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你们就要下乡了,因时间关系,先不讲构图问题,待大家下乡回来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再作系统讲授。现在就你们这次下乡,谈谈下乡须注意之点。
下乡注意点自然第一在思想改造;第二在体验生活;第三在锻炼身体;第四在收集画材。在收集画材时要碰到布局问题,这是锻炼构图的好机会。但构图前的步骤,重点在思想性,思想性是密切结合实际的。董其昌说:“行万里路。”就是体验生活。古代画家尚如此重视体验生活,现在更应如此,不过内容和含意不同了。文艺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产物,也就是说:文艺作品是人们思想意识的反映。自然界中的一切形象与色彩,是没有思想性的,例如一棵树或一朵花,本身没有思想性,但是画画的人是有思想性的,因此,无思想的对象经过画家的眼和脑,也自然有了思想性了。古代人看自然,与今天的人民群众看自然有所不同,因为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同了。艺术家深入生活和反映生活,不是自然主义地看到什么就表现什么,而要抓住当时生活中的主流思想来表现。既要看到眼前的美景,又要看到进步的未来,要有美好的幻想,才能深入一步,先进一步,而后起到引导群众向前进步的作用。有人说花鸟画是没有思想性的,古今画家画牡丹花,总是牡丹花,没有什么分别。我说却不然,花鸟画同样有思想性,也同样有着各个不同时代画家的思想意识,反映不同的观点。过去的人,以为牡丹是大红大绿,既艳且丽,有着富贵的象征,因此称它为富贵花。不论看画的人、作画的人,一看到牡丹,就想到他们所希求的前景,代表富贵,既富且贵,这是封建时代所追求的观念。如牡丹和猫蝶同画,以猫蝶谐音耄耋,叫做“耄耋富贵”(年八十至九十称耄,年八十称耋。耄耋富贵即长命富贵的意思)。画牡丹与玉兰合画谓之“玉堂富贵”;画水仙与牡丹合画谓之“富贵神仙”;画牡丹和菖蒲谓之“贵寿无极”等等。今天看牡丹、看玉兰、看水仙、看菖蒲是全不同了。牡丹是粗枝大叶大红大绿的美丽花朵,它象征着繁荣美丽的景象,也就是可以用它来象征着新社会欣欣向荣无限光辉的现实,这就是今天牡丹花的思想性。花鸟画如此,山水画亦如此,如元代倪云林画山水,往往是空山无人,只画山水不画人,画中景象荒疏冷落,这是由于他生活于元代末年,大乱将起,一切无所希望,只想逃避现实,感受着荒寒冷落空山中的情味,终于一棹扁舟于湖海中,过他的隐逸生活,故在画面上仅画些枯木竹石,极度地表示他内心的寂寞,这不是倪云林的思想吗?今天的山水画与花鸟画与古代的山水画、花鸟画,在笔墨技法上虽然变化不多,但是随着我们思想的进步,生活方式的与古代不同,国际交往的开展,画家生长于现代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其深度与广度也随着提高。深山中的山村情况,舟车桥梁,花鸟中的新出品种,自然不能与古代相同。即便对故有的平凡题材也绝不能与古有的想法相似。自然画起来也不会和古人一样。
这就是一个思想性问题。你们下乡去,倘使碰到了特有姿态的花花鸟鸟,或古人未曾画过的新画材,你们都可用你的画笔画起来,那就往往能出现新鲜的作品,有时也可以用平凡的题材配以不平凡的配景,也能创成与众不同的作品。倘使仅仅抄袭古人,移东搬西,不能变化,怎能创得出社会主义新风格出来?
