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传】不言日,不言朔[171],夜食也。何以知其夜食也?曰:王者朝日[172]。故虽为天子,必有尊也,贵为诸侯,必有长也。故天子朝日,诸侯朝朔[173]。
【注释】
[171]朔:每月第一天。
[172]王者朝日:指天子朝日的礼仪。天子每天在刚出太阳时,服玄冕在东门外朝日。这里承上文而言,是说天子朝日的时候日食还未完全结束,见太阳有缺损,所以知道是夜里发生日食。
[173]诸侯朝朔:指诸侯每月朔日在太庙举行仪式,听受天子发布的月历及政令。
【译文】
【经】庄公十八年,春天,周王的三月,发生日食。
【传】不说具体日期,不说是朔日,是夜里发生日食。怎么知道是夜里发生的日食呢?回答说:天子在日出的时候举行朝日之礼。所以即使作为天子,也一定有所尊崇,身份尊贵的诸侯,也一定有比他还大的。所以天子有朝日之礼,诸侯有朝朔之礼。
【经】夏,公追戎于济西[174]。
【传】其不言戎之伐我,何也?以公之追之。不使戎迩于我也[175]。于济西者,大之也[176]。何大焉?为公之追之也。
【注释】
[174]济西:济水之西。
[175]迩:近。
[176]大之也:意思是说济西是一个很大的范围,而不是说具体追到某个地点。这是因为鲁庄公亲自去追击,所以用了这样一种褒扬的写法。
【译文】
【经】夏天,鲁庄公率军追击戎人到济水以西地区。
【传】经文不说戎人攻打鲁国,为什么呢?因为是鲁庄公追击他们。没有让戎人接近我国。“于济西”,是夸大的说法。为什么夸大呢?因为是鲁庄公在追击他们。
【经】秋,有蜮[177]。
【传】一有一亡曰有[178]。蜮,射人者也。
【注释】
[177]蜮(yù):食禾苗的害虫。当时传说为一种能含沙射影、使人发病的动物。《穀梁传》即这么认为。
[178]亡:同“无”,没有。
【译文】
【经】秋天,发生蜮灾。
【传】时有时无就叫做“有”。蜮,是一种能射影的动物。
【经】冬,十月。
【译文】
【经】冬天,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