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大学用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十六国、北朝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

一 十六国前期(公元304—383年)

(一)汉与前赵后赵的更迭

十六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所谓“五胡”实际上并不只五个族。除匈奴、鲜卑、羯、氐、羌以外,还有汉人和人以及其他民族。所谓“十六”国是由《十六国春秋》一部书而得名的,实际上并不止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是一个传统的名称。

公元311年洛阳陷落,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灭亡。当时北方的形势非常混乱,存在着西晋的残馀势力以及北方各民族的武装力量。汉(刘渊建立的王国,不列入十六国之内;刘渊是匈奴人,其所以称汉国是由于他自称汉朝外孙,企图借此表明他的政权继承汉朝)虽然灭了西晋,但它所直接统治的地区并不大,仍在原来的汾河流域一带。这时刘渊已死,由他的儿子刘聪继位。刘聪的堂弟刘曜镇守关中,石勒割据河北,他们名义上隶属于汉国,实际上是独立势力。此外,还有山西北部的西晋残馀势力刘琨,辽东地区的鲜卑慕容部等。所以说当时的形势非常混乱。刘聪是一个残暴荒淫的皇帝,在其统治末年有许多汉人和少数族人民逃往关中、河北、山西北部等地区,汉政权是不巩固的。公元318年刘聪死,他的儿子以及贵族之间互相残杀,终于为镇守关中的刘曜所吞并。

刘曜改国号为赵,历史上称为前赵;同时石勒割据河北,国号赵,历史上称为后赵,形成前、后赵对峙的形势。前赵的统治区域是关中。关中地区匈奴人不多,大多是氐人和羌人,更多的是汉人。刘曜用了很大的力量征服氐、羌族,同时又对石勒作战。他的生活很奢侈,为了给自己和皇后造墓而征发了大量的人民服役,因而这个政权也同样是不巩固的。公元329年刘曜与石勒战于洛阳附近地区,刘曜先胜后败,最后被俘,前赵灭亡。后赵占领关中。

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是一个部落的小帅(即一个小部落的酋长),曾经做过佃客,也做过奴隶,参加过汲桑所领导的人民起义。正因为石勒有过这样的经历,因而他所建立的统治和别的少数族贵族的统治有所不同。石勒统治时期曾颁布过减轻赋税的法令,规定每家每年缴纳二匹绢、二斛谷,这比西晋的税额要轻一些。此外,他还派遣使者到各地督促农业生产,并设置许多学校让同族(羯族,是匈奴的别部,住在山西武清县)贵族的子弟上学读书。为巩固统治、拉拢汉族士人,他下令不准同族人欺侮汉族士人,当然,汉族人民是不包括在这一法令之内的。石勒统治时期基本上恢复了九品官人法,保证了士族可以做官,即恢复了士族特权,只是未见设立中正的记载。我认为石勒的政权是一个封建政权,其统治在十六国中是比较好的,开始注意到减轻剥削和重视农业生产。但是,石勒仍旧坚持胡汉分治的政策,竭力提高羯人乃至匈奴人的地位,称他们为“国人”,严禁称“胡”,汉族人民的地位则较低。

石勒死后,后继者是石勒的侄子石虎。石虎是五胡政权中的著名暴君,他有意识地加强民族压迫,苦役晋人,并在中原大规模地圈地为猎场,征发大量人民为猎场修围墙。为了准备南侵,他征发了大量的人民造船,派很多人上山伐木,害死了不少人。他的暴虐荒淫达到了极点,终于在公元349年激起了关中各族人民的起义。起义首领是梁犊,起义群众包括汉人、身受奴役的各族人民以及石虎本族的羯人。义军屡败后赵军,最后被镇压,但石虎也因恐惧而死于是年。这次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这是各族人民在共同遭受奴役的情况下,初次打破民族界限,共同对暴政进行的反抗,这是反民族压迫、反阶级压迫的各族人民联合斗争的开端。

公元350年,汉人冉闵乘石虎死后石氏的儿子争夺皇位的机会,夺得政权,国号魏。冉闵利用当时汉族人民反对石虎残暴统治的正当要求,使之变为民族复仇,大杀羯人,陷入非常混乱的局面。因此他的统治根本无法巩固,于公元352年为鲜卑慕容部所灭。

