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礼记》
喜怒哀乐之未发[1],谓之中;发而皆中节[2],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致中和[4],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发:表现。
[2]中(zhòng)节:符合法度。
[3]达道:天下古今必由之路,指普遍规律。
[4]中和: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地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段解
中和的重要性。
博学之,审问之[1],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有弗学[3],学之弗能,弗措也[4];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注释
[1]审:详细,周密。
[2]笃:切实,坚定。行:行动,实行。
[3]弗:不。
[4]措:搁置,终止。
译文
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清晰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要么不学,学了,不通晓掌握,绝不能终止;要么不问,问了,不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要么不去思考,思考了,没有所得,绝不能终止;要么不去辨别,辨别了,没有明确的答案,绝不能终止;要么不去履行,履行了,没有切实做到,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
段解
总结学习的五个方面及各个方面的重要性。
情境默写
1.《中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解释了“中”和“和”的概念。
2.《中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是“致中和”达到的最终效果。
3.《中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句讲了学习的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