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清皇陵参观路线及要点
清顺治帝的孝陵仿明长陵而建,建筑布局和建筑规制大体相同。就让我们以清孝陵为例,从其最前面的石牌坊开始,去了解明清皇陵的风采吧。
孝陵纵览
●顺治帝的孝陵是清东陵的首陵,规模最大,建筑最全。有各式建筑数十座,沿着金星山(朝山)、影壁山(案山)、昌瑞山(靠山)三山的连线排列,其间用神道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长达6公里的陵园中轴线,气势磅礴,是山水形胜的自然美与陵寝古建筑的人文美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石牌坊
●无论是明十三陵、清东陵还是清西陵,在进入陵园前,首先看到的就是石牌坊。采用木结构形式,完全用巨石构筑而成,五间六柱十一楼,巍峨壮观,只有皇家陵园才具有如此规模之大、等级之高的石牌坊,显示了皇家陵园的尊贵神圣。虽历经数百年之久,经受过多次大地震的颠簸,仍巍然屹立,毫无倾斜之迹,显示了我国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
从石牌坊看金星山
●在石牌坊北约30米的地方正中向南观看,就会看到石牌坊的五个门口正好把朝山(朝山也叫照山,为风水学上术语,意为建筑所朝对之山)金星山套在其中,表明了金星山正位于孝陵的中轴线上。这是清东陵的标志性画面。其实金星山不仅是孝陵的朝山,也是清裕陵、惠陵、惠陵妃园寝以及宝华峪陵寝的朝山。金星山孤峰突起,高大雄伟,与周围的山不相连接,是一座最为理想的朝山。
金星山与石牌坊的关系
●当我们从石牌坊向北朝着大红门走的时候,随着脚步的不断移动,就会发现,原来隐在石牌坊里的金星山冉冉升高,不断变大,最后成为石牌坊的背景。这种离山越远山越大的奇异现象很耐人寻味。
大红门
●大红门(官书上的正式名称)是清东陵陵园的正门,单檐庑殿顶,是谒陵人必经之处。从石牌坊北行,大红门的三个门洞里的画面不断变化。在距大红门南约30米的地方,只见孝陵神功圣德碑亭的整体形象完全呈现在大红门的中门洞内,两旁门洞内各出现两根华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黄瓦红墙,犹如三幅风景画。大红门虽然是孝陵的,但也是整个陵园的总大门,为各陵所共用。
从大红门中门洞看孝陵神功圣德碑亭
●走近大红门时,从中门洞向北看,只见原来三个门洞里的三幅风景画合并成了一幅,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亭和四根华表都出现在中门洞之中。从石牌坊到大红门,这种步移景换的奇异现象,被誉为“清东陵第一景观”。凡亲眼目睹过这一奇景的人,无不感到震撼,更为中国古代设计大师的无与伦比的设计而折服。
从大红门中门洞看金星山和石牌坊
●在大红门北,从中门洞向南看,只见金星山和石牌坊正好镶嵌在中门洞之中。洁白的石牌坊在蓝天白云和金星山的映衬下,更加鲜明凸显。这是古代设计大师巧妙地运用景框效应的结果。
远看大红门和金星山
●从大红门北行,随着脚步的不断移动,大红门内的画面不断变化。金星山越来越高,石牌坊越来越大,最后金星山成了大红门的背景,从中门洞只能看到石牌坊中间的两根石柱。进一步表明了大红门、石牌坊、金星山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画面的变化仍在“清东陵第一景观”的范围之内。
具服殿
●具服殿也叫更衣殿,位于大红门北东侧,坐东朝西。具服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有前廊一步。殿后有净房一座。四周环以红墙,西面有门楼一座,两侧各有一个随墙门。这里是皇帝、后妃们谒陵时更衣、休息之所。只有首陵才建具服殿。
孝陵神功圣德碑亭
●大红门北400米的神道正中,是孝陵的神功圣德碑亭。这是清朝仿明陵规制在关内建的第一座功德碑亭,也是最高的碑亭。碑亭四角各竖立一根巨大的华表,使得碑亭更加雄伟壮丽,气势非凡。此碑亭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光绪二年(1776)被雷击起火烧毁,翌年开始复建。清朝从道光帝的慕陵开始不建圣德神功碑亭。皇后陵和妃园寝不建圣德神功碑亭。
