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什么是霸主
稍微懂点春秋史的人都知道“春秋五霸”之说,但是很多人又会觉得奇怪,从周平王东迁开始,郑庄公的小霸,再到现在的越王勾践,这里写过太多的霸主了。
所以,读者们肯定有疑惑,所谓的“霸”是什么意思?
而“春秋五霸”又到底是哪五霸啊?
其实,要知道这个问题,得先对“五霸”有一个了解。
所谓的“霸”,也可以写成“伯”,有一点音译的意思。
众所周知,在周王室的分封爵位中,尊卑顺序为公、侯、伯、子、男,而在文献记载中,很多国君又都被称为“公”或者“侯”。
因此让很多读者认为,文献中记载所谓的公便是“公”爵,所谓的侯便是“侯”爵。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因为很多历史文献的记载并非实时记载,更多的是后人的修撰,而后人的修撰更多的是以一种全局观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人物,而以这个角度来审视历史人物的时候就难免摆脱历史人物个人本身对历史的影响,因而忽略了其在当时的法定地位。
比如晋文公,由于他率领晋国挫败了当时不尊王室的楚国,这让他声名大噪,以至于后人受这个的影响把他记为“公”,而忘了他在周王室的分封中本是一个“侯”爵。
并且,晋文公还不是孤例。
我们都知道周武王分封天下八百诸侯,但是很少人很知道,周武王姬发在分封天下时,除了给名义地位比较尊崇的几个封国以“公”爵外,其他人并无此荣幸,大部分是“伯”爵、“子”爵和“男”爵。
姬发作为周王室的开国之君,他所封的诸侯大多是有拥立这功的,而在有拥立之功的诸国中,“伯”爵已是上等爵位了。所以由此可知,姬发之后的分封,想要得到更高的爵位,那只会是一件更难的事。
所以同理可得,“公”爵和“侯”爵的地位是何等尊贵。
宋国是前朝商王室的后裔,象征地位高,因此宋国受封时得到的是名副其实的“公”爵。而楚国、吴国、越国虽然他们自称为“王”,后世文献也记他们为王,但楚国实则在周王室的分封中只是一个“子”爵。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想要探究每一个诸侯真正的封爵,没有文献的作证,会是一件很难的事,并且也是没有意义的事。
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诸侯”,其实也是一种泛意的说法,并不是指“天下诸位‘侯’爵之国”,而指的是天下受封于周王室的封国不论爵位等级一种统一的叫法。
爵位等级通常给人一种尊卑顺序的感觉,但是通过宋国的“公”爵、晋国的“侯”爵和楚国的“子”爵,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爵位尊卑顺序,更多的是存在名义上的,而非实力上。
解释了这么多,言归正传,我的意思就是在周王室的分封体系下,“公”爵和“侯”爵是非常少的,而“伯”爵就已经是上等爵位了。
所以,“春秋五霸”也可以理解为“春秋五伯”,再翻译一下就是春秋五个拥有上等爵位并且比较厉害的人。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对春秋五霸中的“霸”的一个理解,而不是唯一的理解。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一句话“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这是王子朝的叛乱被晋国的智跞和赵鞅插手后趋于平定时对天下诸侯的公开信中的最后一句,意思就是:请诸侯们好好考虑一下。
王子朝是周王室的叛乱者,他在成功无望后,企图煽动天下诸侯的情绪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从他这句话中出现的“伯”字,我们可以进行分析一下。
在春秋时,一家兄弟之间的长次顺序通常用“伯仲叔季”来表达,“伯”是老大的意思,“仲”是老二的意思,同理可得,“叔”和“季”就是老三和老四的意思了,而在季之后,还有一个“少”字,也就是老五的意思。
之前有写到很多人名都带有这几个字,其实这几个字并不是他名字内的字,而仅仅只是书写者为了体现他在家的长幼顺序而加上去的,只是后人说着说着就习惯了。
而在《左传》中,王子朝所说的“唯伯仲叔季图之”我们肯定不能直接翻译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考虑一下(虽然表达的意思不会变,但太土了,不符合王室气质),因此,考虑到当时他所处的背景,翻译成“诸侯们好好考虑一下”才是最合适的。
王子朝在最后的公开信中用兄弟之间的长次顺序来排拟称呼天下诸侯,这绝不会是他的发明(他要的是煽动别人情绪,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别人不理解的词来表达),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当时天下也习惯用兄弟之间的长幼顺序称呼来对应天下诸侯(在周王室看来,天下诸侯本就是他的子弟,所以这个称呼更没有问题)。
