放弃自己的职业,去当一个作家,本来就不被看好。一个做了一辈子农活,因为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农事生产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不愿意坐着等死,就开始一直没有放弃的绘画梦想。

这样的转折和开始,谁能想到一个好的结果?就像乔伊·南丁格尔拖着满是病痛、以轮椅为伴的身体,准备办一份叫作《来自窗外》的电子杂志时,也有人摇着头说她是瞎折腾。因为她常常发烧、腹泻,癫痫也时常发作,没有人看好她,也没有人相信她会办好这一份杂志。

可是,她还是把杂志办了起来,并且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世界著名的作家、大主教、联合国秘书长,还有那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都亲自写稿,投递给她的这份杂志。南丁格尔并没有想到这些,她做这份杂志,不过是寄托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愿望。

周星驰在他的一部电影中说:“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呢?”是的,每个人都是有理想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此生此世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而,这也的确不容易。

比如,在遭受婚姻失败之后,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离开家,只能靠政府救济度日的罗琳。她每日坐在咖啡馆,继续尝试写作。那个时候,也许她身边的人都觉得她是痴心妄想,都觉得她应该找一份正经工作,养活自己和孩子。

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当罗琳阐述自己经历的这段灰暗时期时说:“作为一个单身妈妈,而且在现代化的英国,除了不是无家可归,你可以说我有多穷就有多穷。我父母对我的担心,以及我对自己的担心都成了现实,从任何一个通常的标准来看,这是我知道的最大的失败。”

我想,对于每一个怀有梦想,并且为梦想奋斗的人来说,在遭遇很多挫折之后,都会怀疑梦想,都会为自己担忧。诚如罗琳所说的那样,在某个灰暗失败的人生阶段,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可是,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份失败是无意义的,没有哪一个挫折是无头绪的。西方谚语中说,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关上的是顺利之门,打开的是挫折之窗。有人从那扇窗子里获得了宁静,有人则从那扇窗子里看到了智慧。

罗琳说因为这些失败,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生活。她知道生活是复杂的,也是困难的,所以,她要更加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才行。

她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决定为他创作一部好看的作品。《哈利·波特》的诞生,便出于这样一个念头。没有人会知道,这样一个想法坚持下去,最终成就了J.K.罗琳。恐怕,这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懂得追寻幸福,或者说希望完成自己梦想的人,在开始之初,大概也并没有想过一定会追寻到幸福,或者一定能够完成梦想。

最终能够追寻到,或者说能够完成梦想,都是依赖于没有停下脚步。只要一息尚存,便不能停止追寻。尤其是在面对挫折、失败、痛苦之时,他们还是没有轻易放手。

你如何报复你的前任

有段时间,林然疯狂得令身边每个朋友都害怕。没有人知道这种疯狂会把她带到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她会何时停止这种疯狂。

她说:“我要杀了那对男女。”

她嘴巴里念着要杀的男女,是她的前男友和她的闺蜜。这样的故事,每一百个女人之中,就有将近一半的人会听到。然而,听说是一回事情,遇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林然本以为自己会心平气和地对待,谁知道看到那组照片之后,她还是忍不住找到闺蜜的公司,扇了她几个耳光。接着,她又去了前男友的单位,把刚买的一杯热咖啡,泼到了他身上。

看戏的人,永远都会嫌冲突不够强烈,剧情发展不够紧张刺激。林然甩一甩头发,又拉了几个朋友,抱着一桶红油漆,泼了前男友家的门。

这次,她骚扰到了前男友的邻居,那位老阿姨看着她,忍不住出声呵斥:“姑娘,你报复男朋友,也不要连累我们好吧。你上次丢在他家门口的死耗子,吓得我孙子哇哇大哭。你们这些年轻人,为了这点小事情,弄得别人家鸡犬不宁,你们还有没有公德心?”

前男友住的公寓,是一梯三户的样式。老阿姨说林然,隔壁的门也打开来,探出脑袋的是一个小女孩。

她看一看林然,笑了笑说:“姐姐,你这么漂亮,怎么那么输不起呢?”