孝陵神功圣德碑
●在神功圣德碑亭内正中巨大的龟趺上竖立着一通高达6.72米的石碑,由康熙帝亲自撰写的1446个字的碑文用满汉两种字体镌刻,汉字在左,满文在右。碑文记述了顺治帝一生的事迹。龟趺之下的水盘上雕刻着海水江崖,四角水漩窝内分别雕刻鱼、龟、虾、蟹。这是清陵中最高的石碑。
俯视石像生
●从神功圣德碑亭沿着神道北行,绕过影壁山,就是孝陵石像生,这是清陵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石像生(陵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的石人、石兽叫石像生),全长870米,气势磅礴,就像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一样排列在神道两旁。它是皇权和墓主人地位的象征,同时也起到镇墓驱邪的作用。皇后陵和妃园寝不设石像生。
石像生的组成
●孝陵石像生基本仿明十三陵的长陵石像生而建,最南端是一对大望柱。望柱由龙顶、天盘、柱身、六角须弥座组成,它是石像生的起点,也是终点。孝陵石像生由文士、武士、马、麒麟、象、骆驼、獬豸、狮组成,其中文士、武士各三对,其他均立、卧(或坐)各一对,共计18对。紧靠望柱的是狮子、獬豸。
石像生中的骆驼、象、马及瑞兽
●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这些兽,或为兽中之王,或为具有特殊功能的神兽,或为力大无穷、能长途跋涉、千里奔驰的兽类或坐骑。它们长年累月忠实地守卫着皇陵,同时还能起到驱凶避邪的作用。
石像生中的石人
●三对武士,顶盔贯甲,腰挎宝刀,手戴扳指,补子上是麒麟,表明是武职一品。他们魁梧高大,威风凛凛,忠诚地保卫着皇陵。三对文士一个个面带微笑,满腹经纶。补子上是仙鹤,那是一品官的标志。因为满族崇尚武功,所以这些文臣也都身佩腰刀。这是清陵石像生的满族特色。
南望石像生全景从龙凤门中门北望
●站在龙凤门正中南望,整个石像生尽收眼帘。笔直的神道中心石直通远处的朝山金星山、近处的案山影壁山,场面十分宏大。上有蓝天白云,左右有绿树相衬,石雕刻的人文美与大自然之美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极致。
●从龙凤门中门向北看,只见孝陵的明楼正位于昌瑞山主峰之下,这是整个陵园中最尊贵的位置,体现了中国“居中而尊”的传统理念。长达6公里的神道尽管因地形而随曲就弯,但总是曲不离直,都要归到靠山、案山、朝山三山的连线上。
龙凤门
●龙凤门位于石像生的最北端,是一个横向的牌坊式建筑,由三个石门和四段琉璃墙构成。它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连接两个不同景点。它告诉来访者:石像生到此结束,将进入另一个景区。从龙凤门北面中门向南看,朝山金星山、案山及石像生正好纳入此门之中,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皇后陵和妃园寝不建龙凤门和牌楼门。
一孔拱桥
●龙凤门北行不远就是一孔拱桥,青白石栏杆,二十四气柱头(因为柱头上有24条沟,就好像有24股气向上冒。也叫火焰式柱头,因为柱头像火焰),庄重典雅。
七孔拱桥
●一孔拱桥北1000米左右是孝陵七孔桥,这是清东陵规模最大、桥孔最多的拱桥。这座桥是用一种特殊的石料建造的,只要轻轻敲打一下石栏杆,就会发出钟罄般的声音,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古代人将音阶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称之为五音桥。在清东、西陵,只有首陵建七孔拱桥。
五孔拱桥