这是对春秋五霸中的“霸(伯)”的第二个理解。
当然,我们还有第三个理解,而这个理解也是最简单的理解。春秋五霸中的“霸”就是霸,不是伯。
霸就是霸道的意思,代表着霸气,代表着霸王,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管这“霸”是代表拥有上等爵位且比较厉害的意思,还是诸侯之长(兄长)的意思,或者就是霸道、霸气的意思。总而言之,这个“霸”就是在诸侯间地位最高的意思。虽然我们很难去描述它的具体意思,但从广泛意义上来讲,都是一样的。
理解了什么是“霸”,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五霸”是哪五个?
很多人觉得“五霸”就是五个人或五个诸侯国,所以要想知道“五霸”是哪五个,直接把名单列出来就行了。
然而,我想告诉你,其实没那么简单。
当然,要想名单,也有,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景公、晋悼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我没有骗大家玩,这里有十二个人,但他们真的就是春秋五霸,我也没办法。
好了,要想彻底知道什么是春秋五霸,我们还是从春秋五霸的最初定义开始说吧!
所谓的春秋五霸,并不是周王室官方的一种定义,而是后世史学家或文学家们自行编排的。所以为了方便大家,这个编排也就直接呈现在大家眼前吧。
司马迁认为的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而荀子则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隋唐大家颜师古则在他的《汉书注》中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吴王夫差。
班固等人撰集的《白虎通》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出自《文选》的《四子讲德》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由近代学者朱起凤撰写的《辞通》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郑庄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以上便是七种主流的说法,如果把非主流的也排进来,恐怕要浪费我很多打字的时间,加上他们基本相同,所以,也就没那个必要了。
那么我就对这十二位霸主一一分析一下吧。
为了便于理解,我采用投票的方式。
既然是七种主流说法,那么我就把七种说法当做是七个人投票。
通过上面的编排,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当之无愧的,都得了七票的满票。
秦穆公和楚庄王也都得票甚高,都是五票。
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都得两票,剩下的郑庄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和吴王夫差都各得一票。
通过投票,我们可以确定,齐桓公和晋文公以满票的绝对优势入选,并列第一。秦穆公和楚庄王也以较大优势入选,两人并列第三。
五霸确定了四霸,那最后一霸花落谁家呢,这就有点难办了。名额只剩一个了,但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三人都是两票,所以想通过得票数来确定排名是不行了,因此,我要换一个方式来看一看。
礼与法(这个法并非单指法律条文,更多的是一种上对下的强制手段)最大的本质在于主动和被动之分,当法通行时,秩序由强有力的周王室维持,天下保持一种定性的安稳状态。而自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就失去了维持天下秩序的能力,从而天下开始产生混乱。
而诸侯为了在混乱中得以生存,于是礼逐渐取代法试图稳定天下。但礼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有些诸侯喜欢乱世,有些诸侯又喜欢治世。也就是说,诸侯可能遵循礼,也有可能不遵循礼,而不管诸侯做出何种行为,周王室都是没有能力制约的。
其实,不管是乱世也好,治世也罢,所有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为了生存的。在周王室失去对天下的制约后,有一点大家是需要明白的:混乱的天下并不是一点秩序都没有。而这一点秩序能在混乱中生存,霸主功不可没。
