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谏议制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先秦是中国谏议制度的萌芽时期。商代以前的有关记述虽大都来自于传说,但在军事民主制尚广泛残存的情况下,君主向下属纳谏是施政中的重要内容。像黄帝、尧、舜、禹等,都采取了许多鼓励下属进谏的措施,并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佳话。商代以后则出现了以进谏为主的职官。西周除设“司谏”一职外,另设有“保氏”一职,“保氏掌谏王恶”。《周礼·地官司徒》文下“疏”云:“王有恶则谏……谏者以礼义正之……使王谨慎其身而归于道。”这里的“保氏”就是个专职谏官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设有大谏、御史等官职,虽兼有监察和教化之责,但谏议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了。

(二)自先秦开始,君主向下属纳谏就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优良文化传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由于古代的巫史传统,下属经常用卜筮的方法向君主进谏。《左传》和《国语》中都记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周易·蹇卦》六二的爻辞为:“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意思是说,作为君王的臣下,蹇蹇直言进谏,并不是为了自身之事,而是为了君国之事。这种优良的传统一直为后世所继承。

(三)这时出现的一些著名谏臣成为后世的楷模。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数殷商末年的比干。他痛感商纣王的荒淫无道,便反复谏诤,以至于三日不去,竟被纣王挖心而死。比干的直言敢谏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准。春秋时齐国的晏子既勇于进谏,又善于进谏,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他一生俭朴,讲求气节,致使孔子愿当他的学生,司马迁愿当他的车夫。这些著名谏臣的活动成为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先秦已形成了丰富的谏议思想。大体说来,法家虽然也主张君主应虚心纳谏,但更强调维护君主的权威,甚至要为君主掩恶。墨家主张臣下应勇于进谏,倡“亲士”、“尚贤”,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视君主虚心纳谏为一种善行,是一种美德,颇为深刻。但因墨家整体对后世影响较小,故其谏议思想对后世影响亦不甚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家思想。

(五)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其本身就是反对暴政、崇尚仁政,虚心纳谏即仁政的题中应有之意。儒家倡导“内圣外王”,即具有仁爱之心的圣贤居王位,行仁政。对此,曾巩在《唐论》中进一步阐释道:“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意即曲折自己,听从劝谏。儒家主张“以道事君”,无道之君被有道之君所取代是合乎天理之事。因此,君权并非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称赞儒家政治思想为道德政治,对消除战争尤有意义,当属有识之论。


[1]参见刘泽华、王连升:《先秦时期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载《南开学报》1982年第1期;张分田、萧延中:《中华文化通志·政治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323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60页。

[3]王宇信、杨升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96,第3—52页。

[4]《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二》,中华书局,1976,第68页。

[5]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二四《不苟论·自知》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611—1612页。

[6]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三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2617页。

[7]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卷一夏禹《簨簴铭》,商务印书馆,1999,第10页。

[8]参见彭勃、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第20页。

[9]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中华书局,1959,第83页。

[10]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卷一一《泰誓中》正义引《帝王世纪》,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第181页。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十四年》,中华书局,1981,第1017—1018页。

[12]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楚语上》,中华书局,2002,第503—504页。

[13]《左传·襄公十四年》也记春秋时师旷称:“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

[14]司马迁:《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59,第1480页。

[15]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13页。

[16]闻一多:《风诗类钞》,《闻一多全集》第四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第542页。

[17]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428页。

[18]参见李金玉:《论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制度》,载《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9]参见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论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0]沈作喆:《寓简》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21]以上参见赵长征:《〈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2]参见王宇信:《西周史话》开头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第2—3页。

[2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十一年》,中华书局,1981,第1512页。

[24]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二〇《泰族训》,中华书局,1998,第1416页。

[2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越语上》,中华书局,2002,第568—569页。

[26]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卷九《勾践阴谋外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43页。

[27]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卷五《夫差内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75页。

[28]乐祖谋点校:《越绝书》卷六《越绝外传纪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45页。

[29]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卷五《夫差内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86—87页。

[3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楚语下》,中华书局,2002,第525页。

[31]本节关于齐国威宣盛世的论述,参见王京龙:《齐国威宣盛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第47—128页。

[32]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卷八《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章》,巴蜀书社,1987,第319页。

[33]参见刘泽华、王连升:《先秦时代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载《南开学报》1982年第1期。