●七孔桥北约一公里处是孝陵五孔桥,其规制与七孔桥一样,只是少了两个桥孔。这座桥所用的石料与七孔桥的一样,也是五音桥,所以敲打也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从造型上看,孝陵这座五孔桥比七孔桥更有气势。孝陵、孝东陵、景陵因建得早,所以五孔拱桥和七孔拱桥都是砖券,桥孔上没有吸水兽(桥身侧面每个桥洞正上方有一个龙头,面朝下面的河水,像在吸水一样,故称之为吸水兽)。从雍正帝的泰陵开始,五孔、七孔拱桥为石券,有吸水兽。皇后陵不建五孔拱桥。
昌瑞山形
●在孝陵的主体建筑——陵宫之前,最主要的要看陵与山的关系。陵后就是靠山昌瑞山。昌瑞山主峰高耸,两侧山峰逐次低下,而且向前环抱,左右对称,就像太师椅的靠背一样。山的巅峰不是突起而是凹下,而主峰之前又有一系列山峰逐次向南伸展,这些山峰正对着孝陵的中轴线。这正符合“双峰对凹、单峰对中”的风水理论。孝陵的风水是清陵中最好的。
三路三孔拱桥
●陵宫前面的马槽沟里一泓碧水,十分幽静。在中轴线上并排建有三座三孔拱桥。桥栏杆的望柱头为二十四气式。这三座桥虽然规制一样,但功能却大不一样。中桥是专供帝后棺椁和神牌通行的,所以称为神桥。东桥是皇帝行走的,所以称为君桥。西桥是臣工通行的,故称为臣桥,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后陵只建一座三孔拱桥。妃园寝只能建一孔拱桥。
神道碑亭
●三孔拱桥北神道正中是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建神道碑亭是清陵与明陵的重要区别之一。这座碑亭是清陵中建的第一座,为后来的帝后陵建神道碑亭开了先例,成为范本。因为建得较早,券门口没有券脸石,从雍正帝的泰陵开始才有券脸石。标准规制的皇后陵和妃园寝不建神道碑亭。
神道碑
●神道碑亭内有神道碑一通,竖立在龟趺之上,碑的南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顺治帝的庙号和谥号。龟趺下的水盘上雕刻海水江崖,四角雕鱼龟虾蟹。这是清陵中第一座神道碑,后世清陵的神道碑都效仿之。
神道碑文
●神道碑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顺治帝的庙号和谥号。孝陵神道碑的最大特点就是中间的满文明显比左右的蒙汉两种文字大,旨在突出满文当时作为国文的尊贵地位。从康熙帝的景陵开始,三种文字大小趋于一致。
东西朝房
●在神道碑亭以北的两侧为东西朝房,相向而建,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东朝房是内务府人员熬奶茶、做膳品的地方,因此东朝房也叫茶膳房。西朝房是做饽饽的地方,所以也叫饽饽房。妃园寝的茶膳房和饽饽房只能称厢房,使用布瓦。
东西值班房
●在东西朝房北各有一座单檐卷棚硬山顶的小房子,面阔三间。房子后还有一个小院子。这是护陵的八旗官兵的值班之所。每天都有章京二员率十名甲兵昼夜巡逻看守。以前这些值班房均为木板房,既不防寒,又不防火,还容易糟朽,也有碍观瞻。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月二十三日降旨,将所有值班房改建为瓦房,成为定制。
隆恩门
●隆恩门是陵院的大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有三个门,中门为神门,左右分别为君门和臣门。中门上槛之上的斗匾上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题“隆恩门”,也是满文字大,蒙汉字小。隆恩门只有天花支条而没有天花板。这种做法极为少见。妃园寝的陵院大门不能称隆恩门,只能称宫门。面阔只有三间。
燎炉
●进了隆恩门后,在院子左右各有一座小型的琉璃建筑,单檐歇山顶,这座建筑虽然是木结构形式,但其斗栱、椽飞、隔扇、底座等都是琉璃的,前面有一个小门。这座建筑叫燎炉,也叫焚帛炉,是祭陵时焚烧五色纸和金银锞的地方。为了防止火灾,整个建筑没用一根木料,炉内壁和顶部都是铁板。妃园寝只在左侧建一座燎炉。
东西配殿
●燎炉以北就是东西配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东配殿是大祭前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维修隆恩殿时,帝后的神牌也临时供放在这里。西配殿是喇嘛念经的场所。每逢帝后忌辰大祭时,有13名喇嘛在这里念《药师经》。标准规制的妃园寝不建配殿。