林然看看那个小丫头,心里虽有怒火,却不能朝小孩儿发作。这一老一小,一唱一和,她便不再好意思用红油漆抹墙壁,写“出轨者该死”这样的话了。

老阿姨又说:“小姑娘,你年纪轻轻,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赶紧回家洗个澡,睡睡觉,明天醒来,又有大好男青年追求你。”

小姑娘也说:“对啊,姐姐,你这么漂亮,何必这样?”

林然一脸尴尬,怀里还抱着红色油漆桶。旁边的几个朋友问她:“还写不写字了?”

林然跺一跺脚,说:“不写了,不写了,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这件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事后林然想想,那位老阿姨和那位小姑娘这样劝阻她,大概是害怕自家门庭受到红油漆污染。可是,仔细又一想,小姑娘的话正中她要害。

为何谈了几年恋爱,自己变成了一个输不起的人?想想自己这些年,为了这段感情,付出不少,承受很多,林然的心里真的很委屈。可是,事情发生就是发生了。好像镜子碎掉一样,碎了就是碎了,再粘不成完美的形状。林然停止了疯狂的行动,她不再深更半夜打电话骚扰前男友,也不在朋友圈里和那个闺蜜撕扯这件事情。

她想开了,也觉得前段时间自己的举止有些过火。又不是电影里收高利贷的,泼什么红油漆啊。林然无奈地对自己摇头,看看工资条,还因为这对男女请了几天的假,一双好鞋子就这样没了。真心疼!

想想现实,看看过往,林然决定将一切化作回忆。她发了信息给前男友,说:“从这一刻开始,我们拜拜,老死不相往来。”

前男友隔了几天,回了一条信息,只说:“林然,我对不起你。”

林然删了那条短信,什么话都不再说。生活总要继续,勤奋工作才是正道。林然扔掉了一些旧衣服,置办了几身好看的行头,剪短了头发,化淡妆,看起来利落大方。

同事见了她纷纷夸:“林然,你这个样子,看起来好清爽可爱。”

林然心里大悦,终于还是站起来最正确。跌在泥里打滚哭泣,是给谁看?现代社会,苦情戏码早就被大家所厌弃。

林然报了瑜伽班。连续两个月下来,身体变得柔软起来,颈椎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她心情大好,又多交了几个月的会费。瑜伽教练很高兴,额外教了她几个动作,说:“常常练习,好处自然看得见。”

林然想起以前,下了班匆匆跑到超市,为了做一顿晚饭,常常费尽心思。她的前男友,是出名的会挑食、难伺候。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征服他的胃口。

以前怎么能忍受这种任性的男人呢?林然想,现在跳出那个迷魂阵来,真是落得一身轻松。半年的瑜伽操练完,她变得更加精神。

有公司客户主动找她问话:“林小姐可有男朋友?如果没有,我希望为林小姐效劳。我身边有几位大好青年,都希望能认识林小姐这样的美丽佳人。”

林然欣然接受,打扮得美丽得体,赶赴约会。前来和她约会的男青年,是个阳光活泼的小伙子。林然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爱好,比如游泳、自驾游。俩人相谈甚欢,对方提出下次约会请求,林然也没有拒绝。

俩人要离开约会地点时,忽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女士拿着一杯热咖啡,泼向对面坐着的一位男士。林然看清楚那位女士正是自己以前的闺蜜,而那位男士也恰好是自己的前男友。

林然想,幸好她已经走出这出狗血剧。不然,真是浪费了人生大好时光。

如果你的一生只画玫瑰

王尔德说,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世界上,没有两朵长得一模一样的玫瑰。如果让你的一生只画玫瑰,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有人一定会说,不,我不愿意画玫瑰,我更愿意画远处的风景。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的一生怎么能够只画玫瑰?这个世界上,本来有那么多可以画的东西,只画玫瑰岂不是太过于枯燥无趣?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先生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玫瑰更美丽的花朵了。所以,他只画玫瑰。

自二十三岁开始,他便师从杰勒德·范·斯潘冬克,这是一位杰出的花卉画家。从他那里,雷杜德先生了解了很多关于植物和花卉的常识。

这位花卉画家曾经问过雷杜德:“你觉得这些花草之中,哪一种是你最钟爱的?”

