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五年

【经】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215]

【传】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征求[216]。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

【注释】

[215]家父:天子周桓王时期的大夫,见桓公八年“天子使家父来聘”。

[216]故有辞让,而无征求:《左传》中说“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求私财”。ft

【译文】

【经】桓公十五年,春天,二月,周天子派大夫家父作为使者来鲁国求取车辆。

【传】古时候诸侯按时向天子献上他的国家产出的物品,所以天子只有推辞谦让的事,而没有征收索取的事。求取车辆,不合礼制。求取金钱,就更过分了。

【经】三月,乙未[217],天王崩[218]

【注释】

[217]乙未:当为该年三月的十一日。

[218]天王:周天子,这里是周桓王姬林,公元前719—前697年在位。ft

【译文】

【经】三月,乙未(十一)日,周桓王去世。

【经】夏,四月,己巳[219],葬齐僖公。

【注释】

[219]己巳:当为该年四月的十五日。ft

【译文】

【经】夏天,四月,己巳(十五)日,安葬齐僖公姜禄父。

【经】五月,郑伯突出奔蔡[220]

【传】讥夺正也[221]

【注释】

[220]出奔蔡:逃到蔡国。据《左传》记载,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欲除掉他,计谋败露,于是出逃往蔡国。

[221]讥:讥讽。夺正:郑庄公死后,本来应该是身为世子的姬忽(郑昭公)即位,但是由于宋国的干涉,公子姬突即位为郑厉公。所以说公子姬突即位为夺正。ft

【译文】

【经】五月,郑厉公姬突逃往蔡国。

【传】这是讥讽姬突篡夺了郑昭公姬忽的君位。

【经】郑世子忽复归于郑[222]

【传】反正也[223]

【注释】

[222]郑世子忽:即郑昭公,名忽。诸侯的儿子里面,长子称世子,是正统的君位继承人。

[223]反正:指姬忽又重新得到本应由他继承的君位。ft

【译文】

【经】郑国世子姬忽回到郑国。

【传】这是姬忽重新得到了本应属于他的君位。

【经】许叔入于许[224]

【传】许叔,许之贵者也,莫宜乎许叔[225]。其曰入[226],何也?其归之道,非所以归也[227]

【注释】

[224]许叔:许庄公的弟弟。隐公十一年鲁、齐、郑三国入侵许国,许庄公姜弗逃到卫国,郑庄公就让许叔居住在许城东部。

[225]莫宜乎许叔:没有比许叔更合适的了。这里指没有人比许叔更适合作为许国复国的国君。

[226]其曰入:《穀梁传》认为经文里面对于回归,用“入”字是恶辞,用“归”字是善辞。

[227]非所以归:《春秋穀梁传注疏》认为他“进无王命,退非父授”,所以不合礼制。ft

【译文】

【经】许庄公之弟许叔从许国东部回到许都。

【传】许叔,是许国身份尊贵的人,没有比许叔更合适的了。经文说“入”,为什么呢?他回国都的方式,不是应该有的方式。

【经】公会齐侯于蒿[228]

【注释】

[228]齐侯:指齐襄公姜诸儿,乃前注齐僖公姜禄父的长子。蒿(hāo):地名,今在何处不详,疑在齐、鲁之间,似当在今山东新泰一带。ft

【译文】

【经】鲁桓公和齐襄公在蒿会面。

【经】邾人、牟人、葛人来朝[229]

【注释】

[229]邾(zhū)人:指邾国国君,国都在邹(今山东邹县),故称邹。牟(móu)人:指牟国国君,牟国是周朝分封子爵国,故城在今山东莱芜城东。葛人:指葛国国君,葛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一带。因邾、牟、葛三国都是鲁国的附属国,故轻称其国君为“人”。朝:访问。ft

【译文】

【经】邾国、牟国、葛国的国君前来鲁国访问。

【经】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230]

【注释】

[230]栎(lì):郑国别都,在今河南禹州,位于郑国国都西南九十里。ft

【译文】

【经】秋天,九月,郑厉公姬突进入栎。

【经】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231],伐郑[232]

【传】地而后伐,疑辞也[233],非其疑也。

【注释】

[231]宋公、卫侯:指宋庄公、卫惠公,见前注。陈侯:指陈庄公妫林。袲(yí):郑地,在今安徽宿州城西。

[232]伐郑:此时是郑昭公在位,伐郑实际是攻打郑昭公姬忽。但是《穀梁传》认为这是讨伐郑厉公姬突,所以后文说不应迟疑。

[233]疑辞:疑,迟疑的意思。据《左传》和《史记》的记载,这次诸侯国伐郑是为了帮助姬突,而《穀梁传》认为是讨伐姬突,故说不应迟疑。ft

【译文】

【经】冬天,十一月,鲁桓公和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会面,讨伐郑国。

【传】先记载地点再记载讨伐,是表示诸国有迟疑,经文是在批评这种迟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