[34]参见张新斌:《殷比干三论》,载《殷都学刊》1998年第4期。

[35]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二〇《反质》,中华书局,1987,第515—516页。

[36]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中华书局,1959,第108页。

[37]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卷七《节士》,中华书局,2001,第846页。

[38]参见徐鸿修:《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39]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中华书局,2002,第9页。

[40]参见徐中舒:《西周史论述(下)》,载《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41]以上关于《诗经》中召公进谏的论述,参见赵敏俐:《先秦君子风范》,东方出版社,1999,第251—252页。

[42]参见顾振权等:《中国古代名谏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第351页。

[43]马骕:《绎史》卷七七《晏子相齐下》,中华书局,2002,第1667页。

[44]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一《内篇谏上·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中华书局,1962,第6页。

[45]参见黄鸣奋:《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第224—225页。

[46]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五《内篇杂上·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中华书局,1962,第311页。

[47]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一《内篇谏上·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中华书局,1962,第1页。

[48]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四《内篇问下·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引苏舆注,中华书局,1962,第248—249页。

[49]以上关于晏婴进谏技巧的论述,参见章沧授:《论晏子的言辩艺术》,载《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张祥浩:《论晏子的谏君》,载《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邵先锋:《从〈晏子春秋〉看晏婴进谏的艺术技巧》,载《泰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王红、李薇:《百般谏诤皆为民:晏婴在〈晏子春秋〉中的谏诤形象》,载《管子学刊》2005年第3期。

[50]司马迁:《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第2542页。本节所引文出处均同,不再详注。

[51]本节系参见刘泽华、王连升《先秦时代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南开学报》1982年第1期)和张分田、萧延中《中华文化通志·政治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323—328页)写成,特此说明。

[52]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郑语》,中华书局,2002,第470页。

[5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中华书局,1981,第1419页。

[54]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篇》,中华书局,1980,第141页。

[5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五年》,中华书局,1981,第1098页。

[56]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臣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50页。

[57]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一》,中华书局,2002,第256页。

[58]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二《滕文公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419页。

[59]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臣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50页。

[6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中华书局,2002,第11、13页。

[61]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四《用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35页。

[62]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君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39页。

[63]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一八《八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049页。

[64]参见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04,第443—445页。

[65]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篇》,中华书局,1980,第67页。

[66]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篇》,中华书局,1980,第37页。

[67]杨伯峻:《论语译注·卫灵公篇》,中华书局,1980,第168页。

[68]杨伯峻:《论语译注·子张篇》,中华书局,1980,第201页。

[69]孔颖达等:《礼记正义·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第1267页。

[70]本节参见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第381—386页。

[71]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三《滕文公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461页。

[7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八《尽心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973页。

[73]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五《离娄章句上》,中华书局,1987,第503页。

[74]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五《离娄章句上》,中华书局,1987,第526页。

[75]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六《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547—548页。

[76]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七《尽心章句上》,中华书局,1987,第946页。

[77]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八《公孙丑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258页。

[78]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二《滕文公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419页。

[79]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一六《离娄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546页。

[80]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八《公孙丑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260页。

[81]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二七《尽心章句上》,中华书局,1987,第925页。

[8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五《梁惠王章句下》,中华书局,1987,第145页。

[83]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君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39页。

[84]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不苟篇》,中华书局,1988,第51页。

[85]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臣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50页。

[86]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臣道篇》,中华书局,1988,第250页。

[87]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非相篇》,中华书局,1988,第84—85页。

[88]参见高旭:《君主专制下的两难言说:论韩非的“谏说”思想》,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9]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一《难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48页。

[90]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一《难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52页。

[91]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四《说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254页。

[92]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四《说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256页。

[93]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四《说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269页。

[94]以上有关韩非谏议思想的论述,系参见高旭:《君主专制下的两难言说:论韩非的“谏说”思想》,〔《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和黄鸣奋:《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写成,特此说明。

[95]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一《初见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页。

[96]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九《内储说上七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562页。

[97]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卷九《十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99页。

[98]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二一《要略》,中华书局,1998,第1459页。

[99]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墨子后语》卷上《墨子传略》,中华书局,2001,第680—681页。

[100]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卷一《亲士》,中华书局,2001,第4页。

[101]以上关于墨子谏议艺术的论述,参见吴新安:《从〈公输〉看墨子的论辩说理特色》,载《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2年第6期。