前赵、后赵的统治可以概括如下几点:(1)都坚持胡汉分治政策。对汉人和其他各族人民分而治之,加强民族隔阂,民族压迫。这一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斗争非常激烈。(2)不论是汉或者前赵、后赵的统治者,他们一方面加强对汉人或者其他被征服各族人民的压迫;另一方面又加强和留在北方的汉族大地主(许多汉族士族已逃往江南)的勾结。我们知道,少数族统治者入侵中原时,不仅对北方汉人和各族人民进行掠夺、屠杀,同时也损害了大族的利益,因此,当时北方的汉族大地主和少数族统治政权(石勒和刘聪政权)是有矛盾的,他们用自己的宗族、佃客所组成的部曲武装建立了所谓坞堡或坞营来进行反抗。但是经过了一个时期以后,少数族统治政权对坞堡主进行了拉拢。给坞主以地方官的名义:哪个坞主占领了什么地方,就做什么地方的官。由于少数族统治者和汉族大地主在阶级利益上是一致的,因而尽管彼此之间存在着矛盾,也随时在谋求妥协的途径,只是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权经常变更,才使这种勾结不太密切、也不太巩固。(3)这一时期尽管汉族人民及其他各族人民负担着十分沉重的苦役,但士族仍享受着特权。石虎那么残暴也曾下令免除那些从关中俘虏来的士族十七姓的徭役,士族想要回乡的也可以自由回去。所以说,这一时期的少数族统治政权一方面压迫汉族人民,另一方面又保存了汉族士族的特权。

(二)前燕前秦的分立和前秦的统一

前燕的建立者是鲜卑慕容部。这一部落原来分布于辽河流域(现在的辽宁省),西晋时期还保留着完整的部落组织,是西晋东北地区的一个较强的部落。西晋灭亡以后首领慕容廆接受了东晋的封号,作为晋在东北地区的地方官。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被封为燕王。当时有许多汉人迁居到东北,其中有地主阶级,而更多的是汉族人民。据说迁居的汉人比原来的居民多十倍。他们在那里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带去了蚕桑技术,使东北地区开始出现了丝织业。燕统治者仿照曹魏实行屯田,收的租额原想和晋一样采取三七分或二八分,后来还是照曹操的办法实行对半分或四六分。这一时期前燕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荒地得到开垦,出现了丝织业等。慕容部的首领慕容廆为要统治汉族人民,便吸收了汉族大地主参与政权,保护士族的政治特权。到了慕容廆的孙子慕容儁时,于公元352年消灭了冉闵,自称为皇帝。前燕统治者自认为过去一直是西晋的地方官,因而在称帝以前便派使者到东晋说:北方没有皇帝,你们不来,我便暂时做皇帝了。于是与东晋正式断绝了关系。慕容部接受汉族文化较早,因而封建化也较早,大概在其社会发展还没有进入奴隶社会时便迅速封建化了。慕容部的贵族进入河北以后也像当地的坞主一样藏匿荫户,官府一次检括,查出荫户二十多万户。这说明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一样占有土地、占有依附人口,采用了封建剥削方式。

与前燕占领河北的同时,氐族苻健割据关中,国号秦,历史上称为前秦。氐族原来居于甘肃南部,三国时曹操迁徙一部分氐人到关中,所以氐人割据关中是有一定的条件的。苻健死后,他的儿子也被杀,由他的侄子苻坚做了皇帝。苻坚重用汉族士人王猛以制裁氐族部落贵族。当时有好几个氐族贵族由于不守法令,不服从皇帝的命令而被苻坚和王猛所处罚以至被杀。在此以前,汉和前、后赵乃至于燕的统治时期,皇帝的权力都不大。只有前秦才接受了汉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那些部落贵族权力过大就会不服从命令,既骄横,又欺压人民;相反,若加强了皇权、削弱了部落贵族的势力,便可以稳定封建秩序。正因为前秦采取了加强皇权的措施,因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关中地区的社会经济也迅速得到恢复。比较贫弱的前秦终于在公元370年灭了前燕。前秦之所以能灭前燕是因为前秦的政治比较优越:由于它接受了自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因而国内的政令比较统一。相反,前燕虽然领土比较大、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也比较多,但由于鲜卑贵族占据政治上、军事上的高位,疯狂地剥削人民,国内的政令不统一,因而常常发生内乱。这样的政权是不巩固的,终为前秦所灭。公元374年前秦取东晋益州(益州原来是巴氐王国的地区,后来巴氐王国为东晋所灭,益州遂为东晋占领),公元376年占有河西走廊,灭前凉(前凉是汉族张氏政权,十六国之一。张氏原为晋的凉州地方官,他所建立的政权在名义上一直承认是晋的地方政权。前凉的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中原汉人来避难的络绎不绝,因而保存了不少传统的文化,也保持了和西域的交通,前凉政权的建立是有积极意义的)。前凉灭后,前秦统一了北方。在他统治的末年,又曾派大军远征西域。