隆恩殿
●隆恩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有月台,环以石栏杆。一般帝陵的石栏杆的望柱头都是龙凤相间排列的,唯独孝陵除十个为龙外,其余柱头都是凤,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月台前的部分垂带栏板是拼接的,栏板的长短也不一致,这都表明孝陵的石栏杆是拆用了其他建筑的旧料。月台上陈设着一对鼎式铜炉、一对铜鹿、一对铜鹤。前檐悬挂的斗匾上题写“隆恩殿”的满蒙汉三种文字。妃园寝的大殿不能称隆恩殿,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顶。
隆恩殿内
●隆恩殿内设暖阁三间,暖阁内设神龛。中暖阁内供设顺治帝和孝康后的神牌。西暖阁内供设孝献皇后的神牌。东暖阁存放陵图和玉碗等物品。每当大祭时,将神牌取出供设在殿内的宝座上,摆放各种供品数十种,行礼膜拜,场面十分隆重。从乾隆帝的裕陵开始,东暖阁设佛楼。清朝的七座皇后陵,只有泰东陵和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东暖阁设佛楼。
陵寝门
●陵寝门也叫三座门、琉璃花门。此门是后院的门户。中门和左右两门分别叫神门、君门和臣门。只有行展谒礼和清明覆土礼时才进入此门。妃园寝只能称园寝门,只有中门有门楼,两侧为随墙门。而且中门门垛上也没有琉璃的中心花和岔角花装饰,规制明显低于帝后陵。
二柱门
●进入陵寝门以后,迎面就是二柱门,由两根石柱和一楼构成。两柱顶上的蹲龙相向对望。根据清朝陵制,只有皇帝陵才可以设二柱门,皇后陵和妃园寝是不设二柱门的。二柱门是纯礼仪性建筑,没有实际功用,自道光帝的慕陵开始裁撤了此门。
石五供
●二柱门以北的神路正中是石五供。由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两个烛台和祭台组成。祭台是标准的须弥座,上枋雕刻缠枝莲花,下枋雕刻各种吉祥图案。清陵设石五供完全效仿明陵。清朝早期和中晚期的石五供相比,无论在五供的摆放位置、纹饰的雕刻、构件的组成等方面都有变化。孝陵石五供带有明显的明陵风格。皇帝在石五供北行展谒礼。妃园寝是不设石五供的。
方城明楼
●石五供北就是方城明楼。方城是一个砖砌的方形城台。台面的东西南三面做垛口,北面做宇墙。明楼建在方城的台面中心,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个券门。明楼南面两檐之间悬挂斗匾一方,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题写“孝陵”二字。明楼是全陵寝所有建筑中最高的。登临方城之上,全陵寝尽收眼底。方城明楼为朱元璋首创,清朝沿袭之。标准规制的妃园寝是不建方城明楼的。
哑巴院
●穿过方城的隧道券,就来到了一个小院,叫哑巴院。北墙叫月牙城,是宝顶的南墙。正中贴砌一个琉璃影壁以挡住背后的地宫的入口。东西为转向蹬道。院内左右各有一个凿有六个圆孔的方石,是为了排出院内积水的。因为这个院是地宫的入口处,极为重要,传说为了保密,这个院的工程都由哑巴完成,故有此名,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个院十分隐蔽,才有此名。皇后陵没有哑巴院。
朱砂碑
●明楼内正中是朱砂碑,因碑面涂饰朱砂而得名。碑的南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世祖章皇帝之陵”。碑额上,也用满蒙汉三种文字篆刻“大清”二字。碑座为标准的须弥座形,下枋上雕刻各种杂宝。
从明楼南门洞看金星山
●如果我们站在明楼的南门洞正中向南眺望,就会看到金星山的山尖正在隆恩殿正脊的当中,表明了金星山正位于中轴线上。因为金星山也是裕陵、惠陵的朝山,所以在裕陵和惠陵明楼的南门洞也能够看到这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