我们在初步抓形象时,应多多画些素材,这是不错的,但它的重点,要在注意对象的组织规律,及气势与神情,以打好创作的基础,换句话说:抓形象就是为创作作准备。故搞花鸟的素材时,在花房里画静止的东西,只能注意形象的组织与变化,对于姿态、气势往往极平板的。但是去山野乡村时,自然不同于花房里了,须注意花鸟自然生动的姿态,并配以环境中疏篱乱石的活泼与自然天真的气势等等。这就是花鸟生活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与一般不同的花鸟材料,画起来也自然不落常套了。同时在收集素材时,也应注意诗的境界,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诗的意境甚高,这种景象在花园里是没有的。倘若对诗没有欣赏能力的人,对于这种诗句,情趣上毫不发生关联,怎能画出这句诗意来呢?清代康乾间的郎世宁是意大利教士,到中国后,很努力学习中国画,用了许多功力,但是毕竟是意大利人,不懂中国诗的,当然画不出有诗情的作品来。
花鸟有花鸟的环境与习性,选材和配料与花鸟的环境习性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关系到你们体验生活是否深入的问题。自然鸡有鸡的生活习惯,而非鹅与鸭的生活习惯,狗有狗的生活习惯,而非猫和猪的生活习惯。世俗间所谓“鸡飞狗上屋”是不祥的事情,因为鸡是不会高飞,狗是不会攀援的,这样的情况自然不能入画。陶渊明有“鸡鸣桑树巅”诗句,一般没有体验鸡的生活习惯的人,读了“鸡鸣桑树巅”的句子,以为陶渊明所住的地方的鸡,能高飞上树的。实则陶是江西柴桑人,那一带地区所种的桑树都是低桑,鸡的上桑树,是用两脚一步步连飞带跳地跳上去,而不是飞上去的。懂得这一点,才可读懂“鸡鸣桑树巅”的诗句。故画鸡不能立得太高,鹰不能站得太低,画麻雀不宜立在老松树上,荷花不能与松树配在一起,可配柳树和芦草,否则就会不协调。以山水来讲,有时画大片重重叠叠的山不好看,那就不画全景,可画部分。花卉也同样,李晴江画梅花有“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诗句,就是说画梅花可删去不必要的,选出两三枝入画的画本就是了。山水中往往把东边的树和西边的石合并成一幅画稿,每每如此实写生为出色,这也是选材的办法。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选集奇峰,凑配奇峰,使构成不落平常的作品。这是东方绘画常用的布局办法,与对景写生有所不同。
收集材料后,如何应用材料,就得要很好地研究布局。古人有古人各不相同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石谿、八大等等。石谿的布局多茂密,题的款总是长款,八大布局很疏简,题的穷款多,以八大的花鸟而论,往往画材极少,空白很多,不但空而不空,而且觉得高远空阔,茫无边际,独树一帜,不落凡近。石谿多茂密厚重空处无多,稍有空处也常题以长款,然而却觉得密而不密,他下笔时画不尽,我们看时也感到看不尽,而没有多余之处。八大的穷款,石谿的长款,都与他们的构图相配合的。
画画的人,不能局限于画画的一面,对诗文、书法、画理、画史等等方面的学识必须很好研究。学识要博,见闻要广。王石谷说自己画青绿山水三十年始知青绿的着色法,而实际上他的青绿是小青绿,从赵子昂、文徵明承袭而来,即以普通的水墨山水加小青绿而成。有人虽批评石谷的青绿不及仇十洲,石谷的青绿清新则有余,古厚则不足。因青绿是重色,应似古厚为尚。花青、赭石等色宜于清而淡,却与重色不同。所以画画不能偏于一面,对各家各派都要欣赏,画大写意的也能画点双钩重彩,搞雄健的也要搞点清逸秀丽的东西,当然也不要平均对待,看的东西不能太狭窄,范围小了就容易落常套,变不出东西来。从大写意花鸟来说,如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为一路,这是一种风格,再上去可看赵之谦、扬州八怪、八大、青藤、林良诸家,也是大写意,但他们的风格大不同。各个时期的画家都有不同风格和特点,应作深入探讨,吸收其长处,以为创新的准备。千万不要研究某家,就只有某家好,形成“入者主之,出者奴之”的习气。初步实习创作,也要作多方面的尝试。
(以下是师生下乡回校后,潘天寿先生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所作的关于构图方面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