于是,定义霸主的标准之一也就可以明确了,那就是能不能给混乱的天下带来一定的秩序。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逐一对以上几位候选人进行分析。
齐桓公和晋文公就不用说了,两人实至名归,在他们称霸期间,大会诸侯,软硬兼施,致使天下诸侯都统一了礼法,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天下秩序。
在这个标准下,秦穆公和楚庄王就有一点争议了,秦国地处西垂,楚国地处南蛮,因此他俩多少都有点都不被中原诸侯所接受。
而且,秦穆公自始至终都没有踏入过中原半步(虽然到过晋国,但是来挨打的),所以就更不用谈维持秩序了,这也是秦穆公不能得全票的原因。而楚庄王虽然到过中原,并且还到过周王室郊畿,但他是为了杀伐而来的,而且还大言不惭的问九鼎之重,这与主动遵循礼法带头维稳的霸主形象也是相去甚远。
至于宋襄公,满口仁义,然而宋国不管是区域还是影响力都无法与晋、楚、齐、秦等相提并论,更不要说维持天下秩序了,就连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都管不好,并且,宋襄公最后死于兵败之伤,这俨然也不能称之为霸主。
阖闾与勾践,确实算是有所作为,可是,阖闾虽说是破楚了,但终其一生都只是偏居东南,并无北上争霸过,因此,要说他是霸主,有点牵强。勾践北上争霸确实做到了,但更多的是与齐国、晋国平起平坐,当时并不是独自一档的存在。并且,勾践灭吴,从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吞并。吴国的版图皆入越国,怎么看,这都是一种战国时期的做法。再加上勾践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春秋末期,更是有人称为战国前期,所以,勾践位列春秋五霸也就很难让人信服。
还有郑庄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和夫差等人,各有理由,又各有不足。
郑庄公所处时代为春秋早期,所以就连郑庄公本人当时也没有霸主这个概念,并且他以复仇为出发点发动过很多战争,这与天下稳定为己任的霸主甚是不符,更重要的是,郑庄公没有主持过统一的诸侯会盟。
晋襄公即能打胜仗,也能主持诸侯会盟,对当时稳定天下形势是功不可没的,所以说他是霸主是没有问题的。但晋襄公霸业更多的是对晋文公霸业的一种延续,既然晋文公已全票通过,那就完全没有必要把他的称霸分成两个阶段。
所以,晋襄公只能看做是晋文公霸业下的一部分,而不能单独列出来。
晋景公就不用说了,邲之战一败,晋国丢掉了自晋文公以来的霸业,让楚国趁机而起,致使周王室蒙羞,天下诸侯陷于战火之中。虽说后来鞌之战大败齐国,又重新扬起了晋国霸业的大旗,但这更多的是对晋国今后之路的一个铺垫,与他本人称霸并无关联。
晋悼公年轻有为,韬略出众,在他手里,再一次把晋国的霸业推向了顶峰,说他是霸主,也没多大的问题。但他有一个跟晋襄公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他的霸业更多是晋国霸业的一种延续。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虽然起起伏伏,但其实并没有彻底离开过霸主之位的时候,顶多也就是风头被人抢过一两次。在晋悼公之前,晋厉公的鄢陵之战,已经为他扫平了楚国这个障碍,所以,晋悼公的称霸,多少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因素。
当然,晋悼公是霸主那是肯定的,但与晋襄公一样,我们只能把他看做是晋国大霸业下的一部分,而不能单独列出来。
至于吴王夫差,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吴国在他手里达到顶峰的状态,更多的是阖闾的功劳。单纯就夫差而言,他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黄池会盟只不过是强弩之末,并且还让给了晋国。至于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那就是更不用提了,夫差怎么说也脱不了干系。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确定人选,很多人可能就想骂人了,但是我想说,春秋五霸只是一个说辞,并无确切的人选,我的分析,也只是给大家一个衡量的标准。至于到底是哪五个人选,其实没必要去纠结。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留在心里就好了,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多加几个,比如齐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