前秦政权比过去的许多政权要优越一些,也巩固一些。但前秦国内的民族关系仍旧很紧张。前秦统治者灭前燕后,曾将大量的鲜卑人迁于关中以便控制。这些鲜卑人对氐族政权是不满的。此外,关中地区的羌人也不满氐族政权。汉族人民更不用说了,他们长期以来向往东晋,不支持氐族政权,只是由于前秦政权相对而言还比较好,因而暂时相安无事。苻坚统一北方以后,一方面骄奢起来,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的统治有问题。他对自己的统治担心表现在:迁徙鲜卑贵族于关中以便控制,派氐族军队到东方各据点驻防。这就是说,他对东方的政治感到不安,需要派军队去驻守、镇压。可是氐人本来就不多,把关中地区以氐人为主组成的军事力量(这时军队的骨干是氐人)分散到其他地区去,那么统治关中的军事力量便削弱。同时,他又感到汉人虽然暂时相安无事,但终究是向往东晋的,因而决心消灭东晋。这时氐族贵族多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大多反对南征。那末赞成打仗的是谁呢?都是那些鲜卑贵族和羌贵族。他们唯恐天下不乱。打胜了,他们有功,打败了,前秦会崩溃,他们便可以从前秦的控制下解脱出来。有人告诉苻坚说:王猛临死时曾说东晋是正统,不要轻易地对东晋发动战争,你一向是相信王猛的,应记住王猛的遗言。这话对苻坚是很大的刺激,因为他相信王猛就像刘备相信诸葛亮一样,但王猛却仍然认东晋是正统,这样就越使他急于要把东晋灭掉。公元383年苻坚组织百万大军南下攻晋,这次战争就是有名的“淝水之战”。东晋统治者的内部矛盾本来很突出,但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这种内部矛盾便得到暂时的缓和。他们知道,如果东晋一旦灭亡,那么他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都会受到损害。江南人民则是坚决反对氐族统治者的入侵的。东晋虽只有三十万兵力,但士兵的战斗意志很强。所以苻秦入侵时,东晋形成了全国上下一致、共同反对苻秦侵略的局面。就战争性质而言,东晋方面具有抵抗侵略的正义性,具有保卫江南地区正在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传统的先进文化的意义,这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也是有利的。苻坚的军队虽号称百万,但成分很复杂,其中氐人不多,多数是汉人,此外还有鲜卑人和羌人。各族人民当然不会替苻坚力战,因而士气低沉。当双方的军队隔淝水对阵之时,东晋大将谢玄使人告苻坚说:你把军队稍后退一点,让我们渡过淝水决战。这说明东晋将士的战斗情绪很高涨。苻坚有一个打算:想等晋军半渡时派骑兵堵击,将晋军挤到河里淹死。于是他把马鞭向后一挥,叫军队稍退一点。他这一挥非同小可。本来不愿作战的秦兵便乘机奔退不止,无法约束,来了一个大崩溃。东晋军队赶上岸来乘胜猛攻。于是苻坚的百万大军便瓦解了。这次战争也是以少胜多,从形式上看和赤壁之战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性质不同。东晋的胜利一方面是由于将士的勇猛,另一方面也由于前秦在战争中暴露了复杂的民族矛盾。前秦军中的汉人、鲜卑人和羌人临阵不战而逃跑,这是反抗前秦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前秦并不是被打败的,而是士兵自动抛弃阵地的。“淝水之战”以后,公元385年苻坚在羌、鲜卑慕容部的夹攻下为羌人所杀,前秦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