雷杜德说:“我想是玫瑰。”

他开始着手画玫瑰,只画玫瑰。这让老师有些担心,他建议他多看看其他的花卉,多做别的尝试和练习。可是,令老师没有想到的是,雷杜德对玫瑰的迷恋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为了研究玫瑰,他后来又拜师德布鲁戴尔,这位先生也是非常著名的植物学家。

玫瑰的颜色、形态、成长环境,需要的土壤和气候、温度和湿度等,雷杜德全部烂熟于心。有了这些沉淀和积累,玫瑰在他的笔下变得越来越传神。

“没有人会像雷杜德一样,把一朵玫瑰画得娇艳欲滴。”人们这样称颂他。

有人建议他,认为他已经将玫瑰画得这样传神,不如尝试一下别的花卉。人们甚至预言,如果他愿意尝试,依靠他的绘画功底,他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没有人能令他动摇。似乎他一早就打算好,这一生只愿意和玫瑰做伴。

也有人预言雷杜德迟早会滚出花卉“绘画圈”,因为他只会画玫瑰。一个花卉绘画师,一辈子只会画玫瑰,的确让人有些担忧。按照现代人的逻辑来看,雷杜德无疑属于喜欢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即使在他生存的那个年代,也没有几个人看好他的未来。即使很多人欣赏他的玫瑰,并称颂他为“玫瑰大师”。然而,得到名誉是一回事,在现实中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有花卉画师提到雷杜德时,难免用嘲讽的语气说:“哦,那个只会画玫瑰的呆子。”

这个只会画玫瑰的“呆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大约就是待在约瑟芬皇后的那座玫瑰园里。那是一座举世瞩目的玫瑰园,约瑟芬令工匠们将这座园子建造得宏伟瑰丽,并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玫瑰。有人做了粗略的统计,当时的园子里,大约有三千多株玫瑰,分为两百多个品种,几乎是囊括了全世界各地的珍品。

约瑟芬将雷杜德邀请到玫瑰园中,姹紫嫣红之下,雷杜德如痴如醉,灵魂终于找到了归属。他整日住在玫瑰园中,忘记了时间和空间,忘记了这世间所有的一切。如果让雷杜德先生自己写一本回忆录的话,他一定会将这一段时光记录为幸福时光吧。

他观摩研究各个品种的玫瑰,将它们一一记录在画册上,这一画,就是二十年。在十八世纪初,雷杜德将这些玫瑰画作整理成《玫瑰图谱》,并结集出版。这些图谱记录了大约一百七十多种玫瑰的形态、颜色。出版之后,大获成功。有人将他的玫瑰作品和同一时代的另外几位画家的玫瑰作品进行了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雷杜德的玫瑰神态各异、颜色逼真、更加自然……

两百多年来,他的《玫瑰图谱》依然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本玫瑰画册,这本画册一版再版,在世界各个国家受到广泛欢迎,人们承认雷杜德是名副其实的玫瑰大师。

对于这样的成就,雷杜德是不是想过呢?也许,他只是热爱玫瑰罢了。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样的情怀,大约只有那些有着同样情结的人,才能够理解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做好,其实并不算简单的任务。只有具备执着精神的人,才能够一路坚持到底。这中间的挫折、羁绊和无奈,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了解吧。

可是,在我看来,对于雷杜德来说,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朵玫瑰的成长。因为他只为玫瑰,只钟情玫瑰。所以,他也相信,玫瑰终究会为他带来幸福。一如这世界上无数个像雷杜德一样执着的人,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幸福要如何追寻。

诚意的表达,总有人会在乎

毛小利做采访,访问到一位心仪已久的女演员。

他说:“香港那边的记者赞她‘俾面’。”

粤语中的“俾面”,就是给面子。这位女演员其实是大陆人,后来去了香港。一开始发展并不顺遂,小报记者经常嘲笑她穿衣打扮一股土气。她也自卑过一阵子,后来奋力学习,竟然成了很多时尚人士的风向标。

有人说,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在演艺界做事,又怎么能不在品位上下点功夫?

毛小利说:“她是老派明星作风,最喜欢给我们这些记者面子。”

宣布结婚时,记者问她讨要婚礼照片,她讲:“到时会发给大家。”

没有人觉得那是真的,这样的照片,不用大笔金额,如何能拿得到?但是,她真是讲信用,说到做到,没取分毫,大大方方将照片发给娱乐版。

毛小利感慨:“真是给足我们这些人面子。”

当然也有人不屑一顾,说这种作风假模假式。譬如一位导演说:“细节谁会在乎,一个镜头三秒钟过去,那盏灯却花费了我们三个月时间去制作。观众压根儿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浪费投资人的钱。后来想想,算了,能省则省吧。故事精彩,让观众舒服就好。”

对此,在传媒业工作多年的毛小利感慨地说:“就这样一步一步,我们失掉了自己的阵地。让欧美大片引领了我们的审美,主导了我们的意识形态。”

这一点,我也颇有体会。身边的一些朋友,一般不会因为国产电影进入影院。他们花几十元去看3D电影,看的也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

为什么不去看国内的剧情片?我有时候会问他们。答案常常是:故事并不精彩,没劲。不如那些大片,故事好,又有炫酷的科技特效。

聚会时,毛小利也常常发感慨:“那些大片制作的确精良,你去看看相关报道就可以知道。一个团队,几十个人,常常为了一个怪兽的面具,耗费几个月时间,不停地琢磨,改进。说到底,还是诚意打动人。”

在我看来,电影是种仪式感很强的艺术形式。这些精心制作最终形成的审美,强化了这种仪式感,会令观众更投入、更忘我。

毛小利说:“所以我们常常输给人家,我们常常说,那个花瓶怎么摆,观众谁会在乎啊。”

可是,总会有人在乎。

我想起初中时,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每次上课前,她会为我们读一首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有人在她读诗的时候,悄悄背了两个英语单词,也有人,听着那些诗,如痴如醉。

很多年之后,在师生聚会的时候,我问她:“沈老师,你知道吗?在你读诗的时候,有人在做数学题,有人在背英语单词。”

她笑一笑说:“我当然知道,但是,也有孩子听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事实上,多年之后,我们都感谢自己在年少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师。因为她的缘故,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只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泰戈尔、拜伦、雪莱、华兹华斯、佛罗斯特……

世界本来精彩丰富,她用诚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就像那个相声演员说的那样,最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观众,他们的小剧场依然坚持演出。

他说:“我说到一半,那位观众要求上厕所。我说,你去吧,等你回来我接着说。”

观众去了厕所,他心里也不是不难过。他也不是不怀疑,那个观众只是找个借口溜走。可是,观众还是回来了。他就接着说,卖力地说,观众听到最后一刻,起身鼓掌。台上台下,互相鞠躬致谢。一个人的演出,一个观众,多年之后回忆,却比人潮人海的演出,更令他觉得值得珍藏心底。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即使只请一个人在家里吃饭,她也会精心准备。提前一天买好各种食物材料,洗净切好。将所有配料准备齐全,盛在不同碗碟中。做出的饭菜,色香味俱全。诚意满满,我们都爱去她那里聚会,只觉得宾至如归。

所以,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一个人不愿意被别人以诚相待?

那位爱“俾面”的女明星,受到多数记者的尊重;那个著名的相声演员,被大多数观众爱护;还有那个老师,至今令我们难忘……

谁说诚意别人看不到?一个热爱制作精良电视剧的导演说:“因为那些在意我们的观众,我们一直愿意努力。”

努力让对方看到优秀的作品,努力将最好的东西奉献,从来没有小看观众,从来都带着十足的诚意。

令人感动,又令人尊重,也一定会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